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大清第一宠妃(27)+番外

她愣在原地,皇太极却是黑了脸,向多尔衮投去一瞥,意思十分明确,让他管教好多铎。

“……”多尔衮眉心抽搐,亲自扯走弟弟的缰绳,硬生生把马头调了个方向,不等多铎抗议,又一鞭子抽在他的马屁股上。

骏马嘶鸣一声,撅起四个蹄子就跑,转眼消失在人前,海兰珠看得一呆:“这是谁?”

皇太极轻描淡写:“一个不相干的人。”

眼底漫上笑意,他柔声说:“本汗待会需处理政务,就在崇政殿书房,很快就来陪你。”

.

半个时辰之后,诸位贝勒回府,福晋们回汗宫,崇政殿迎来许久未见的主子,还有主子将要迎娶的新福晋。

侍从忙碌起来,整理行囊、收拾偏殿一刻也不得闲,博敦动作干练,有条不紊地指挥他们,还拉来吉雅做‘苦工’。

大汗处理政务去了,留下恩和给海兰珠使唤。恩和生怕她陌生这儿的环境,笑眯眯地建议:“格格,奴才领着您逛逛崇政殿,您看可好?”

海兰珠却没有恩和想象中的害怕。

连惶恐都稍退了些,这里是大汗的住处,书房离偏殿实在不远,她敛起看向周围的目光,红着脸点点头。

另一边,得知大汗回京的消息,范文程一大早便候在宫外等待觐见。

皇太极刚进书房不久,闻言揉了揉眉心,“让他进来。”

汉人最是注重礼法,若真要算,一个亲征乌特,一个入住偏殿算得上于礼不合。范文程是他最信任的心腹与智囊,同时也在礼部办差,他总要解释一二。

不出片刻,一个样貌清癯,须发微白的中年文人疾步而入。没等范文程行礼,皇太极搀扶起他,语调温和:“先生不必多礼,快快入座。”

范文程面色和缓地应了是。

随即浮上深深的忧虑,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大汗是他看好的英主,他从没有这个烦忧!可现在,可现在……

不知大汗听不听得进他的劝谏?

被搀扶入座的那一刻,皇太极腰间的天青穗络映入眼帘。

那抹青色十分显眼,其上柳叶栩栩如生,范文程的目光倏而凝住。

长须止不住地颤抖起来,他倾过身,神色罕见地露出急切,再也顾不得什么劝谏:“敢问大汗,您所戴的佩饰原属何人?!”

第14章

范文程是朝中文臣之首,也是汉臣领袖,“南面独坐”离不开他的谋划,几位战功赫赫的贝勒爷也要尊称一声先生。

但即便是那年浑身狼狈地投效大金,皇太极也从未见过他这副模样。

眼底暗藏激动,夹杂着狂喜与迫切,和他找寻兰儿的时候十足相似。皇太极脚步骤停,摘下穗络沉声问:“先生说的是这个?”

范文程长须抖得越发厉害,视线一刻也没有离开:“是,是。敢问大汗……”

“这是我即将迎娶的福晋,海兰珠的贴身信物。”皇太极将穗络递到他手上,按住不断上涌的猜测,双目灼灼道,“她是科尔沁的格格,如今住在本汗的偏殿,你可识得?”

此话一出,范文程愣住了。

科尔沁,穗络,海兰珠。

他颤着嘴唇,半晌发出声音,“海兰珠格格的名字,还是臣……给起的。”

当年他逃难北上,沦为最下等的奴隶,被人用马鞭鞭笞,倒在地上生死不知的时候,遇见一个蒙古小格格。

小格格骑着马驹,瞧着六七岁的模样,犹如观音座下的金童,给他肉饼吃,给他热水喝,还把他安置在科尔沁部落的偏帐,时不时来看看他。等他能坐了,小格格眼睛晶亮地问:“听说汉人都会说汉话,你会吗?”

他不仅会说汉话,还会背诗写文章。

救命之恩如何报答都不为过,他身无长物,唯有一身本事,格格想学,哪有不教的道理?

随着时间流逝,范文程隐约明白恩人身份不凡,且格外聪慧。格格唤她师傅,而他孤身一人,举目无亲,更是拿格格当女儿看待,给她译了海兰珠的名字,还把藏匿于身的绣书,也是家中留存的唯一念想送给她。

——天青色的柳枝穗络,便是书页开头记载的绣品。

又过了几月,范文程彻底养好伤,即便不舍,终究还是告别恩人,悄悄启程南下。

他说:“我们还会见面的。”

格格替他求来堂堂正正的身份,他要去往大金搏一个前程。古有一饭千金,若他范文程忝居高位,必当千倍百倍报之!

一晃便是多年。等他收获大汗信重,彻底站稳脚跟,范文程迫不及待打探海兰珠的消息,暗地里瞒过了所有人。

可海兰珠格格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不知嫁到了何处,科尔沁更是遍寻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