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76)

作者: 西沉之月 阅读记录

内城门口立着二十几位身着各色官服的朝廷官员,像是特意迎接此行人马一般。

“鸿胪寺。”许清元认出官员的衙门归属,自言自语道,“所以这队人是外宾?”

果然,驼队一行人在与鸿胪寺的官员们客套一番之后,均被客气地迎接入城,官员们更是骑马一路相随。

为免惹出什么麻烦,许清元不便再跟去,脱雪也表示今日已经逛足,两人便结伴回到府中。

晚上,许长海下值回家,忙叫来女儿与她说起会试的事。

许长海第一句问话便是打探她的答题情况,许清元凭感觉回道:“尚可。”

“把你的答案说出来,为父听听。”

许清元简要将自己的答案述说一遍,许长海听后倒是点点头,脸上微露笑意:“没出大错,也有出彩之处,应能取中。”

有这话,许清元的心放回肚子里一半,即便不能拿到前几名的成绩也无碍,只要能中榜,以她的年纪和之前的科举成绩,已经是出类拔萃。

再说,横竖还有殿试呢,以皇帝现在的立场来看,他大概率会扶持女性科举考生,这对她而言又是一重保障。

不过许清元还有另一桩事想要向父亲打探:“今日女儿出门之时见到一伙人,似乎来自夷地,鸿胪寺的官员在内城门口相迎,十分客气有礼。父亲可知他们是谁?”

许长海了然,显然对此事也有所耳闻:“是河夷族的塔达和他的儿子。”

塔达,在河夷语言中是首领的意思。

“一族之首亲自出使?”许清元诧异,真不知道该说这河夷首领胆大还是该说他们鲁莽。

“不单是出使这么简单,”许长海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轻松,隐含着笑意,“塔达请求皇上为他儿子赐婚。”

想到古代历史上的多桩典故,许清元脑中蹦出一个念头,她脱口而出:“难道要清珑公主去和亲?”

这可是件大事。清珑公主不单单是皇女这么简单的身份,她还是当今圣上唯一的子嗣,万一将来皇帝驾崩,那继承皇位的人选……

即便不讨论政治因素,难道皇帝真的忍心送唯一的女儿去和亲?

“倒是未指明求娶公主。”许长海的态度远远不像女儿的反应这么大,他认为清珑公主早晚是要嫁人的,如今她年纪不小,跟黄嘉年的婚事也已告吹,京中高门大户或者进士学子多不愿尚公主,嫁去和亲反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即便如今女子科举日渐普及,即便自己的女儿要成为家中未来的顶梁柱,可在他的潜意识中,从来没有清珑公主即位的这一可能。万里江山,国家大计,终不可能交给一个女子。

这是他作为一个古代男性文人固有的偏见,实难撼动。

但许清元却一直将这件事压在心中,连参加丁依霜的邀约之时都有些神思不属。

“清元今日怎么总是走神?莫非心已经飞到放榜那日了?”丁依霜笑着打趣她,众人闻言都善意地笑起来。

“不是,可能有些太累了,刚才你们说什么呢?”许清元遮掩过去,岔开话题问。

“正说到圣上为招待河夷塔达,特下令解除后日晚上的宵禁,还将宫中的御技杂耍班子派出来,要好好热闹一番,你们去不去?”说到这里,丁依霜脸上露出几分自豪与兴奋。

许清元暗笑,这哪里是招待,怕不是借此故意彰显本朝实力吧。

“这样的事十年难遇一次,错过岂不遗憾?我必定是要去的。”另一位同席的女举人道。

“嗯,冯慧说的很对,”许清元也点头,“应该说岂有不去之理。”

只晋晴波却说昨天带着长冬出来玩,女儿有些不适,要留在屋里照顾她,后日却是无法前去。

“可惜,可惜。”丁依霜夹着一块兔肉,面露遗憾,“听说那塔达的儿子长得俊美之极,你是无缘得见了。”

许清元想起那天的惊鸿一瞥,不得不赞同这话。只是如果他不是来求娶齐朝贵女的,许清元会更开心一些。

他长成这样,许清元是真担心公主会色令智昏,点头嫁过去。

作者有话说:

第59章

“对了, ”许清元想起什么,问丁依霜, “这两天书会开始讲课没有?”

丁依霜摇头:“为准备会试, 已经月余无人出面讲课,考完会试的这两天大家各有忙事,我也一直没抽出手安排。”

女举人们成立清霖书会的目的虽然并不单纯, 但许清元却觉得这个组织的设立对她们来说有利无害,不愿它被轻易废止。

“那麻烦你贴个公告吧,明日上午巳正开一堂课, 由我来讲,课名是…”许清元想到这几个字在古代不是固定词组, 众人可能会感到陌生,便用手指沾上一点酒水, 在桌面上写下几个字。

“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研究。”丁依霜读出桌上水痕, 面露思索,“内容是关于高利贷的?”

许清元擦干净手指, 道:“包含, 但不仅限于讲高利贷。”

同席冯慧冯举人说:“咱们一般都是讲四书五经, 来听课的也多是上不起书塾的寒门学子,如今你要讲这个,恐怕无人来听呢。”

“冯慧没有别的意思,有没有人听倒不要紧,只是眼下毕竟还要准备殿试, 耽误你的时间才是大事。”丁依霜是个会交际、有义气之人,恐怕冯慧的话会惹许清元不快, 忙解释一句。

“我知道, 没关系, 就是麻烦你千万记得帮我在院外贴好告示。”许清元自然明白两人都是好心,也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不过眼下还没必要对更多人袒露。

她现在开始就需要慢慢展露自己儒学以外的才能,经营自己的形象和名誉,为以后的官途铺路。而讲课自然是最直接有效成本又低的方法。

“包在我身上。”丁依霜见许清元没把那话放在心上,立刻爽快应道。

众人吃完散场后,许清元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辗转找到外城一位小有名气的状师,向他打听现在外城借贷纠纷案件的情况。

那状师名叫申田,三十五岁左右,不过是秀才而已,因久试不第,遂绝了继续科考的念头,他心思活泛,取得官府许可后,合法经营起代写诉状的业务。

今日许清元未穿举人制式衫裙,申田见问询者是个女子,又像是大家小姐,便态度热切,夸下海口,打包票说无论什么借贷纠纷都可以找他解决:“衙门里我熟人多,小姐找我准没错。”

许清元一看就知道他误会自己是潜在客户,因此才如此殷勤,她几句道明来意,对方的态度果然瞬间冷淡下来。

托人办事,自然不能让人家白出力,许清元十分明白这个道理,自觉奉上白银一两。

申田立刻笑着脸客气几句,动作自然地收下银子,将外城民间借贷案件的详情细细讲述。听完,许清元觉得他说的跟自己预估的情况出入不大,细节也未藏私,便向他客气道谢。

申田好奇多问一句她问这些打算做什么,许清元照实话实说,然后借口有事转身告辞而去,但留在原地的申田却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