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305)

作者: 绿豆红汤 阅读记录

灯笼的光亮在地上投下一片光晕,树上黑漆漆的看不清形状,程石学着猴子叫几声,没有回应,他不放心的在窖口转了两圈。

“走了,它们搬不动石碾子。”坤叔喊。

程石又往树上看两眼,这才从杨柳手里接过灯笼往山下走。路过堰边,月亮投影在清粼粼的水面下,他想起他跟杨柳在水里厮混的夜晚。

“三年了。”杨柳突然来一句,“我们认识三年了。”

“不单单是认识,是相识相知,相守相伴。”程石瞟见坤叔已经先推木板车走了,他凑到杨柳耳边不怀好意地说:“天怪热的,我们下去洗个澡?”

山里住的有人,杨柳可不敢再胡来,留了句:要洗你自己跳下去洗。

她夺过灯笼往坡下走,青莺还在家睡觉。

“等等,你听。”程石拉住人,“山里是不是有动静?”

指甲划过石头的刺耳声,惊起了几声鸟叫,两人对视一眼,程石捡起一根棍子,牵着杨柳往酒窖的方向走,声音越来越清晰,其中还夹杂着猴子的叫声。然而却在快靠近时,声音陡然消失,程石拉着杨柳快步跑过去,当场什么都没有,石碾子也还是牢牢压在石板上。

杨柳举着灯笼靠近,在石碾子上发现几根金色的猴毛。

程石举起棍子往树上敲,边敲边骂,威胁说明天早上看见它们要把它们的猴爪子剁了。

……

次日他带两个孩子去山下练早功,五只猴若无其事地蹲坐在老位置,淡然地啃桃看戏。

“贼猴,给我下来。”程石让两孩子先练着,他走到树下仰头问:“昨晚又去做贼了?你们是不是挨顿打才长记性?”

猴子无辜地望着他,继续咔咔啃桃子。

青莺舍不得猴子被为难,也不知道昨晚的事,打岔道:“爹,你来看我这个招式出力对不对。”

“别让我逮着你们。”程石撂下一句没有力度的狠话快步走开。

猴子无趣地瞅着蹲都蹲不稳的孩子,吃完桃把核扔下树,三两下爬到树梢,见村里有人过来了,它们转身跳到另一棵树上,叫了两声支会一下,攀着树枝荡走了。

“程石,近些天会不会下雨?你媳妇跟你说过吗?”手拎镰刀的男人忌惮嘎嘎大叫的鹅群,远远站着扬着声音问。

“近几天应当是没雨的,怎么?你打算割麦子了?”

“对,地边的麦子黄了,我打算先割了拉回来。”早点忙完自家地里的活儿,到时候还能来程家多赚些工钱,男人把路边碍事的茅草割了扔一边,忙完了又问:“近几天没雨是你媳妇说的还是你自己瞎琢磨的?”

程石:“……”怎么就成了他瞎琢磨的?就不能是杨大师传授了他观天象的本事?

“我媳妇说的,家里晒着枸杞,她天天都操心着怕变天下雨了。”

这下男人放心了,他回去给家里人说,邻居见了也拿上镰刀去麦地转悠。

程石跟杨柳早饭后赶车去镇上卖桃子梨子和各种蛋,见麦地里零零散散分布着人,麦地中间的麦穗还有些泛青,四周地势高点的麦穗已经黄了。

“咱家的麦子也能割了吧?”杨柳问。

“差不多,不过再等个几天也没事,等村里人忙完地里的麦子我们再割,好找帮工。”

麦子成熟,山里的鸟雀快撑死了,马蹄踏踏踩在沙石上,带起来的碎石溅进地边的麦地,惊起肥硕的飞鸟两三只。远处的麦地深处,野鸡扑棱着翅膀从麦地里钻出来,离得不远的人赶忙循着方向找过去,或多或少都能捡到鸡蛋。

村里的晒场堆起了麦堆,坤叔磨好了镰刀,程石着手去问帮工,他家也要开始收麦了。

农忙时村里半大的孩子都是当大人用,小点的也不能东游西逛,不是在家里喂鸡看鸭,就是在晒场赶鸟守麦,青莺少了许多小伙伴,家里的大人也忙,她一腔精力得不到发泄,就开始哼哼唧唧找不痛快。

“娘这个月怎么没过来?她来信可说了什么?”杨柳问,余光瞟见青莺踩着凳子去戳窗户纸,她喊她过来,“你怎么没去找豆姐儿玩?她也不在家?”

程石用布条把手掌缠上,看青莺撅着嘴慢吞吞走来,说:“明知道这时候不是割麦子就是割豆子,她过来也要下地,她哪会来。”

“又胡说。”杨柳瞪他。

“信不信随你,我下地了。”他揪了下青莺的脸蛋,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饭没少吃,脸上的肥膘一日比一日少,“你在家等着,爹给你捡鸟蛋回来蒸了吃。”

杨柳也准备下地,她搂过小闺女,“嘴巴都能挂油瓶了,怎么不去找豆姐儿玩?你俩吵嘴了?”

“她去她外婆家了。”

杨柳拄着手想了想,问她想不想去她阿奶家住几天,“奶奶家在县里,好玩的多,家里哥哥姐姐也多,他们都会拳脚功夫,翻跟头很厉害的。你要是想去,我让你爹明天送你过去。”

青莺动心了,但她舍不得家里,“你去不去?”

杨柳摇头,“我在家等你,你想回来了就让你奶送你回来。”

“那红薯去吗?小花脸去吗?大川和小喜呢?”在家的时候不觉得稀罕,一想到要离开,青莺对家里的一切都开始惦记,后院的葡萄会不会熟,桂花树会不会开花,猴子找不到她会不会哭……

杨柳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耐心的安慰:“家里有我跟你爹,保证你走的时候是什么样,回来还是什么样。”

青莺不是犹豫不决的性子,动心了就点头,轻快地挥手:“娘你下地干活吧,我去晒场找二妞三妞和翠花狗蛋他们玩。”

杨柳去跟春婶说一声,母女俩一起出门,走到岔路口两人分开,她嘱咐道:“不能下堰玩水,不能去井边。”

“知道了——”

地里麦浪翻滚,燥热的风带着微醺的麦香,弯腰割麦的人脸上不见愁苦,个个说话带笑,嗓音里充满了力量。家里雇了帮工,程石跟杨柳甚至坤叔雷婶都可以不下地,坐在家里等麦粒归仓,但实在喜欢丰收的喜悦,站在干裂的土地上,汗水顺着下巴砸进裂缝,满眼的金黄色,手里拢着半干半湿的麦秆,一镰刀下去麦子倒在地上。耳边是庄稼人的闲谈,谁家勤快麦子好,谁家懒麦地荒,还有七大姑八大姨谁家婆婆刻薄谁家生了大胖小子……

火红的晚霞犹如水里的波澜一圈圈散开,月亮爬上柳梢,地里的人才提着僵硬的腿归家。路上杨柳跟程石说了明天送青莺去县里的事,警告他回去了不能当着青莺的面胡说八道,“估计是看豆姐儿和村里的小孩可以去亲戚家玩,她心里羡慕了,你就高高兴兴送她过去。”

“县里有什么好玩的……好好好,我不说了。”屁股上挨了一脚,程石立马闭嘴,心里虽然舍不得,面上丝毫没露。夜里青莺舍不得家想改变主意的时候,他主动介绍县里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我从小在县里长大,梨花巷的豌豆糕最好吃,刘记的酱牛肉味道最正,东市的斗鸡和蛐蛐可好玩了,还有会说话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