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50)

作者: 虎昭昭 阅读记录

猪肉的名声再不好,那也是肉,底层百姓也就过年过节才能吃上,哪有嫌弃的资格。

能不饿肚子,吃上饱饭,谁会介意碗里的麦子是浇过肥料的。她就没听说过要饭还嫌馊的。

“你把这庄子对县内的百姓开放,让大家亲眼看看产量,到时候自然会有人跟着做,做的人多了,用粪肥就不会成为一件稀奇的事情。”

“是这个道理没错。”陈冬瞄了一眼姜蓁说道:“可我怕影响公主你的名声。”

某些上流人士,编排起人来的时候,嘴格外毒。

因为精盐、馒头、和石磨,姜蓁现在流传的都是美名,万一多出个什么屎尿屁的称号,哪怕姜蓁不在乎这个,陈冬心里也不会好过。

姜蓁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我可不是在乎虚名的人。明日就让县令通知各乡的里长、三老来庄子里参观学习,我亲自跟他们说。”

思考了两秒,姜蓁又补充道:“通知下去,明年谁家的地产量最高,我亲自给他颁发奖赏,若是特别会种地,我还可以让他做官。”

粪肥本就是对百姓有利的事,再加上前面有好处钓着,姜蓁不信他们还会抵触。

土地和粮食是头等大事,第二天接待各乡的三老的时候,姜蓁一点没端架子,仔细的替大家解惑。面对国内的老人,连姜王都得把姿态放平,更别说姜蓁了。

大家虽然震惊于田里用的是粪肥,但有姜蓁和陈冬替他们讲解,又有现实的对比,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等回乡跟其他人讲这事的时候,态度也比较公正,建议乡里有空的人,可以自己到庄子里去看。

就在庄子那边热闹非凡人头窜动的时候,姜蓁就接到了都邑公主府的来信,这信还是羽送来的。

把信交给姜蓁,送信的人就紧张的给姜蓁禀告道:“公主,这两天都邑里,出现一些您不好的流言?”

以前都邑的人来汇报情况的时候,都是风平浪静。想到这流言是这两天才兴起的,姜蓁瞬间紧张了,赶紧追问道:“什么不好的留言,你说仔细点。”

虽然她当初大义凛然的和陈冬说,不在乎虚名,但她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在乎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称号前加一些奇怪的东西……

【最差不过大粪公主,紧张什么。你还差那点虚名吗?】

【这称号没落到你头上,你当然不紧张了,阿蓁辛辛苦苦为百姓谋福利,结果被人损,搁你你开心啊。】

【话说你们别想太坏,阿蓁好歹是个有权的公主,谁敢编排她。】

【哟,那可多了,姓姜的除了姜王都有可能。】

信使吞吞吐吐,小心翼翼的说道:“最近都邑都在说您忘恩负义,一朝得势便猖狂,还说你从小就品行不端,殴打家里的先生和兄弟姊妹……”

【就这?】

【什么人啊,还玩人身攻击。】

【能不能换个方向打击。他们是不知道前宋王吗?品德败坏可不影响做王。】

心里预期了最坏的结果,听到这个,姜蓁反倒松了一口气,淡定的打开羽送的信,一边看,一边问道:“这流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好像是公主老家来的人,喝醉了之后说出来的。”

第36章

当街打人

不过是一两天的时间, 姜蓁在都邑的流言都传遍了,不敬长辈、说谎成性、偷东西、打人……

要是没见过姜蓁的人,肯定还以为她是个十恶不赦的烂人。

忽然吹这么一股风,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羽送来的信, 也证明了这一点。

姜蓁在蓝河县, 隔几天就能收到姜王送来的关心,但羽却一次信都没送过,她的心都扑在了自己的小儿子上,被姜蓁怼过几次之后, 没事她就不爱到姜蓁跟前来凑热闹了。

这次她却写信, 让姜蓁暂时不要回都邑, 温柔的表示, 老家的人交给她来处理, 让姜蓁安心在蓝河县忙自己就好。

【多难得啊, 羽居然会这么贴心。】

【这个时候, 羽肯定比姜蓁还急。姜蓁可是‘失忆’的,羽才是主谋, 她还得哄着咱们呢。】

【你那群叔伯兄弟, 估计只是想用流言戳你一刀, 谁知道他们居然碰巧戳到七寸了。】

只有无钱无权无本事的人, 才会在意那点浅薄的名声,那群人就算造谣得再厉害,姜蓁都无所谓。姜王不会因为那点流言, 就怀疑姜蓁的人品。

可若是知道姜蓁不是他亲女儿,哪怕整件事情是羽策划的, 别说破例提拔姜蓁为太子, 把姜蓁的头砍了都有可能。相处不过一年的感情, 和血脉传承,完全不能相比。

【流言这事,姜王肯定知道,但他没管,估计是想等你出手。】

【蓝河县的事先放下,回都邑吧,羽办事,我可不放心。】

【我不担心老家来的人,我倒是担心羽做事不周全,露馅。】

吕家的人,姜蓁都已经解决掉了,羽那边的情况,必须得和她深聊一次才行。

‘失忆’过后,羽还从来没跟她说过以前的那些事,这次的话,羽应该会把重点人物告诉她。

没有犹豫,姜蓁立马下令,收拾东西,第二日一早就启程回都邑。

不明所以的县令等人还有些懵,向姜蓁询问:“丰安郡送来的石脂水和石涅,您还没看过呢,还有几个作坊的事情?”

石油和煤炭重要,作坊也重要,但这事又不着急,姜蓁直接说道:“方子我都给他们,剩下的都是匠人的事,若是实在做不出成品,可以等我下次来蓝河县再说。”

有些道理,那群匠人琢磨半天都不明白,姜蓁只不过是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

有姜蓁的精细指点,水磨、水车两天就组装完成。姜蓁不在,瓷器作坊折腾了两个月,还没弄出合格的成品。她在和不在,差别巨大。

姜蓁不在蓝河县的时候,那群匠人就一直等着盼着,可姜蓁一直有更重要的事。还没轮得上他们呢,姜蓁就准备离开。

她这次回都邑,队伍又壮大了一倍,五六百人的队伍,个个披甲佩刀,别人远远的看着,就赶紧低头让路。

马车里,郭凡嘟囔着抱怨,“蓝河县我还没逛完呢,公主怎么就急着走呢。就因为都邑的那点流言?”

流言是其次,隐瞒的身份才是最重要的,姜蓁表情淡定,说道:“这可是父王对我的考验之一,我当然要慎重对待。”

“姜王都没亲自动手,这算什么考验。”在郭凡眼里,姜王就是个偏心老头,对姜蓁已经非常好了。

姜王可是当初的政斗胜利者,两个有名望的哥哥被他搞废,太后和王后被他名正言顺的弄倒,剩下的都是对他没威胁的兄弟,还有一群手段稚嫩的侄子,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人。

不过再怎么说,这都是姜王的考验,还是得正经对待。作为属臣,郭凡向姜蓁建议道:“流言的事,咱们也不用去查是谁做的,估计掺和的人不少。咱们可以让他们内讧,自己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