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给汉武帝直播世界地图(18)

作者: 学做饭的兔子 阅读记录

也就是说,春秋时期的史书,可信程度会较高一些。

不过,孔子改变了这一切。】

听到这里,主父偃挑了挑眉。

【孔子认为,史书中传递的价值观,远比事实更重要。

他提出‘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编史理念,也就是说,对尊和贤的人,在书写他的历史时,要多写他的贡献,少谈或不谈他的过失与缺点。

根据以上原则,孔子在历史事件的记载上,进行了筛增删修改等手法。

这样的记录方法,被称为‘春秋笔法’。】

太学

董仲舒准备上书的手一顿。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底升起来几分危机之感。

后世之人,似乎对孔子并不怎么尊重?

天音还在继续,只是声音严肃了许多。

【这样的手法,不仅让编史人掌握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评价,也开让史书变得不可全信。

大众解读西汉历史,多以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为主,也同样有着非常浓厚的春秋笔法。

我不否认《史记》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这种编法成了后期正史的编写标准,在华夏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更是后世研究、了解汉武帝和汉武帝以前历史的重要基础。

司马迁的功绩,绝对可以用伟大来形容。

但《史记》本身,并非全然完美,它有着混乱不清的地方,且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成分,有部分内容更像是小说,而非正史,再加上司马迁本人的立场,《史记》的真实性,公正性,必须要打个折扣。

当然,太史公本人也在书中表示了,这是自己的一家之言。】

说道这里,天幕上白色的字体变得鲜红,像是用来示警。

【本人讲诉的立场,比较偏向卫青和霍去病,会对史记提出一些质疑,若是有不赞同的地方,还请大家在评论区和谐讨论。】

有意思。

刘彻没有在意百官缤纷多彩的表情,倒是从天音这么多话语中,感受到了几分谦卑。

就不知道她是才识渊博,自觉谦虚,还是后世对历史争议过甚,所以要啰里啰嗦讲这么多。

还有,不说《汉书》,而是将《史记》这种私史捧的如此之高…

不知《史记》是真的优异,还是《汉书》失传?

而且。

刘彻摩挲着手指,若有所思。

听天音的意思,这个司马迁在修私史时,似乎对卫青的记载有偏颇?

第13章 嘎嘎乱杀

【让我们回归正题。

讨论一个人的功绩,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和面对的问题。

在没有卫青和霍去病之前的西汉,可不仅仅是饱受匈奴侵扰那么简单。】

随着天音,天幕终于又发生了变化,由暗转亮,变成一处草原。几百个匈奴模样的骑兵,手拿兵器,气势汹汹的冲了过来。

看着天幕上的这些‘匈奴人’,卫青不由得皱眉。

这些人的模样,和自己打过的匈奴一点都不像。

古怪。

【汉初,从汉高祖到汉景帝六十余年,匈奴劫掠边境事件,不计其数。】

随着天音,天幕画面一转,变成了边境城市的一处街道。

无数百姓在街上行走,有几个还在买卖交易。

在现代人眼里很正常的古代景色,不仅让卫青眼睛开始抽抽,就连去过边境担任职位的大臣也开始扶额。

无它。

哪里有这么富的边郡!

天幕上,那些‘黔首’,男女穿的都不是曲裾深衣,那衣服,说句奇装异服完全不足为过。

不过,边境那么大,衣服样式不同也不是不能理解,可衣服颜色是真说不过去了,太丰富多彩了!

香叶红、深蓝、浅青之类的颜色多到数不胜数!

边境哪有闲钱买染布?

就算是有——

知道香叶红的价格多贵吗!把黔首卖了都换不来一尺香叶红布!

可大臣们随便一数,就能数出来七八个穿着红衣的妇人。

还有周围两层楼高的店铺、结实的土房,怎么看,都堪称豪富!

走过基层、但没去过边疆的大臣,忍不住对担任过雁门郡太守的同僚问到:

“雁门百姓,有这么富?”

“怎么可能!”

被问的前雁门郡太守,脸色瞬间绿了。

他悲愤的反驳道:

“雁门郡常受匈奴侵扰,百姓流失极为严重,地都抛荒了不少,城中根本有不了这么多人!而且黔首衣裳以褐、棕、灰为主,哪能这般艳丽多彩,还有,你们仔细看看,那些人穿的根本就不是麻布!”

他刚说完,又有去过边疆的大臣补充道:

“天幕上百姓太过豪奢,边郡根本不是这个样子,诸位仔细看,还有摊贩在周围,这应是市坊,可哪有不见市吏的市坊?”

两个大臣的话顿时迎来不少人的附和。

“是极!这天幕绝非边郡百姓!”

“这般豪富,长安都比不上!”

“就是!”

刘彻看着天幕,生出来一股极其怪异的感觉。

有点像现代人看某些神剧,百姓吃白面馒头,农民的手白白嫩嫩,穿着皮夹克还能上演个手撕鬼子一样。

简称:离谱。

年少时也曾出宫游玩,在长安当过纨绔子弟的刘彻,对正常街道是什么样子,还是有一点认知的。

他认真把天幕上的景色打量了一番,又发现了很多不对劲的地方。

总结一下,就是‘没有生活痕迹’。

比如,地面上没有牲畜粪便,铺子门前没有炭火渣、看不到小孩,所有人都整洁的过分……

这一点也不像真实的环境。

刘彻沉吟片刻,突然对身边的主父偃说道:

“朕记得,傩会时,长安百姓会扮演古人狩猎?”

主父偃立刻明白了刘彻的意思。

角色扮演、演戏什么的,最早能追溯到夏商,汉代同样是很常见的事情。

比如百姓表演的傩戏,没有生存能力的侏儒,也会演滑稽戏供人取乐。

更进一步的,连设置场景都有。

就比如,高祖刘邦之父,就曾经因思乡而闷闷不乐,刘邦为了让老父亲开心,直接在长安重建了一个老家,一比一复刻,极为高仿,仿到老家那群人带着牲畜搬过来,鸡鸭猪狗直接就找到自己家进去了。

古人玩的,远远比现代人想的更花。

很多东西都是一脉相承。

就是做不到完全理解现代的‘拍戏’,聪明人仍快速看出这是表演。

主父偃也是如此。

他奉承道:

“陛下,您是说,天幕上的人是在扮演?”

“天幕无回溯时光之能。”

刘彻这么回了一句之后,就不再说话。

在得出这个猜测之后,更大的疑问开始涌上刘彻的脑海。

后世之人的豪奢,他在之前的天幕已经见过。

救灾时,那些人穿的比这还要鲜亮、艳丽。

他的宠妃,都无法拥有那样艳丽的布匹来裁剪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