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休夫纪事(117)

作者: 不见白驹 阅读记录

“我听说了,是长公主率领从秦国借来的五万兵马,保住了云州城呢……”

“听说泌水的大战也是长公主布置指挥,不过十三万人就打败了整整二十万的犬戎大军……长公主是拯救了整个燕国的大英雄……”

“何止是拯救了燕国,如果长公主不能将犬戎人驱逐出去,其他的六国更加不行。其实严格算起来,长公主是拯救了七国才对……”

……

他抬起头,长街之上被围得水泄不通,无数人都簇拥着长公主的车马前行,如同一场最隆重的游行,长公主被她的人民真真切切地爱着。

他平生第一次感受到某种极为盛大的荣耀,这种荣耀属于她,而他在此刻也感到与有荣焉。他想,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她还会被更多人爱着,她的名字会万世传颂。

忽然,一个小女孩手举着一束鲜花到了他的马前。她仰起头,孩童稚嫩的嗓音问道:“你是公主身边的大将军吗?”

他笑了笑,轻声道:“我不是,我是公主的卫兵,只负责保护她。”

小女孩将花递到他的手上:“公主保护了燕国,你保护公主,所以你也保护了燕国,这束花送给你。”

小女孩送完花,就钻到人群里消失不见。卫遐看了看手里的花,那是一束清晨刚开的玫瑰,刚刚从枝上摘下来,犹带着晶莹的露滴。

他哑然失笑,半年之前,他或许是燕国最大的敌人,如今他也能够被称为燕国的保护者了吗?

他向身后回望,乐璎正打开车帘,遥遥看着他。见他回头,她唇角盈着的笑意便荡漾开来,如春冰融散。于是他忍不住也弯起唇,将花朝她抛了过去:“刚刚收到的花,这是献给公主你的。”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登基。

第七十四章

五日之后, 是钦天监选定的吉日。也是乐璎定下登基的日子。

清晨,乐璎便醒了。梳洗上妆之后,青霜与南栀替她换上了太常寺赶制出来的帝服。两名侍女前一晚才从云州城回来,又第一次遇到这样郑重的场合, 难免有些紧张, 生怕哪里不好, 丢了女君的颜面。

反倒是乐璎比较轻松, 如今燕国整个北方,尽皆在她的掌握之中。登基典礼只是一个流程而已。

燕国尚红尚金, 这身帝服以红色锦缎织成, 绣以金凤,衣袖、衽口绘着云纹,华贵非凡。穿在长公主的身上,自有一股凛然生威的气魄,俨然帝王之姿, 与从前大不一样。

南栀忍不住赞叹道:“公主穿上这身, 可真是威风极了。”

青霜笑道:“傻丫头,现在该改口叫女君了。对了, 还有承天冠,快取过来给女君戴上。”

“对, 差点忘了这个。”南栀很快将承天冠取来。承天冠是以玉制而成的十二旒冕冠,是燕国君王仪典上必戴的头冠。

乐璎看了看这承天冠,问道:“夏将军可在?”

南栀道:“今日是大事, 夏将军自然一早就在门外等候。”

乐璎道:“你去请他进来。”

过了一会,卫遐便走了进来, 女君的神人天姿落入他的眼中。他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份威严气度, 连他都差一点被慑服。

“夏将军。”女君朝他看了过来,秋波一转,敛去寒霜,似乎多了几分柔情。乐璎指着桌上的承天冠,轻声道:“我想请你为我着冠。”

卫遐一怔,低声道:“女君,这不符合规矩。”毕竟他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个小小的亲兵统领而已。

乐璎哂了一声,道:“我既为女君,还要讲什么规矩,我想要你帮我着冠。”

她想对他承诺,也是对自己承诺,她既承天之冠冕,亦会承万民之重,将来必会努力成为他期待的君主。即使他或许不懂她的意思,但她就是想这么做。

卫遐看了看她。他还没来得及思考,女君便已在梳妆镜前坐下,他想起乐璎并不喜欢别人违逆她的意思,何况今日是她的登基仪典。

再?????者,他其实也想。想为她正服冠,看她登上御座,成为燕国之君。这本是他们初识之时他对她的承诺。他那时只是假意,并未放在心上。可是此刻,他也想不起,在那些亦真亦假,是交锋也是缠绵的情爱之中,他是在哪一眼认了真。从此他迷失自己,又找寻自己,终于在此时此刻愿将自己与此生理想一起交托给她。

他从南栀手中接过承天冠,戴在她的发髻之上,将玉笄从发髻中穿过,将之固定。又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她颌下系结。最后,他将冕冠上的旒珠一一理正,垂在她额前,这样才算完成。

***

文武百官早已在宫门外等候。

乐衍尚在南方,可是长公主竟登基改元,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合礼法之事,几乎等同于篡位谋逆。而且,有不少老臣还冀望着有朝一日乐衍能重回燕都,恢复旧统,自是不愿参加所谓登基大典,可是长公主却极其强硬,要求文武百官不论职司大小,这一日都必须出席典礼。愿意出席的自是最好,不愿出席的便有孙祯一一带兵上门,强押着人到了宫门前。

先是祭天祭祖的大仪,午时才是正式的登基大典。

乐璎在百官的注视之下,一步一步缓缓地踏上那通往至高无上权利的御阶,转身坐在御座之上,一双狭长的凤目如两道锋锐,俯视着殿下三拜九叩的群臣。

“众卿平身。”她缓缓开口,目光却越过群臣,眺向更远的万里江山。

自伊而始,她便是燕国的君王,至高无上之人。在将来,她还要将整个天下,都揽于怀中。

长公主在燕都自立为君的消息很快就传遍燕国。

虽然一些文人士子写了不少文章,抨击长公主罔顾人伦纲常,篡夺王位。但是在民间,并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毕竟谁都知道是长公主在危难之时,拯救了整个燕国。相比之下,在战争初期就南逃到霸州的燕王乐衍在此战毫无建树,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正是乐衍在战争初期抽调云州军与他一同南下,才是导致燕都一度沦陷的罪魁祸首。对普通的百姓而言,他们可不关心什么法理正统,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会认可谁为国君。

***

霸州城。

行宫内,御案之后,少年君主死死盯着传讯的小太监,眼神阴鸷:“你说什么,王姐她已在燕都自立为女君?”

小太监跪伏在地,身体抖得像筛糠一样:“此事千真万确,根据燕都传来的消息,长公主昨日已祭过天地、社稷、宗庙,接受了百官朝贺,如今……如今已经是燕国女君。”

乐衍拍案而起:“她怎么敢……敢如此大逆不道……”他两眼一黑,感到胸口一阵剧痛,吐出一口鲜血。

珠帘后,姜太后大惊,连忙抢身过来,哭嚎着:“陛下,你可要保重身体啊……”她望向仍然跪在一旁的小太监,斥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请太医过来……”

那小太监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