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209)

作者: 虎昭昭 阅读记录

【郑王想挖的应该是高手吧。说客把这样的人带回去,不会挨骂吗?】

事实上,那位说客不仅没挨骂,还得到了郑王极厚的赏赐。

“寡人就喜欢这种运气好的,运气差的寡人还嫌他影响国运呢,我要封他做我的护卫长。”

第132章

新粮种

郑王就算做再多, 也改变不了他科举失败的事实,尤其是在姜蓁的科举办的这么成功的情况下,他又被天下人拎出来嘲笑了一通。

大家笑归笑, 有郑国这么个教训摆在那里, 其他各国也都放慢了对姜国的学习脚步。

东西是好东西, 但他们用不用得上就不一定了。

姜蓁能在短时间内挑出这么多可用的人才,简化字功不可没。所以郑王也学乖了,没再急于求成,而是从事情的根源入手, 要求国内的官员, 上奏章的时候必须要用简化字。

“王上, 我郑国有自己的文字, 何必要去学姜国。”几位老臣有些不满的劝诫。

郑王说道:“我郑国的文字笔画繁复, 有的字, 有三四种甚至五六种写法, 确实不方便郑国孩童识字。”

“王上,简化字确实更易学, 可郑国字代表了我郑国的传承, 你怎能让郑国臣子摒弃郑国字, 去用简化字……”

“当初仓颉造字, 天下人会的就这一种字。如今诸国的文字虽有差异,但其本源是一样的。甚至简化字,也是在姜国字的基础上改进的。我郑国字简化起来, 最后和姜国的字不是一样吗?”

老臣子坚定的回答,“不一样!姜国字和姜国的简化字, 代表的是姜国的传承。我郑国就算想简化文字, 也该由我们郑国人自己来编撰。必须要和姜国简化字有所不同。”

“就算这简化字是姜王发明出来的, 但它只要在我郑国的土地上流传。几百年后,这简化字不止可以叫姜国字,也可以叫郑国字。”郑王只觉得自己深谋远虑,还对臣子嫌弃道:“你们做事也别只想着跟前,目光放长远一点。”

几位老臣被噎得没话说。

郑王态度坚决的说道:“今年先大力推广简化字,等再过两年,我肃清了朝堂,再举行科举,一雪前耻!”

就算这两年,郑王遭受了以前从没经历过大量挫折,但有梦中先王的认可,他依旧充满了斗志,自觉超越姜蓁只是时间问题。

但郑王这边的斗志刚升起来,姜国的间谍传回来的情报,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姜国出海的船回来了。带回了新的粮种,至于这新粮种究竟是什么?还有待考证。”

拿到这个情报,郑王又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要是别人,郑王肯定会忍不住嘲讽,中原地大物博,哪需要去海外找粮种。而且出海之后,天地苍茫,难道不会迷失方向吗?还能找到陆地,带新的粮种回来?

但这事是姜蓁做出来的,就莫名合理。

“这姜王还真是,天佑之人。”郑王把情报拍在桌子上,心情复杂的对近侍吩咐道:“多派一点人去姜国打听,我倒要看看,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因为是姜蓁搞出来的,郑王一点都没怀疑过这批种子的重要性。

姜蓁折腾出来的棉花种子,郑王亲自体验过,这就是个御寒神物,冬天不知道会救多少百姓的命。

这新种子,哪怕郑王还没见过,他就已经提前交付了信任。

当初送红叶乘船离开的时候,悄无声息,送行的就只有姜蓁,如今红叶她们载着胜利的果实回归,姜蓁就给她们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庆功宴。

除此之外,姜蓁还准备入乡随俗,带着这些新物种,去祖庙祭拜先人,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庆功宴上,一堆人向红叶敬酒。

大家虽然没见过她带回来的新粮种,但姜国的大臣对姜蓁有足够的信任,看姜蓁这副重视的样子,红叶就算现在官位低,等新粮种出来,她的功绩至少也能封个侯,都提前吹捧了起来。

红叶在海上差不多待了快一年,原本小麦色的皮肤,如今已经黑成了个煤球。

但此时红叶的眼睛却熠熠发光,非常开心的众人分享海上见闻。

“我们的船在海上遇到风暴,差点迷失在路上,不过那阵狂风,把我们吹到一个岛上,那岛上的野人,以人为食……看我们长得细腻白嫩,居然当着我们的面流口水……”

“细腻白嫩?”

“嗨呀!我们刚出海的时候,真的很白!如今只是在海上漂泊久了,被太阳晒黑了而已。”红叶恼羞成怒。

蓝河卫日常训练量那么大,就没有一个白净的,红叶的底细,黑壮还能不知道吗,但她识趣的没有戳穿,笑嘻嘻的追问道:“然后呢,这食人的部落对你们动手了?”

“那是自然。可他们的武器是石头和木棍,哪比得过我们锋利的刀剑……而且好巧不巧,他们的岛上,就有我们要寻找的红薯……”

哪怕这些事情,红叶回国的时候,已经和姜蓁说过一遍,如今和其他大臣说起来,依旧激情澎湃。

出海的人就那么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有话聊。到了后面,大家就相顾无言,彼此的祖宗八代都知道了,一点秘密都没有,根本就聊不动了。

等回到了岸上,一个个就跟憋疯了似的,全体变成话痨。

这段奇特的海外经历,除了红叶他们,还没人经历过,宴会里的所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哪怕姜蓁看过红叶的航海日志,私下听红叶汇报过她的经历,但此时也会被红叶的话语吸引注意力。

“你也是第一次出海,怎么就知道玉米、红薯和土豆的模样呢?”等红叶说完一段,诸位大臣就赶紧求着她解惑。

听到这个问题,红叶就转头看向了姜蓁。

姜蓁喝了一口果酒,一脸淡定的说道:“我师门中的人曾经流落海外,给我留了一张海图,还留了海外常见而中原没有粮种信息。”

“你的师门没大船,就靠小船划桨划那么远吗?船上放的粮食够吃吗?”郭凡问道。

各国的制造水平摆在那里,除了各国王室,普通的君侯都没那个财力物力,造那么大的出海的船,红叶她们这次出海乘坐的船,说是如今天下最大的船也不为过。

就算这样,红叶他们遭遇狂风巨浪之后,也差点几次迷航。

郭凡想象了一个老头坐在一个小船里使劲划桨的样子,再想象了一下海中巨浪拍下来,小船乘风破浪的模样,眼神里写满了不信。

别说郭凡了,其余大臣也不太信姜蓁的借口。

【说了一个谎言,就需要用更多的谎言去填补。】

【都编到这个地步了,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接着编了。】

想借口费脑子,姜蓁连编都不想编,理直气壮的说道:“我师门的人运气好。”

如此敷衍的借口,连姜大头都听不下去了,默默的转移话题,对红叶问道:“你在哪个小岛上,可吃过红薯?滋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