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继妹非要和我换亲(308)

宋寻月摇摇头道:“没事,身子没有不适……”说着,宋寻月上前攀住谢尧臣的腰封,贴近他,仰头望着他,压低声音道:“三郎,我就是觉着有些奇怪,金金都两岁了,我怎么没再有孕呢?”

谢泽在夫妻二人脚底下,眨巴着大眼睛,仰着头看着自己爹娘说话,一脸的懵懂。谢尧臣闻言,同样不解蹙眉,他伸手揽住宋寻月的腰,回道:“是啊?两年了,为何?”

谢尧臣俯首看她的脸,装模作样的想了想,随后安抚道:“许是这孩子的事,还是得看缘分,若是缘分未到,我再努力,那也怀不上。”

他不能将用药的事告诉宋寻月,宋寻月是在意他的,若是知道他用药,为他身体着想,肯定不会叫他继续用。

谢尧臣也这般说,和女医的话差不多,宋寻月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还以为是我生金金时伤了身子,但刚才去找女医看过,女医说我身子无碍,那应该就是缘分未到吧。”

谢尧臣揽着她腰的手,轻轻拍拍,以示安抚,跟着对她道:“缘分没到就没到吧,我们这不已经有金金了吗?这一个就够了,每天吵,能跑能闹的,再多一个咱俩耳朵得废。”

宋寻月闻言失笑,确实是,每天疯玩起来那一阵,是真的很吵!既如此,那就随缘吧。

而就在这时,谢泽看着搂在一起的爹娘,忽地张开手臂,将两人贴在一起的腿同时抱住,随后眨巴着大眼睛,看向谢尧臣,新奇唤道:“三郎……”

谢尧臣和宋寻月眼睛都瞪大了,谢尧臣立时收剑在背,半蹲下,伸手捏住谢泽的鼻子,道:“叫爹!三郎只有你娘能叫!”

“啊啊——”谢泽两手抓住谢尧臣的手腕,连声叫开,转瞬看向宋寻月,可怜巴巴道:“娘!”

于教子一道上,宋寻月从来都是和谢尧臣统一战线,她望着谢泽挑眉道:“谁让你没大没小乱叫?”

谢泽见娘亲也不帮自己,更加可怜巴巴,失去依仗,只好跟自己爹爹求饶,两手抱拳,上下晃了几下,道:“爹爹,金金错,错了。”

这小模样实在是太可爱,谢尧臣抿唇笑,松开了谢泽的鼻子,轻轻摸了摸,道:“以后可不许乱叫,只能叫爹爹。”

其实还可以叫父王,但是谢泽现在太小,分不清这两个称呼使用的场合,一旦他们外出玩的时候父王父王的叫,怕是会引来旁人围观,他可不想玩着好好的,忽然见游人跪一地。所以,现在就老老实实叫爹爹,等以后回京前,再教他叫父王。

谢泽揉着自己的小鼻子,乖乖点头,正好星儿也取了襻膊出来,宋寻月接过,襻好衣袖,一家三口便继续开始练剑。

他们在杭州住得确实久,远比计划的一年要长,给谢泽过完三岁生辰,又在杭州过了新年,这才准备启程离开。

离开时,三岁的谢泽,已经能较为清晰的表达自己所有的意思,他是真的很聪明,说话也比旁的孩子清晰,如今还能背几句简单的诗词。会写的字,也远比同龄的孩子要多一些,而这一年,谢尧臣二十二,宋寻月二十。

因着在杭州住得久,谢泽还同当地祝东风里的几位差不大的小孩子交了朋友,要走的时候,几个孩子在院里哭成一片,那哭声此起彼伏,听着甚是壮观!

谢尧臣和宋寻月只好不断的安抚他,说等以后还能见,又拿各种玩具和吃食哄着,才把几个祖宗哄住,抱着谢泽上了船。

所幸孩子还小,对各种事物的新奇感,很快就能拉走他们的注意力。谢泽上船后,转瞬就把忘了和朋友分别的悲伤,愉快的爬在窗口,看所有他没见过的新奇玩意。

也就是在他们启程离开杭州后不久,京里传来消息,端顺王冒名顶替《治国论》的作者,将秀才顾希文的心血据为己有,犯欺君,遗贤不报之罪,被废为庶人,举家流放会宁府。

皇帝因《治国论》对端顺王寄予厚望,且大魏一向对冒名顶替惩罚严苛,端顺王此举,虽不是犯在科举里,但性质一般无二,同样是取代他人心血,皇帝震怒!

与此消息一同传来的,还有恭郡王被解禁足,以及年满十四岁的九皇子出宫分府的消息。

九皇子谢尧誉,封康王,并同恭郡王一道,分别接手端顺王曾经的所有差事。

谢尧臣是在扬州得知京中的这些变故,听罢后,他特意避开宋寻月,向辰安问道:“此事之后,父皇对顾希文作何处置?”

作者有话说:

抱歉,这几天是真的卡╥﹏╥

第155章 ◇

◎王爷抹泪:我这逆子。◎

辰安回道:“回王爷话, 陛下已命顾希文暂居宫中,将《治国论》写完。待其写完之后, 赐金返家, 以备科考。”

谢尧臣闻言点头:“甚好。”

谢尧臣再次看向辰安,问道:“二哥一家流放会宁府,何时启程?可知?”

辰安回道:“约莫就在这几日了。”

当年在宫中,他被害的那些事, 是皇后做下的孽, 如今看来, 是与贤妃同二哥无关。

谢尧臣想了想, 对辰安道:“既是被父皇流放, 本王也不好沾染求情,明面上放任不管便是。但流放之路多难,女眷更易受辱……你传我令, 命人暗中护着, 叫他们一家平安抵达会宁府即可。”

辰安闻言点头, 行礼应下。流放之路最难的是沿途层层盘剥,路途遥远不可怕,可怕的是沿途的人,往往被流放之人,很难活着抵达目的地,像端顺王这般举家流放, 女眷只会更难, 且端顺王尚有幼女, 王爷不忍, 实属寻常。

吩咐完这些事后, 谢尧臣便不再理会京里的混乱, 只管继续带着妻儿游玩。

京里的皇帝,折损两个儿子,如今心绪更是不宁。当年《治国论》出世的时候,他当真欢喜,欢喜到大半夜睡不着觉,感谢上苍给他这样一位有能耐的好儿子,叫大魏后继有人,他心中早已决定将皇位交给端顺王。

但万没想到,《治国论》竟是老二霸占他人心血所得!老二对他的欺骗,盘算皇位的钻营,委实叫他厌恶至极!

可与此事相比,他更忧心大魏的未来。

恭郡王短视,其母残害皇子,断断不能将皇位交给他。端顺王又被废为庶人,犯下此等大错,难再堪用。

老三又是个废物,满脑子吃喝玩乐,虽然这些年巡查官风的差事虽然做的不错,还能经营起遍布大魏的祝东风,但这并不代表他有能耐做个好皇帝。

如今就只剩下刚出宫的九皇子康王,尚可寄予一丝希望,除此之外,拜皇后所赐,他再无儿子可用。

但康王资质并不出众,不知他这几年着重培养一番,能否将他教出来?但愿在他死之前,能为大魏培养出个好皇帝。

做下决定,皇帝便开始重点教导康王,尽可能的多给他差事,叫他多历练,便是连恭郡王手里的部分差事,皇帝也转交给康王处理。

上一篇:艳骨 下一篇:穿成反派的早死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