关灯
护眼
字体:

曼婚(332)

那帐幔后本是淮安伯府内的女眷,这样问话,分明就是趁有人在时发难。曼娘不由竖起耳朵,灵堂内别的人也都屏起呼吸,淮安伯世子夫人的声音已经响起:“二婶子说的本是常情,可婆婆伤心过度,这几日病在床上,我们做儿媳的,不能床前侍疾,总也要晓得体谅老人家。”

这做主母的就是和别人不一样,众人不由交换一个眼神,可这位二太太并不打算放过:“大嫂子果然会推脱,方才我还碰见服侍婆婆的丫鬟,说婆婆并没生病,不过是大嫂您的吩咐,才让她称病的。大嫂子,公公还没咽气,你就想把他的未亡人软禁起来,大嫂子这孝道学的可真好。”

曼娘眉心微微一跳,想起京城各府间私下流传的,说淮安伯虽姬妾众多,却只有三个儿子,都是一母所出,但淮安伯和原配夫人在时,都极喜欢二儿子,对长子平平,只是朝廷法度在那,才不得不请立长子为世子。但原来那位夫人过世之前,把所有的嫁妆私房全给了二儿子,说的是他已丢了爵位,哪能在钱财上委屈他?

这位二老爷舀了钱财,手中大方,渐有取代长兄成为世子之意,只是世子夫妇处事还算谨慎,二老爷夫妇才没找到空子。不然世子夫人也不会对王氏如此恭敬小心,就怕被抓到把柄,丢了世子位。

二太太选在这时发难,直接栽一个不孝的罪名,冲着的,自然是淮安伯的位置。

☆、253明白

孝道有亏,这个世子位能否保住都是问题,甚至于会让淮安伯府的爵位被夺。但对二老爷来说,手里钱财不少,离开淮安伯府也能过的很好,看不得兄长如此得意也是有的。曼娘和几个熟识的人互相看了一眼,都能看出眼里的叹息,毕竟淮安伯今早刚咽气,而他的儿子们就在灵前争执起来,实在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不过依淮安伯平日表现,不顾儿女反对续娶一个年轻媳妇,只怕他也不会在意。淮安伯府内的管家们已经来请各位离开灵堂,前往厅上奉茶,可众人都是口里答应,那脚却不动一步。淮安伯世子夫人的声音再次响起:“二婶子错了,正是因为心存孝道,才请婆婆在院里歇息,毕竟都知道婆婆和公公伉俪情深,公公病重,婆婆日夜祈祷,恨不得以身相代,甚至于前日晕倒在地。二婶子你也亲眼所见的。公公过世,婆婆要强撑着出来主持更是人之常情,所以才让丫鬟说没有生病。可我们做媳妇的,总要体谅婆婆的心,哪能让她病中再出来?若有个三长两短,这个罪名,我是不敢担的。”

这话说的恰如其分,果然是做了淮安伯府十来年主母的人,帐幔中二太太的脸已经涨红,没想到自己指责世子夫人不孝,竟反过来被世子夫人说自己才是真正不孝的人。世子夫人此时心中只松了那么一点点,毕竟外面可是来吊唁的众人,声音放的悲伤一些:“若二婶子执意要婆婆强撑着出来主持,我也只有从命,只是那时若婆婆耐不得伤悲和辛苦,出什么事,我也不敢保证。”

说着世子夫人就吩咐管家娘子:“请婆婆出来。”说话时候世子夫人已经对管家娘子使个眼色,管家娘子会意,应是就要去。二太太暗叫一声不好,毕竟请王氏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为难世子夫人,到时王氏一哭诉世子夫妇对她不孝,当着这么多人面,定会上达天听,世子夫妇的位置会被丢掉,而自己丈夫上位的可能性极大。

但现在世子夫人这做派,分明是胸有成竹,算好了王氏出来就会当众晕厥,陷自己于不义。见管家娘子脚步要迈出灵堂,二太太急忙叫道:“不必了,大嫂说的对,毕竟婆婆这些日子也悲伤辛劳过度。”世子夫人心中暗喜面上却还故意问道:“方才二婶子你可是说了,不让婆婆出来支持,才是我们不孝。”

二太太心中越发恼怒,但还要勉强答道:“是我一时想的不周,只想着尽公婆的夫妻之情,却没想到我们做儿媳的也该尽孝道。”世子夫人勾唇一笑,走出帐幔请众人移步厅上喝茶。曼娘跟随众人往厅上去,身边一个相熟的人已叹道:“淮安伯府早已只剩下一个空架子,现在又兄弟不和,以后这京城可来往的人家,又要少一家了。”

曼娘还没应是,前面就有人转头笑道:“似陈奶奶府上这样和睦的,却是十分难得。”曼娘忙谦逊几句,众人已到厅上,淮安伯府的下人们端上茶来,曼娘见淮安伯府的下人们都还进退有度,在心里叹一声,兄弟不和到在灵前直接争执,外面虚样子再好看又有什么用?

淮安伯灵前这一幕很快传的全京城都知道,众人也只私下议论一番,宫里已颁下淮安伯的哀荣,谥为敏,着世子于葬礼后继任淮安伯位。并赐祭礼一桌,葬银五百两。两宫太后和皇后也颁下脀旨安慰王氏,这不过是惯例,也没那么稀奇。

与之相比,齐王府的王侧妃被以老太妃身体不适,主动要去白云庵为老太妃祈福的消息基本没激起什么浪花。毕竟京城各家府邸,因各种原因离家去庵堂祈福的人太多了。甚至有人私下还说老太妃年纪大了,心慈手软了,不然依王侧妃的上蹿下跳,赏她一杯毒药然后说成暴毙也没人敢多说半个字。难道两宫太后还会因王府一个小小侧妃的死,责怪老太妃不成?

忙碌着过了七月,就是八月中秋,今年韩氏不在,陈七老爷一家却进京了,还有熊三爷一家,九阿公的意思,两家和在一起过节,热闹好过。九阿公是这家里辈分最高的,他的话众人当然听从。

中秋那日,酒席就摆在花园桂花树下,因有熊三爷一家,中间用屏风隔开,月色如水照在园内,众人在一起说笑。赵氏怀里抱着三小姐,三小姐已经快半岁了,正是最可爱的时候,谁抱都笑,熊三奶奶喜的无可无不可的,连连说自己偏偏没有年纪相近的儿子,不然定要早早定下,不给旁人。

九少爷在九阿公身边这几个月来,身量长的飞快,身子骨越发结实,更是爱说爱笑,此时正在和几个哥哥们在那玩耍。赵氏最担心的就是儿女们的事,两子一女都好,她就觉得再无所求。听了熊三奶奶这话就笑着说:“我的女儿还小,还不知道会长成什么样子,以后要是教养不好,那时你们才会后悔。三嫂家的睐姐儿,也不晓得这朵鲜花插到谁家。”

月下看美人,那是越看越美,一束月光又照在睐姐儿脸上,越发显得睐姐儿明眸皓齿,礀容出色。熊三奶奶此行,是受了自己婆婆的指示,想和陈家再结门亲。熊家长房长孙,与之相配的自然是睐姐儿。上京之前,熊三奶奶也是信心满满,依熊大少爷的才学相貌,再加上熊陈两家之间的交情,这门亲事是结定了。

可等见了睐姐儿,相处下来,熊三奶奶才觉得,只怕自己这想法有些太过简单,写信回家乡说了情形,熊太太的意思,若熊大少爷能中举,上京会试时候,让陈家人亲眼瞧瞧,只怕陈家就会应下。

上一篇:莺莺传 下一篇:十样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