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大清第一宠妃(83)+番外

正殿屏风绕出一个手持佩刀的高大男子,不正是她刚刚惦记的人?

鳌拜脸上一闪而过的是……心疼?

这人向来憨得很,一定是她眼花了。

见小玉儿僵在原地,海兰珠掩去波动,抬起的眸光皆是笑意:“好了,不说这些伤心事。我招他来叙话,倒忘了叫他走,不是想问刺杀是谁做的?你亲自问他。”

……

鳌拜回到府中,已是天黑。

侍从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只见主子面色前所未有的丰富,一会喜一会忧,一会激动一会沉闷,变幻个不停,连他都看得扭曲起来。

他小心笑了笑,正欲开口,忽而大吃一惊:“爷,书房怎么亮着?”

鳌拜停下了脚步。

大汗赐他的宅院,守卫森严,唯有他一个主人。而今书房竟是亮起了烛火,侍从也从不会在这个时辰清扫,他伸出手,握住佩刀,却在即将抽出的一瞬间卸了力道。

吱呀一声推开门,鳌拜看也不看,恭谨地下拜:“大汗。”

皇太极身着玄衣,不见半点风尘仆仆的疲累,灯下眉眼显得朦胧又俊雅:“回来了。”

“那三桩刺杀,是你做的?”

鳌拜面露憨厚,一时间不知怎么回答:“……”

一来,他要遵循福晋保密的命令,二来,小玉儿方才也问他,他有做的那么明显吗?

皇太极一笑:“痕迹抹得一干二净,本汗却知道是你。”

想了想,他道:“就说是朝鲜派的细作,意在扰乱军心,改日抓几个活口便好。”

鳌拜容色一凛:“是。”

思虑片刻,觉得再无遗漏,皇太极起身,站到了他的面前。

凤眼微微上挑:“听说关雎宫相邀频繁,海兰珠福晋对统领另眼相待,可是真的?”

语调低沉平静,鳌拜却闻出浓浓的醋味,还有警铃大作的危机。

这是比战场之上,生死存亡之间更浓郁的危机。直觉比反应更快一线,他没有片刻犹豫,脱口而出道:“奴才心悦十四福晋,还望大汗恕罪!”

第42章

话音刚落,鳌拜终于反应过来,自己都说了些什么。

他恨自己嘴快,耳朵爬上浅淡的红,目光虽忐忑,却没有多少后悔的情绪。

在大汗跟前挑明了也好,一来再用不着藏掖,受罚受责他都认;二来,若是引得大汗误会,扣上觊觎海兰珠福晋的帽子,便是十条命也不够砍的。

恩和总管常常和他念叨什么挖参,他必须未雨绸缪,以防一时不察,发落到这般下场!

“……”皇太极沉默地望着他。

现如今除了海兰珠,少有让他动容的时候,可鳌拜说的一席话,他实在没有料到。

心悦……小玉儿?

这样实诚的心腹,他还是同一次遇见。皇太极没有责难,也没有说放肆,瞬间放过有关海兰珠福晋的死亡问题,决定关怀一番爱将的身心健康。

如今夜色已深,贸然回宫会惊扰兰儿。宁愿忍上一晚,豪格的人马明早会到,他与他一道进城。

皇太极靠上椅背,语气和缓:“什么时候的事。”

“奴才十三那年,被街边纨绔按着打,她救了我一命。”

鳌拜一字不落地低声说了,在大汗面前深刻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却是没提今日在关雎宫的种种,不让脸上的心疼显露半分。

他垂着脑袋,便听主子停顿片刻,道:“少年慕艾,何错之有。”

皇太极甚少关怀诸府后宅,不代表他不知道。尤其十四弟与大玉儿有旧,不喜欢自家大福晋,他心知肚明,数年前,大玉儿不愿改嫁,雅图尚在襁褓之中,他便也由着她们。

如今心思,又该如何?

十四弟对他忠心,鳌拜的忠心更无需怀疑。破坏一个,成全另一个不是他之所愿,只是鳌拜对多尔衮有救命的恩情,再候上一候,保不齐有两全其美的法子。

那双凤眼极为幽深,说完这句,皇太极没说好,没说不好,半晌低沉道:“把你的心思收一收,别让人瞧出来。”

鳌拜心下一喜,猛地抬头,忐忑去了个干净。

大汗没有谴责于他,没有斥他以下犯上,逾矩不敬。这话并非命令的语气,倒像是提点,意思难不成是……

便是晋升统领,鳌拜也从未那么激动过,连面颊都泛起了红。堪堪把“奴才谢恩”咽进喉咙里,他接连下拜,换了一句更妥帖的话:“奴才谢大汗不怪罪之恩!”

皇太极摆摆手,让他别跪着了:“忙了这么久,快去歇吧。本汗离京,你做的不错,五日后征战朝鲜,你是当仁不让的先锋。”

立下谁也不能质疑的功劳,方是底气所在。

恩和牵着马守在侧门,见主子缓步而出,上马前,还往遥遥伫立的汗宫望了一眼,心情极为不错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