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游]在积雷山当狐王的那些年(187)+番外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猪八戒!你死了!!!

第126章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扶黎大王要自闭了。

他还没来得及在李二陛下面前自我介绍, 猪八戒就把他高大伟岸的形象毁的一干二净,他不活了呜呜呜呜呜呜。

师父身边有三个亲徒弟,他只是个编外的, 李二陛下为什么会知道那个小纸条是他写的?

这不合理呜呜呜呜呜呜呜。

唐僧略显尴尬,只能和皇帝陛下解释说孩子年纪小没出过远门,陛下莫要和他计较。

不然还能怎么办?他们总不能让妖族无师自通学会他们的规矩。

唐皇也不计较这些, 先前已经来了个粗粗莽莽的猪八戒猪长老, 现在这位狐长老只是羞涩了些, 问题不大。

殿外不是说话的地方,唐皇让宫人设宴招待几位远道回来的大功臣,又派人出宫请他的亲信大臣过来一同赴宴。

沙僧和猪八戒过来的时候他没怎么问取经路上的事, 现在唐僧回来, 这是他们自己人,自然想怎么问就怎么问。

政事没有处理完的时候, 他这些天诸事不顺, 御弟回来乃是大喜事, 正好看看他身上是不是有什么邪祟作怪。

“御弟稍等片刻, 你那二徒弟猪悟能如今在大兴善寺与僧人们一同翻译经书,你我先入座,他稍后便到。”李二陛下攒了满肚子的话想说, 直接将唐僧拉到御座旁边赐座,“也请沙长老和狐长老落座。”

扶黎:……

继狐王陛下、大仙儿之后, 他又多了个狐长老的称呼。

小狐狸揉揉脸压下脸上的热意,发现孔宣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于是跟在沙和尚身后找了个位置坐下。

狐长老就狐长老吧,虽然他不是和尚,但是他好歹在取经团里待过。他是唐僧的编外徒弟, 称他一声长老也说得过去。

猪八戒!这顿宴席就是你的断头饭!有胆你就来!

狐狸崽崽的目光很是凶残,沙僧不明所以,趁现在殿中人还不多便小声问道,“大王,唐皇陛下说的‘很长好打,陛下速来’是什么?”

扶黎磨了磨牙,“你不问这个,我们还可以继续当好朋友。”

沙和尚老实闭嘴。

老实,但是没有完全老实,他决定待会儿二师兄来了问二师兄。

这种看热闹看到一半就看不懂的感觉实在难受,看小狐狸的模样最后遭殃的应该是他们家二师兄,趁二师兄还没有被威胁赶紧问,再晚一会儿就问不出来了。

猪八戒不知道前面等着他的是什么,他只知道他再在大兴善寺待下去就快没命了。这些和尚太热情,弄得他连拒绝的话都说不出口,只能苦哈哈埋头书堆,当年学认字的时候都没这么下劲儿。

宫里的宫人刚刚说明来意,下一刻猪长老就消失在他们眼中,跑的要多快有多快,跟后面有鬼差索命一样。

沙和尚笑呵呵的让二师兄坐在他旁边,顺便用身体帮他们家二师兄挡住来自小狐狸的目光。

御座之上,李二陛下有些不解的问道,“御弟,你在信上说菩萨给你点化了三位徒弟,二徒弟猪悟能和三徒弟沙悟净寡人都见到了,不知大徒弟孙悟空去了何处?这位狐长老又是何时所收?”

御弟信上提到过他的大徒弟是天生石猴,虽然他目力不及以前,但是猴子和狐狸还是分得清的。

“陛下误会了,小扶黎并非出家人。”唐僧笑着解释道,“贫僧那大徒弟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还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的美猴王,回来的路上花果山那边有事,他便先回去了。小扶黎则是西牛贺洲祭赛国积雷山的狐王,小家伙对取经之事好奇,所以才称贫僧一声师父。”

李二陛下惊讶的看着好像还在生气的小狐狸,没想到这小仙狐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竟然是个妖王。还有御弟那大徒弟孙悟空,竟然也是个妖王。

幸好他们都没有坏心思,不然这一路上可安稳不到哪里去。

“陛下,小扶黎随贫僧来大唐不光是对大唐向往已久,他来这里有正经事情要办。”唐僧想起小狐狸出来之前和他们说过的话,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然后才继续说道,“西番诸国久仰大唐之名,人族妖族皆知大唐法度严明。小扶黎觉得我大唐的律法非常值得学习,这才特意随贫僧来到长安。”

李二陛下挑了挑眉,心情很是不错,“我大唐有倭国、新罗来的遣唐使,也有天竺国、狮子国派来的僧人,现在连妖族都来长安学习,可见我大唐无愧于天朝上国之名。”

唐僧笑着应和。

陛下说的不错,他一路西行见到那么多国家,还是回到大唐最令他安心。

大唐境内很少听到有妖怪作乱,他出发时一直走到两界山的深山老林里才遇到几个妖怪。可是一出大唐,几乎处处都是妖怪,走到哪儿都能遇到妖怪,越往西妖怪越多,弄得他都怀疑那些妖怪全是佛门圈养的了。

哦,真相其实也差不多。

唐僧在心里叹了一句,知道现在不是详说的时候,准备过了宴席再找机会好好和皇帝陛下聊聊。

他知道他是和尚,有些事情不该由他来说。但是为僧者求的是渡化苍生,求的是解除苦厄,若是拜佛念经都无法达成目的,那这个经不念也罢。

车迟国的道士能凭本事让国王奉道教为国教,不知道大唐的道士有没有同样的本事。

不多时,李二陛下的亲信大臣们各自就位,唐僧起身和他们见礼,等大家都落座之后才发现有点不对劲。

他离开时陛下率领文武百官送至城门外,如今他回来,宴席上依旧都是熟面孔,但是却少了几个很重要的人。

比如太子李承乾,比如丞相魏征。

先前唐皇因泾河龙王之事魂归地府,还是魏征给阴间判官写信才让判官改了索命文书,还给唐皇加了二十年的阳寿,然后才有接下来的水陆大会。

按理说,他千里迢迢回到长安,魏征魏丞相不应该缺席。

还有太子,太子殿下对儒释道三教皆有涉猎,他离开时太子还曾跟随陛下亲自出城相送,为何现在却不见踪影?

他倒不是觉得他一回来就得有文武百官过来拜见,兴许太子殿下和魏丞相都有别的事情要做吧。

李二陛下召来亲信大臣不是为了赴宴,而是听唐僧讲西天路上的事情。大唐疆域广阔,但是四大部洲广阔无垠更加难以想象。试问哪个皇帝不想开疆拓土,可惜大唐连年征战,不能再轻易打仗,他也只能听听外面的情况了。

唐僧一路上不曾停笔,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如今行李担子里已经有厚厚一摞旅行日记,让他再说一遍完全不是事儿。

僧人大多都会俗讲,他也是能开坛讲经的**师,口才自然不会差。

可惜宴会这种场合不能讲太久,他路上的所见所闻也不能全部说出来。挑几件有意思的事情说说就是,其他的还是关起门来说给皇帝陛下自己听为好。

之后具体有多少能昭告天下他做不了主,他只知道要是直接将灵山的真相摆到百姓面前,肯定会在民间引起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