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贺新朝(82)+番外

对旁人而言,里头恐怕只是些不值钱的破烂玩意儿,可沈雁清却魔怔般拿了不肯撒手,一件件细细抚过,最终将那串纪榛曾视若珍宝的彩绳戴在了自己的腕上。

他坐下来,环视着主厢房,竟是每一寸都能清晰地捕捉到纪榛的身影。

纪榛喜欢半躺在那台美人塌上看话本吃蜜饯,也曾站在窗边笑意盈盈伸手去接檐角落下的冷雨,还有那架意寓琴瑟和鸣的奢丽婚床,数不清多少回纪榛盘着腿坐在上眼巴巴地等他入眠,困得脑袋都一晃一点也不肯先就寝。

滴滴点点,回想起来分明都是些乐融融的记忆,可愈是美好,愈是渗入骨髓的酸疼。

他亦忘不了他垂手可得的温良与爱慕被忿恚的眼神、滚烫的泪珠、冷漠的背影和拒绝的姿态逐渐取代,笑与乐荡然一空,哀与愁卷土而来。

这半年之长他时常想,利与情不可尽得,若他能当断决断割舍一物,不至于陷入两手空空的痛局。太贪心的人,注定二者皆失。

幸喜时至今日,孰轻孰重,他心中终于有了不可移易的定夺。

沈雁清轻抚腕上细韧的彩绳,仿若能借此触摸到拥有此物之人的温度。

相思太浓,他缓缓合眼,唯只能在飘渺的梦里,讨一场空欢喜。

军帐当中,气氛凝重。

耶律齐从鼻子里哼出气来,“本王明白将军之意,可我也得对我契丹的勇士着想。契丹师出无名,胜了自是两家欢喜,若败了大衡朝的天子问罪起来,我契丹又该怎么自处?”

蒋蕴玉拧眉,“此战只胜不败.....”

耶律齐抬手高声说:“小将军,你我交战多次,我敬你少年雄杰,也知道你骁勇善战,客套话就不必多说了。战场上一日不降旗,谁胜谁败,谁敢做担保?”

林副将性子冲,回:“我做担保!”

“林兄莫要激动。”纪决摁下林副将的手,沉思后道,“我明白王爷的思虑,其实师出有名不过是事在人为。”

“秦先生请讲。”

纪决指点舆图上的京都,徐徐道:“一月后朝臣出使契丹.....”

议事声被帐外的猎猎风声盖过。

呼呼——

“公子,你还不想睡吗?”吉安剪短烛心,打了个哈欠,外头的风哗啦一声撞在营帐上,他手一抖,“这漠北的风真是非同寻常,白天还收敛些,晚上叫得跟要吃人似的,我们在京都听都没听过。”

纪榛今日吃撑着了,到现在还涨得难受,他边走边揉着自己的肚子,听着猛烈的风声也有几分惊怕,“你把帐门堵严实些。”

“嘿嘿,我早就拿大石头压着了,公子就放心吧。”

纪榛一屁股坐在软榻上,接过吉安倒来的茶消食,咕噜噜喝下一大杯。

“公子,入秋了,今夜多加一床被褥吧?”吉安吭哧吭哧将柜子里的厚被搬出来铺在榻上,“真是稀奇,京都这会肯定还凉飕飕的,漠北就跟冬天一样冷了.....”

纪榛听他左一句京都右一句漠北,把喝完的茶杯搁在小几上,“你怎么总是提京都?”

吉安转身坐下,搔着脑袋,试探地问:“公子,你难道不想吗?”

纪榛没说话。

“这漠北好是好,可玩了半年,该见都见过了,我还是觉着京都好。”吉安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这儿燥得都流了好几回鼻血了。”

纪榛被吉安这么一钩,也实诚地小声说:“我有点想紫云楼的糕点。”

在漠北每日不是羊就是牛,别说精致的糕点,连可口的甜食都没几样。

吉安啧啧道:“南瓜乳酪、桂花糕、核桃酥!”

纪榛越听越馋,一把捂住吉安的嘴,“你不许再说了,再说就把你赶回京都去。”

吉安呜呜叫,“我不走.....”

帐内玩闹了一番,纪榛终于肯躺下来。不多时就听见小塌处传来吉安沉睡的呼吸声,他翻了个身问:“吉安,你睡了吗?”

回应他的是吉安更响的呼噜声。

纪榛只好作罢,趟直了一闭上眼,眼前全是京都的好景。繁花明月、凉亭水榭,还有被他刻意锁起的牡丹与锦袍.....

他不敢再想,如果有得选,谁都不愿背井离乡。

金风送爽,日丽风清。

出使契丹的队伍浩浩荡荡,带去作为结好交换的物产与珠宝装了四辆马车,随行的护卫半百,使臣三人,沈雁清俨然在其中。

他静坐于马车之内,除了他外,其余两位使臣皆上了年岁,且有过出塞经验,正在交流往年的细节。沈雁清偶应和两声,对不解之事提出疑问,一个时辰后,车厢内静了下来。

半月前,沈雁清主动递呈称愿一同前往契丹,天子否决,他再一上奏,惹得龙颜不悦。而后反是三殿下作保,天子才允他同去。

“沈卿可要想仔细了,契丹远在北面,又是凶悍游民,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无人能助你。”

沈雁清似未听出其中的威慑和最后一丝挽留之意,从容应对,“多谢三殿下关怀,此去死生,臣皆甘之如饴。”

不知出于怎样的意图,李暮洄道:“待见了蒋小将军和纪榛,替本殿向他二人问一声好。”

沈雁清微微一笑称是,瞧不出喜怒。

他出使契丹一事引沈母不快,“你才从锦州回来没多久,又要去那样远的地方,全然不把我跟你父亲的劝言放在心里。”

沈雁清笑说:“我早听闻塞北风光秀丽,怎能不亲自去一睹究竟。”他顿了顿,扶着沈母进屋,“儿子远在千里之外,此次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父亲母亲在京中定要保重身体。”

沈母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抓着沈雁清的手,问:“你是为了纪榛?”

如今这个名字在沈家轻易不提起。

沈雁清不置可否。

知子莫若母,沈母坐下来,“人家都说女大不中留,我觉着儿大才不中留呢。”她想到离去许久之人,感叹道,“我未料他当真一去不回.....你是真心喜欢他,我身为母亲的也拦不住你,在漠北见了人,多说些好话,把他带回来。就说,说我再也不罚他跪祠堂了。”

说到最后,沈母又起身把粉玉找了出来,包在红布里给沈雁清,“这个也带去吧。”

沈雁清唇角微抿,“多谢母亲。”

离别那日,沈母跟着队伍走了段路,殷殷嘱咐道:“我听说契丹人能空手擒熊,你一个文弱书生,凡事不要出头,记住了吗?”

沈雁清颔首,“儿子记住了。”

沈母不知为何心中不舍至极,竟有说不完的话,“多穿衣多加被,见了纪榛,切记说好语.....”

儿行千里母担忧。

被留下的裕和扶着她,“大人,属下定好好照看老夫人,你早日回来。”

沈雁清凝视着越来越远的双亲,几次抿唇,才无声道:“珍重。”

山重重,水迢迢,江湖灏渺多波涛,长风驾浪声萧萧。

归去无定期。

队伍经过千里路,半月后成功抵达漠北驿站。当地官员设宴相迎,好酒好菜享用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