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75)

作者: 绿豆红汤 阅读记录

他本来想说这两年吴县令从长风镖局收的贿赂有多少,又怕吓到她,当时他拿到那几张票据都惊得心里一跳,就改了说辞,拿他娘举例。

“娘好厉害。”杨柳赞叹,随后喃喃:“当初商议婚事的时候,你家竟然没嫌弃我。”太不可思议了,换位而处,如果她有这个家世还有年入大几百两的能力,她儿子要是想娶个大字不识的农女,她肯定会有不情愿的意思。

这么想想她生了羞愧,“我怎么遇到这么好的婆家?何德何能啊!”

他说一番话她就生了这个感慨?程石敲了敲她的后脑勺,这里面的想法就是个迷。

“能遇到个好婆家的前提是嫁给我这个好男人,上辈子积德了。”

一句话瞬间让杨柳回过神,积德?积什么德?早死的德?她拿出地契重重拍他胸口,白了一眼气扭扭出去了。

“哎!不至于吧?”程石追出去,跟在屁股后面问:“我不算个好男人?”

“懒男人,瞎讲究,娇气鬼。”杨柳一口一个丑名。

“你这样说可伤我心了。”

杨柳又重复一遍。

程石顿了一下,拐弯去了前院,大声问:“老头,我马呢?”

隔了道墙都能听出他声音里的郁气。

他前脚出门,她后脚也去找坤叔,让他赶了牛车跟她去村里买花生。

“怎么这个时候买花生?还拉牛车,要买多少?”坤叔疑惑。

杨柳把来龙去脉说了,“这个时候种不了麦,地里只能种花生芝麻豆子或是红薯,我想想还是多种花生,到时候就是不想卖,也能榨了油送去县里,家里吃油也不用出去买了。”

“我去套牛车。”板车就靠墙放在前院,他卸了门槛给推出去,之后去拉牛。

这时隔壁蒋家出来个人,是蒋阿嫂的婆婆,她好奇问:“你们这是要去干啥?”

“买花生,你家可有多的?我家新买了二十亩田地,打算多种花生。”杨柳说。

“有有有。”她就是在院里听到隔壁说买花生才出来的。

等坤叔牵了吃草的牛回来,杨柳刚买下半袋带壳花生,让他给拎进去。

之后就绕着村挨家挨户问卖不卖花生,带壳的不带壳的都行。

“你跟阿石吵嘴了?我看他出门的时候气冲冲的。”老头打听,心里也是新奇,这小两口成亲半年天天蜜里调油,难得见那臭小子气翘了尾巴,难得啊。

杨柳否认,“闹着玩的,不用搭理他。”

坤叔长长哦了声,买够花生回去,没一会儿骑马的人也回来了,他看热闹似的瞧着,可不是,脸上哪还有生气的样子,一回来就问他媳妇在哪儿。

“在剥花生,今天她买了四袋带壳的花生。”他笑盈盈的。

程石听了脸上的笑凝固了。

……

清明这天,程石虽不用上坟祭拜祖先,但也折了柳条回来插在门框或是墙缝里,他爹的牌位供奉在屋脊山上的寺庙里,点香祭拜也了了完事。

清明过后,阴翳的雨天结束,暖阳从游散的云层里钻出来,大好的踏青时节,程家敞着大门坐院里剥花生。

“喝茶吗?我去煮茶。”程石眼巴巴地问。

杨柳舔了下唇,是有些渴,“你去煮,我要喝红枣桂圆茶。”

男人一溜烟蹿去后院,别说红枣桂圆茶,她现在就是让他去采摘鲜茶叶他也能二话不说的答应。

花生已经剥四天了,还剩两麻袋,别说这个屁股上长钉坐不住的,就是耐性好的杨柳也生了疲,又择又剥,大拇指和食指的指腹都磨薄了一层。

杨母来的时候程石刚煮好茶,春婶端了择出来的瘪花生去炒来当零嘴。

她来了就坐到筐边剥花生,“还剩多少?”

“两麻袋。”程石说得有气无力的。

杨母笑了,“怎么?觉得种地累了?”

当着丈母娘的面哪能胡说八道,他端了两盏甜茶来,打起精神说:“还好,种地有忙有闲,总的来说还是挺轻松,想挣银子都得受累,没一样轻松的。”

杨柳接过茶瞥他一眼,问她娘:“今天来是有事?”

“你哥的亲事,后天下聘,让阿石一起过去。”

“都有哪些人?”程石问。

“没几个,除了你再有个你大爹,你大姐夫铺子里忙,又有个还没满月的奶娃娃,就不喊他。”

程石跟杨柳对视一眼,下聘去女方家的按说都应该是年长的,但丈母娘都找上门了,他点头说行。

杨母坐到晌午,走的时候带走了一包花生。

隔了两天,杨家去木家下聘回来,程石回家就扛了半包花生粒。他回家跟杨柳说,老太太这两天拎着花生筐子出门找人唠嗑,一出去就有帮忙剥花生的。

“早知道我们也该出去的。”他后悔。

杨柳上下打量他,春婶在偏院洗刷,坤叔去看牛了,院子就两个人,她说话也不避讳,盯着他的尾巴根说:“小子好胆,出去半天村里的婶子嫂子能把你屁股沟上胎记的形状问出来。”

“你……”程石往左右看看,低声斥她:“胡说八道。”

“略。”她朝他吐舌,让他坐下剥花生,“今天木家的席面好吗?”

“还行,木家二老挺好说话的。”

终究不是自己的事,两人潦草地说几句又说起旁的,杨柳说过两天去买鸡崽鹅苗,跟坤叔已经商量好了,程石说他看地里有人赶牛在犁地,他也要赶牛下地,等他爹祭日后就准备种花生。

花生剥完,家里的四个人齐齐松了口气,第一件事就是赶牛车去镇上赶集买鸡崽鹅苗。

坤叔认识的有靠谱的人,他每年买鸭苗都是在那家买,早一个月就打好了招呼,付了钱清点了数就往车上搬。

三百只鸡三百只鸭,一百五十只鹅,一笔大生意出去,跛脚老板热情地送出门,“以后还要补苗都能来我这里买,我跟老坤都认识好几年了,他知道我的为人,做的都是诚信生意,绝不会卖你们病鸡崽子。”

“他这里也收各种蛋。”坤叔跟杨柳说:“他做的就是买蛋孵苗再往外卖的生意。”

“对对对,等六七月鸡下蛋了,攒多了给我捎个信,我下乡收。”

杨柳应好,“鸡笼子改天给你送过来。”

“这都是小事,什么时候得空了什么时候捎过来。”跛脚男人等牛车走远才放下手,嘀咕道:“吃饱了撑的,富家少爷回乡下养鸡鸭。”

*

屋里陡然多了七百五十张嘴,家里的大门小门时刻关得紧紧的,生怕哪只短肠子跑进屋拉泡屎。

程石的脸青了两天,从一开始的见到鸡屎鸭粪就呕,到现在能皱着眉头拖着大扫把扫院子,他跟家里的两只狗一个样,能在外晃荡就不回家。

在松树林里编藤条的效率也格外高,睁眼就去,天黑才回来,杨柳要照顾家里的鸡崽鹅苗,还有四头猪崽,陪他的时间也长久不了,多数时候就他一个人闷头在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