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亿万美元保姆(616)

作者: 米迦乐 阅读记录

作者有话说:

*小肯表示,一定要力压查理送给老岳父的礼物。格局!这就是格局!

第443章

◎小肯同志坚决要求上族谱◎

肯尼思不知道“上族谱”是什么意思, 不过查理应该没有上过她家的族谱,这他是知道的,他琢磨着这大概就是表示女方家族的认可吧。他虚心求教陪同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解释说现在也没人看啥族谱, 但张士诚的后人嘛,又是嫡系,还是有一定的意义。

张文雅在一旁听着暗笑:难为人家了, 要怎么对外国友人解释族谱和祠堂这种东西呢?

她接过话,“牌位有点类似纪念碑,中国人相信人死后有灵,祖先之灵可以保佑后人不被恶灵侵扰。”

啊, 懂了。他喜欢这个说法。

那么,他的父母之灵, 是否也在天堂上看顾着他呢?想必一定是的。

“族谱跟欧洲的家谱是一样的,记录在族谱上就表示你是我们家族的一员了。”

族老拿出上次新修的族谱, 从张晓峰这一代开始记录, 第一页就是嫡系张晓峰,出生年月日;张晓峰之女张文雅,出生年月日, 旁边没有其他名字。离婚的季青青没有资格待在前夫旁边, 只在最下面有个注解,张晓峰1970年娶妻季青青,1976年离婚,张文雅乃张晓峰与季青青的独女。

独女倒也没错。

她指着自己名字旁边的空白, “呐, 以后呢, 你的名字会出现在这里, 就代表你是我的家属了。这儿以后会是我们的孩子的名字。”

他也伸出左手食指,在光滑的纸面上划动手指,碰到她的手指,碰碰,又按住她的手指。

真好笑啊,几岁啦?

她忍不住笑。

手指在她淡粉色的指甲上蹭蹭,又摩挲她的名字:张、文、雅,多美的名字啊!文是文静,雅是秀雅,她的人像她的名字一样美。

“一定要结婚后才能写上我的名字吗?”肯尼思低声问。

张文雅瞥他一眼,“你很在意这个吗?”

“在意。”

“只是名字。”

“不,这代表我们永远在一起,不管在哪里,都在一起。”

形式主义!

“爸,约翰说现在就想加上他的名字。”

张晓峰心里很乐:“行吧,我看行,没什么不行的。”

林秘书拿了一支笔出来,“用我的笔,高级墨水,能保存一百年。”

*

坐在桌边的外国男人认认真真的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先是中文,接着是英文。

约翰·肯尼思。

John F Kenneth。

1965年8月19日出生。

*

写的很认真,也很满意。

林秘书很意外:小肯同志中文说的溜,汉字写的也很不错,看着就是专门练过的。啧啧啧,小肯同志指定是爱惨了我们文雅!

男人嘛,都懂的,爱一个女人到底能为她做到什么程度,会把她放在心头呵护,会时时刻刻想跟她在一起,会想她所想、急她所急,会捧上自己的一颗真心和钱包里所有的钱。只有真爱才会去学另一门已知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和文字,也唯有真爱才会认认真真练习写一笔好看的汉字。

林秘书由衷的为了他俩感到高兴:谁不喜欢真心相爱的俊男美女呢?《泰坦尼克号》是演戏,而且是悲剧,哪有眼前这一对赏心悦目呢?而且他俩的爱情故事拍出来那不比沉船悲剧好看一百倍吗!

*

肯尼思写下自己名字后,端详一番,很得意。

想了想,接着又在他俩名字中间写下结婚日期:2000年5月21日,结婚。

大功告成!

满意!

*

林秘书乐呵呵的收回了钢笔。

——好呀,这还没举行婚礼呢,就着急上族谱了,看来这次稳了!

*

他俩在中国的消息经由美联社转发中国媒体的报道转回美国,美媒很是专业,各地媒体都跑去中国城采访,第一代中国移民都说,是好事!这是女婿上门,很重要的!你们美国人不也有这个规矩吗?

确实,讲究的人家还是要走一走这个流程的。

美联社记者还专门跑去张家村采访,之前也有别的美国媒体去采访。这次他俩除了带了摄影记者,还有一支四人的纪录片团队跟着,之前那部纪录片已经拍完,这次的团队是罗丽担任制作人的“王室婚礼纪录片”摄制组,将以他俩前往中国为序幕。

美国群众已经习惯追看王子的真人秀,纷纷表示,张文雅已经有了个人纪录片,我们的王子是不是也要有个人纪录片?平时追看他的生活、学习、恋爱是一回事,但拍成正式的纪录片是另一回事,我、们、想、看!

肯尼思家族这个圣诞假期的主要议题就是什么时候开拍小约翰的个人纪录片。纪录片是一次绝佳的推销,早已放在日程上,只是尚未决定何时开拍。他的影像资料从刚出生的时候就有了,三十多年来积累了不知道多少小时的影音资料,素材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说起来都不需要专门拍摄,光是这么多年被拍的照片、视频都够用了。

卡罗琳从小也是万千宠爱在一身,备受瞩目,但弟弟出生后,最受关注的孩子就成了弟弟。

美媒发回有关张文雅的报道,张家村就是普通中国农村,人口不算多,整个村也就几百人;张文雅家从曾祖父那一辈便离开小村到了城市,这些亲戚都算是远亲了;张家村居民还算淳朴,也很看重张文雅这个“女状元”,总之,都挺好。

*

张文雅没有重回自己住了十八年的小区。

季家的亲戚居然也没有来找麻烦,她回到家乡的消息可是隆重的登上了本地报纸和省级报纸。想了想,大概是有关部门“劝阻”了他们吧。

工作的很细致嘛。

她只想了那么一下下,马上就把季家的亲戚们抛在脑后。

*

之后的一周去了上海。

她带肯尼思去看她工作过的地方,那儿是美国领事馆的小区,肯特家曾经住过的小楼如今住了别的外交官。当时张文雅觉得这栋小楼就是她梦想中豪华得不得了的住宅了,现在一看,怎么显得又小又逼仄?果然由奢入俭难呀。

外交官没想到小肯尼思会来拜访,很惊讶,也很惊喜。

小楼换了主人,几乎一切都变了。

当时她住的房间现在住了别人。

只有门外花坛被撞坏又修补过的地方还在。

左邻右舍的保姆也换了人。

物是人非啦。

张文雅有点唏嘘。

副领事陪着他们到小区来,心里颇有些不以为然,觉得中国女王有点过于多愁善感。一般人发达后都不想再回顾穷困的过去,她好像还挺在意的,或者说,不在意被人知道她曾经就是个小保姆。

*

“保姆就是一份工作,不管什么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嘛。”张文雅确实觉得没有必要避而不谈这段经历。“而且你要明白,这是我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我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