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大清第一宠妃(52)+番外

赞官张张嘴,好半晌找回声音:“礼成,福晋上轿——”

皇太极抱着海兰珠进轿,在她耳旁道:“行路需要三刻钟,我一直在。”

海兰珠红唇微抿,弯起盈盈弧度。

她点点头,隔着红纱贪恋地描摹他的眼,嗓音似溪水潺潺:“好。”

……

大汗竟还代替了喜嬷嬷的职责,叫她们没有半点用武之地。

这样光明正大的宠爱,这样明摆着的纵容!直至队伍远去,宾客如梦初醒,岳托大福晋拉住小玉儿的手,憋了满肚子的话要问。

小玉儿满面淡然,细看还有丝丝麻木。

她喃喃道:“原来牵手只是寻常……”

什么只是寻常?

岳托大福晋探过身,转眼见她恢复了神采奕奕,笑道:“走!赴宴过后,明儿还要敬茶呢。我竟迫不及待看她们见到表姐的眼神了。”

.

汗宫正门名叫大金门,喜轿自大金门抬入,停在关雎宫前。

时至入冬,海兰珠下轿的时候,夜色早已铺满天空,宫道却是亮如白昼,处处挂满灯笼红绸。

崇政殿摆了几大桌喜宴,宴请诸位贝勒、福晋与亲近的大臣,男女并不分席,范文程也在其列。真要计较起来,迎娶新福晋的排场比大福晋更胜一筹,既然汉臣不说,也就没有人提,大喜之日,捋大汗的虎须干什么?

有科尔沁贝勒给妹妹撑腰,何况清宁宫大福晋也在,正笑容满面地招待他们,彰显对侄女的亲厚。

他们高高兴兴地落座,你一盏我一盏地推杯,范文程按捺住欣喜,今夜过后,他便能毫不避讳地拜见格格了。

金人福晋的地位不低,何况是大汗的福晋。虽长居宫中,与宗室联络是常有的事,至于外臣,端看大汗在不在意。

思忖间,恩和总管笑眯眯地过来传话:“诸位爷,诸位福晋,大汗今儿便不来宴饮了。若真要找人拼酒,寻十四爷十五爷去,他们酒量好,明午出征也不会醉!”

席间轰然一笑,不时有起哄声传来,大汗爱重关雎宫福晋,这是不让他们闹洞房呢。

哲哲笑容敛起,看向身旁的大玉儿。

见她神色不变,哲哲慢慢放下心,殊不知大玉儿正回想“大汗不来宴饮”这句话,垂下眼,心间浮现微苦的涩意。

方才她见吴克善,哥哥为给姐姐送亲,脸毁了也不在意。

听说哥哥要在盛京小住,她实在高兴,后来想想,哥哥可会来姑姑的清宁宫,可会来她的厢房?

她不和姐姐争,她也争不过,哥哥如此,大汗也如此。但大汗到底是雅图的阿玛,要是完全被阿玛遗忘,雅图日后怎么办?

她不能不为女儿考虑!

多尔衮正与小玉儿坐在一处。见他时不时抬眼,英俊面庞含着笑,小玉儿挑起眉梢,轻言细语:“这么远的距离也够寒碜,不如上去同她叙叙旧。”

多尔衮神色渐淡,他想的是出征之事,与玉儿有什么关联?

见小玉儿自顾自地夹菜,多尔衮一抿唇,嗓音带了无奈:“你又何苦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

见他哥这般,多铎眼不见心不烦,唤来侍从给他指路,他要坐到吴克善身边去。

半刻钟后,他望着面前黝黑发红的男人,简直不敢相信:“你是吴克善?”

海兰珠和布木布泰的哥哥什么时候黑成炭了?他上回还不长这样!

“……”送亲没送多久,吴克善原就憋着气,闻言皮笑肉不笑地扯扯嘴角,“让十五爷失望了,真对不住。”

正好!他就该多多待在盛京,多多去关雎宫看妹妹,一边请教一边碍他们的眼。

.

关雎宫雅致大气,瓷器摆设无不经过皇太极掌眼,完全按照他的心意布置。

院前种满白梅,冬日里开得正盛,若说前殿是“雅”,寝殿则是一个“柔”,装饰处处精致,涂满了整面椒墙。

红烛摇曳,熏炉点着暖香。小心扶着海兰珠坐下,喜嬷嬷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怀着激动的心情撒花生,枣子与桂圆,嘴里说着祝福的话,不一会儿铺了满床。

合卺酒备在一旁,又有嬷嬷端上子孙饽饽,笑盈盈地奉上喜秤。

皇太极轻轻颔首,掌心在身侧摩挲,直至磨得干燥无比,生根似的脚步终于抬起。

微凉的触感传来,视线一寸一寸变得清晰,海兰珠抬起头,声音清软地唤他:“大汗。”

红纱滑落,皇太极少见地愣在原地。

她本就国色天香,五官无一处不长在他的心上,如今俏生生地坐在榻边,仰起小脸看他,秾丽眉眼画上盛妆,流露丝丝媚意。

红衣乌发,眼神潋滟,那是能够令人发疯的媚意。

凤眼霎时变得幽深,皇太极沉声开口:“你们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