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沉浸式围观(766)+番外

“嗷~”乖巧地低头喝汤。

蘑菇看他俩不说话了,就跟云芳说:“民以食为天,种田的事儿才是大事儿。在咱们家住几天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回去种田呢。”

云芳点点头,就想起一个小故事,“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啊,就是说一个砍柴的和一个放牛的在山上说了一天的话,最后砍柴的这个人两手空空的回去了,但是放牛的却赶着牛回去了。

听出来是什么意思了吗?有些人做某些事的时候是没有损失的,但是有些人做有些事情的时候是有损失的。

自己要衡量一下自己来干什么的,不能忘记了,要不然大家散场了,才发现别人在聊天的时候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可自己不仅没有,还浪费了一天的时间。”

桂哥儿就说:“明明刘姥姥在这里呆着奉承老太太得到的更多,辛辛苦苦一年种田才挣几个钱儿,只要老太太高兴,哪怕给漏下了十两二十两的好处,也能抵得上好几个月干的活了。”

这个时候贾瑭就问桂哥儿:“那斜眼的县长为什么不做县令了?人家为什么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云芳就忍不住看了贾瑭一眼:“人家眼睛不斜,你别把孩子给教坏了,你看看长生都记住了。”

贾瑭笑着跟云芳解释:“那是我和人家说笑话呢,让他给听见了,居然没忘,这小子记性好着呢。”

桂哥儿心里面不服气,就说:“事儿不是这么论的。他不做这个县令是要从各个方面分析的。但是刘姥姥这个事儿摆明了是她吃亏。”

桂哥儿打算好了,要是爹爹想辩论他今天就奉陪到底。反正桂哥儿经想明白了,他这辈子都学不会数算了,可能家传绝学需要长生去继承了。既然如此,他还是圣人门生,自然是不用那么听爹爹的,爹爹说的有道理了就听,说的没道理了也是要辩的。

贾瑭就不想搭理桂哥儿,问蘑菇:“我姑娘怎么今儿不爱说话,今日见刘姥姥了有什么感受?”

蘑菇想了想把筷子放下就说:“有些人别看吃的山珍海味穿着绫罗绸缎,然而论做人,乡野之间真的有诸多贤人。人家看刘姥姥觉得十分粗鄙,甚至连咱们家的三等婆子都瞧不上,然而我却说,此人高贵之处咱们家的人都高攀不上。”

桂哥儿睁大眼睛!

他还看到爹爹笑着点头,称赞姐姐:“我姑娘的眼光确实好啊!”

在贾瑭看来,有这样的说法证明她已经独立思考了,只要独立思考,那么她的某些思想已经趋近于成熟了。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真的不需要父母操心了。

至于旁边那个惊呆了的傻瓜,贾瑭现在没心思给他解惑,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有一种感觉,第一个孩子养得很精细,各个方面都很关注。第二个孩子养的就马马虎虎潦潦草草。至于第三个......没看了看埋头刨饭的长生,觉得夫妻两个压根儿都没费过心,简直是当猪养。

今年闺女出嫁之后,就要把重心转移到这两个小的身上。他叹口气,觉得孩子多了也愁人啊!

第390章 成大礼 一 ......

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已经摆上了夫妻两个的日常。

确实云芳是有些无力感的,因为从蘑菇的事儿上来看,教育这东西,不是你想它就根据你的设计实现的。

极有可能是种瓜得豆, 插柳开花......

但是还不能没有, 做和不做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做了之后孩子好歹还能向上生长,要是不做估计就跟隔壁的贾蓉贾蔷是一个模子了。

五六月一过, 就是七八月,迎春来走了几次亲戚, 接着就是八月的中秋节。

到了八月,荣国府就忙了起来。有两件大事在这个月是必须要办的, 就是八月初老太太过寿和八月中旬过中秋节。

老太太过寿叠加着今年蘑菇大婚的事儿, 所以来的人很多。老太太跟王熙凤说就喜欢这样的热闹,嘴上却说着不要大办, 没得让人家说自家显摆。然而王熙凤怎么能不知道老太太的意思,还是要大办的。

王熙凤忙的飞起, 云芳和李纨自然要帮忙,几个姑娘也没幸免,跟着老太太陪着客人们说话。

贾家的族人也来凑趣, 从七月下旬开始,到八月上旬结束, 都是人来人往,家里的大门开着, 虽然进入的客人都是挑选过的,但是家里真的到处都是人,让人很烦。

蘑菇就觉得片刻不得安静。

家里的两个小孩子也很不满, 以前家里面没来客人的时候他们前院后院园子里面随便跑。如今来客人了,他们只能在园子里面玩耍,就算是在园子里面玩耍,碰到一些贵客,老太太陪着人家游园的时候,也是要让他们跟着去磕头的。

在这种气氛里,蘑菇就提出带着两个弟弟到妈妈的陪嫁府邸中去住几天,就是老太太心里不满意也没法子说,就这样,蘑菇带着弟弟们在妈妈的照顾下一连住了七八天,到了老太太大寿前一天才回来。

两个小家伙非常高兴,因为他们跟着姐姐骑大马了。

接着到了中秋节,云芳带着贾瑭父子几个回殷家,杨太太很伤感,这都已经八月了,这是蘑菇最后一次来外祖家走亲戚了。

接着就是九月,九月里贾敬生日,尽管寿星本人不在,但是不影响贾珍接着给老爹过寿的名义吃喝玩乐,于是九月在这种气氛里过去之后,十月紧随而来。

到了十月初一,礼部的人全部动了,来跟贾赦说:“未免路上出错,咱们要走几趟试试才行。”

这叫彩排,而且还不只是一次。

桂哥儿就开始天不亮的被折腾起来,坐车在荣国府和东宫这一路上走了几遍。

荣国府本来就在内城,和宫城立得并不远,但是中间路过的这些都不是一般家庭。成亲前几天就要封路,所以贾琏贾瑭带着桂哥儿拿着礼物要去沿路这些人家挨个儿上门儿说一声。

人家也是理解的,然而上不上门就代表了荣国府的态度。荣国府的子孙还是要在京城里混下去的,不能太嚣张狂妄了,所以贾琏和贾瑭都是态度很低,好话说尽,把这些人家走过来一遍也花了两三天的时间。

接着就是宫里派人来检查嫁妆,过了十五,也就是十六那天要把嫁妆送到东宫,这里面的细节特别多。光是这些注意细节让桂哥儿听的头大,整个人晕晕乎乎的。送嫁妆的主力是草字头的这些人,桂哥儿的年纪小,按道理来说是贾蓉挑大梁,但是看到了贾蓉之后,从贾赦到贾琏和贾瑭父子三个同时摇了摇头。

最后定了贾宝玉带着贾琮管事儿。

然而这两个人也就是身份上合适,其他的也未必能行。王熙凤在后面推荐说用五嫂子家的贾芸,最后几个人看了贾芸之后,觉得合适让他辅助宝玉和贾琮。

因为宫禁森严,每进去一次从嫁妆到人员全部都要检查,甚至宫中的侍卫太监们在宫门口拦下队伍。他们把东西抬进去,只让主要人员跟着进去看看就行了。送嫁妆这事儿就做得十分缓慢,嫁妆一连送了八天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