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51)

作者: 西沉之月 阅读记录

许清元沉思:这临安郡主干嘛来当散财童子,为了帮助灾民还是博取名声?

无论目的如何,对底层百姓来说,接收这份银子却无异于饮鸩止渴。

大量流通货币进入市场,势必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家底的人还能支撑到价格回落,可是穷苦之人花完这笔天降横财,又该如何抵御风险?

等到脱雪终于回来,许清元问她前面的情况。

“太多人了,闻讯赶来的人还是源源不断,姑娘,咱们可能要被困很久了。”

脱雪估计的没错。她们一直等到傍晚,人方渐少,许清元才能坐着马车踏上回程。

路过胡同口时,许清元掀开马车窗帘,果然见到一个身穿红衣的年轻女子坐在太师椅上,面色漠然地接受百姓们对她一声声的感恩和叩首。她的背后大剌剌地摆放着几筐银钱,亲王府的护卫随侍在侧,无人敢耍花招,摆出这么大的阵仗,这人想必定是临安郡主无疑。

她旁边身穿相同衣衫的几个仆从正在拆毡棚,看样子是准备散场,但这时他们面前还在排着长长的队伍,将大路小路堵得拥挤不堪。

一直坐着不动的临安郡主突然站起身,走到后面用脚将一个个银筐踹倒,白花花的银子瞬间骨碌碌流淌了一地,百姓们顿时顾不得什么排队的事,乱哄哄闹作一团,纷抢起来。

跪地包揽的有,夺人所得的有,大打出手的也有。

而临安郡主,自始至终未发一语,对百姓的反应无动于衷。

晚膳时,许长海的脸色有点奇怪,似乎有些不开心。

饭后,许清元被叫到书房,在得知她并没有找到接任曹佩的老师之后,许长海建议她去试试选拔公主伴读的考试。

许清元吃惊问道:“难道自从宁知府考取探花后,公主伴读之位一直空缺至今?”

许长海摇头:“为父也是今日才知道,清珑公主作为陛下唯一的后嗣,只伴读就有五人,宁大人只是其中之一。去岁公主身边的一位伴读刚刚考中进士,已经入朝为官,这个位置就空了出来。”

圣上疼女儿,必要填补足名额,并且不限制伴读的年龄背景,只要品学为上即可,无数人家的女子跃跃欲试。

许清元了然,做公主的伴读不仅能接近权力的中心,顺便还可以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她听了也十分心动。

但是出于对曹佩的尊重,许清元还是先寄去一封信禀明情况。

曹佩在回信中也鼓励许清元参加选拔公主伴读的考试,许清元这才放心报名。

就在这书信一来一往的月余时间内,许长海走马上任,而她也明白了父亲不开心的原因。

法人司的郎中有两人,除了许长海,还有个靠荫封的官的二世祖,叫徐洪瑞。权力被分一半,工作却不会减少,换成是许清元遇到这种事也高兴不起来。

除此之外,她的担心果然成真,京城物价迅速飙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慢慢下落,灾民迫于高水平物价,以及原来京城的百姓紧缩的支出,被迫往城外迁居。

而他们中大部分人永远不会明白好端端的为什么物价会突然涨这么多,以及出城的手续会变得如此简单顺畅。

而许清元为了通过伴读的考核。恶补许久宫廷礼仪。不久后,她的申请被初步筛选通过,将与其他九位女子共同竞争唯一的伴读名额。

考试当天,许清元在经过异常严格的搜身检查之后,第一次迈入宫门。

要事在前,许清元只是匆匆瞥了一眼宫内环境,且她们被领着走的都是宫中小路,没见什么景致,她也无心多加观赏。

许清元本以为这次会见到传说中的清珑公主,没想到等她真的坐在考案之前的时候,前来监考的却那位声名远扬的临安郡主。

临安郡主今日身着蓝衣,一面走进堂中,一边侧过脸打量着下面的女子。

她对考生们似乎很不以为然,入座上首后开口道:“今日公主偶感风寒,便由我来监考。”

在座考生皆唯唯应是。

许清元老老实实把题目答完,将功夫做在纸面上,用心答完这一份题目水平相当高的试卷后,安分地随着内官出宫而去。

仍旧坐在堂中的临安郡主随意翻看交上来的试卷,偶尔发出一两声嗤笑。

但当她翻出许清元的卷子时,不仅仔细看完其所有回答,而且返回去看了一眼答题人的名字。

“许清元。”临安郡主缓缓念出,猛然间想起了关于这个人的一两件事迹。

她沉思良久,随后面无表情地将许清元的试卷抽出,慢慢将其撕得粉碎,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当临安郡主将考卷带到嘉宁宫时, 清珑公主刚刚喝过药,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病中的喑哑, 笑道:“堂姐, 怎么耽搁到这会儿,难不成有什么意外?”

“公主多虑,只是路过户部衙门之时, 街前被外地涌入的商人堵住,因此耽误了一些时间。”临安将卷纸从袖口掏出,慢慢铺陈在案几上, “这是本次选拔的试卷,请公主着眼。”

清珑公主哂笑:“堂姐莫打趣我, 念了这些年书,身边的伴读一茬换了一茬, 我还是这么不成器, 连堂姐十分之一的厉害都没有。你觉得谁好就选谁吧,终归我是看不太懂的。”

临安郡主回避了公主的说笑, 公事公办道:“本次一共有十人前来参与选拔, 去年京城乡试第五纪汇纪举人答得颇为出色, 或可成为伴读的人选。”

“哦?我听说有个女解元也有报名,难不成她答的还不如第五名?”清珑公主稍微提起一点兴趣,问道。

“许解元只是略差一筹。”说着,临安抽出两人试卷,递给公主。

公主粗略看过, 含笑拿起纪汇的试卷道:“似乎是这样,我先去回禀父皇, 天色不早, 堂姐今天就留在宫里吧。”

临安恭送公主远去, 侧目看了一眼那份“许清元”的卷子,随后谢绝宫婢的挽留,赶在落钥前离宫回了府。

等待选拔结果的这段时间,许清元暂时在家自学,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通知,心里已有不好的预感,等到某天从许长海口中听说纪汇的名字之时,因为有心理准备,许清元并没有十分失望,她很快振作起来,四处寻找新任老师。

或许是京城风气更加开放的原因,这里对于女子念书的包容度较高,专门给女子设置的学堂也有两三所,许清元试听过一遍之后,觉得离家最近的凌舟书院最适合她,书院虽然不大,但老师的水平皆属中上,学生全是女孩子,环境单纯,适合苦读。

因为离家较近,许清元便做主省去车马花费,每日步行去上学。

可没想到的是这条路要经过礼亲王府,她有一次路过碰巧遇见临安郡主准备出门,两人视线交汇,许清元犹豫片刻,行礼道:“见过郡主。”

临安郡主看向许清元,停顿几息。许清元看到她的嘴唇翕张,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无视了问候,一步跨过轿杆,乘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