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幸福生活(853)

作者: 一个木头 阅读记录

“这大过年的,夫人不在家里办年,想来家里年都已办齐。”朱寿嘿嘿对着站在门口的秋夫人行上一个礼,看一看秋夫人身后的丫头,今天很是懂事,在门房里等着,没有自己吹风再让我也站在那里去吹风。

秋夫人是刻意打扮过后来的,至于她问什么要来就比较复杂也不太好理解,朱宣月下为自己的妻子抚琴,引来一顿无名醋,约不出来朱宣,夫人们就开始又上门借口年礼或是过年的事情要说,第一个来的就是秋夫人。

脆生生的秋夫人对朱寿笑道:“我来看王妃,家里新做的过年的菜,给王妃送一些来,听说她管家,怕她也能用到。不想我进不去,想想我并没有得罪王妃,为什么不让我进去。想是我背后有冲撞沈王妃的地方,所以请你出来问上一问。”

这样蹩脚的理由朱寿听着只能更是嘻笑,对着秋夫人直言相告道:“不瞒夫人说,王妃只怕是不知道这件事情。是王爷交待下来,王妃今年第一回管家务,一切外务都少理为好。所以王爷交待,这几天里王妃不见外客,只见自家的亲戚。”

愕然的秋夫人看着眼前这个腰板儿硬直的奴才,再看看南平王府的这道角门,自己竟然成为“一切外务”。

以前是不愿意上门来找王爷,怕丢自己身份,只让丫头们传话;再后来朱宣成亲,心里别扭当然不肯来;然后就是来给沈王妃请安,沈王妃一向待人和气,走出门还觉得自己是座上客。今天一下子降到冰点。

“我,不相信。”难以相信说这话的是王爷,应该是沈王妃才是,眼前这个奴才只怕也被沈王妃给收拾服帖,才这样胡说八道去。

朱寿知道她不会相信,这一切都有赖于王妃待人和气,话说她一直就是这样,对自己满府里招惹丫头再不满,也不过是丫头们哭到王妃面前,才把自己喊过去埋怨几声,然后就是问成亲:“挑一个好的,成了家你就不会这样胡闹。”就跟逼朱禄一样。

看着眼前越想越是花容失色的秋夫人,朱寿只是笑道:“夫人想一想也应该知道这是王爷的话,王妃不会有这样的话出来。夫人只怕不知道的是,王爷对王妃一向管教甚严,昨天还亲自看着问理家务,功课上的事情,做的不好王爷从来不会客气。所以夫人,您先请回吧。”歪打正着的朱寿一下子就蒙对了,沈王妃今天早上刚听过一顿教训。

想想朱宣平时的个性,不能不相信的秋夫人更是黯然,眼睛看着王府里气象一新,跟自己上一次来是大不一样,就是盆景也几个是新鲜多姿的。再看看朱寿一脸的嘻笑,觉得自己这一次人丢大了的秋夫人只能扶着丫头转身走开。

坐在马车上不服气,一向管教甚严,为什么那天晚上堵在房外不教训她,这几天没有来秋夫人是一心的心虚,想想王爷回去一定会教训沈王妃,沈王妃再看到自己一定不会客气,哪里想到前天月下王爷抚琴,当着众人分分怜惜,让夫人们大跌眼睛。

因为这种捉奸事,以前夫人们之间做过的,朱宣立即就从房内衣着不整的走出来 ,最后难过的是捉奸的人。

在马车上越想越觉得不对的秋夫人心里象打入万年冰窑之中,不时绞住丝帕,最后只能恨恨想着,王爷难道怕老婆吗?“去韩国夫人府上。”秋夫人这样吩咐马车夫。

马车在韩国夫人府上停下来,秋夫人也是熟客,径直走进去。韩国夫人迎出来看到秋夫人倒很高兴,笑道:“你来的正好,说你最会准备年菜,快点指点一下。”

秋夫人撇撇嘴,总是有人会欢迎我的,谁不知道我最会收拾菜,笑道:“过年咱们最是冷清,我来约你一起过年,你是去我那里还是我去你这里。”

韩国夫人请她坐下来道:“都可以,不过我十五前要往来的有亲戚。。。。。。”两个人闲话一堆,秋夫人帮着韩国夫人府上指点完年菜,坐在韩国夫的秋香色锦榻上,看着玉兽香炉上的一点儿红迹,才问出来:“你觉得王爷今年回来象是变得更多。”问一问这位国夫人总是不错,至少她有身份。

“不是也出来吗?”韩国夫人觉不出来,再说她心里留上一个警惕心,一提到王爷,夫人们争风吃醋也是有的。

两个人正对着互相打量,房外的丫头回一声:“花夫人来了。”一阵风似的花夫人进来,怒气冲冲地进来就发脾气:“真是气死人,南平王妃那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我好心去看她,竟然不见我,而且还说是王爷的意思。”

秋夫人心里一阵喜欢,看来有同伴了。韩国夫人用手抚着怀里的一只猫,秋夫人手里把玩着韩国夫人的一个玉摆件,听着花夫人大发脾气:“下一次我约出来王爷,一定通个消息让她知道知道。”

再次花容失色的秋夫人脱口而出道:“让她知道你也不占上风,王爷在房里又不敢出来。”花夫人与韩国夫人一阵笑声:“他不敢出来,真可笑。。。。。。”然后两个人突然奇怪,同时向秋夫人发问:“你怎么知道不敢出来,难道你这样做过?”。。。。。。

无端被压上一个“怕老婆”名声的朱宣刚走进御书房,给皇上行过礼起来,环视书房里有不少人,六部的尚书几乎都在,还有晋王,北平王,靖海王,淮王,小蜀王及几位大臣,还一位皇子是皇后所出六皇子。

这架势一看,就象是要赤膊打架一样,当然是舌战。皇上只是沉声嗯上一声,说上一句:“起来吧。”再没有说话,一会儿又来到两位大臣。总算是人到齐了。

“你们自己听一听吧。”皇上拿起一个奏折命一旁的太监大声念出来,是晋王昨天上的折子,说盐铁利弊,自古有之。纵观这几年里,朝廷在盐铁上所花的银子,和各地盐铁上税金,总是不能让皇上满意,臣弟愿为分劳,督促此项政务。。。。。。下面一堆废话,举例说明如果这些事情分归于各处封地上,有什么不好只要跟各处封地之主来说话就行了,不象现在这么辛苦花银子往下派盐官等职位。

另外,架空盐官等的罪名,实是协调上面的问题。。。。。。

“你们应该都是在一起议过的吧?”坐在书案后的皇帝看着垂下头的诸位臣子,一个一个都是狼,这都是俸禄不低的臣子,拿着钱不办事,架空我派去的人不说,还很有理。这是一件长期久远的矛盾,私盐与官盐的冲突并不是此朝此代才开始,只是大过年的来添堵,皇帝觉得不舒服。

事情由晋王而起,但是各家臣子一起拥护,把这矛盾直接摆在君臣面前。六部里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当然是大力反对,第一个站起来就是户部尚书:“自汉以后,才有腹诽二字,而今臣子,面上多顺从,而心里多腹诽,这样的主意分明就是把私盐私铁私酒变成合法。”这是一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