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长海坐在主位,女眷丫鬟们正围在两个站在地下的年轻人身边。
“女儿,来。”梅香搭着许清元的手将她牵至两人面前,介绍,“这是你大爷家的小儿子,叫许芃易。”
许芃易立刻上前行礼:“见过堂姐。”
梅香又拉着另一个年轻人介绍:“这是你三姑家的大女儿,叫……”
说到这里的时候,梅香似乎忘记了她的名字。
“我叫倪慧凝,慧凝见过表姐,一别十几年,表姐身体尚还安好?”
这位倪慧凝表妹声音温温柔柔的,身上穿的衣服明显要差那位许芃易一些档次,但进退有度,人知礼嘴巧,她这么一说,许清元也想起她是谁来。
“是你啊,小慧,几年没见,你都长这么大了。”许清元当年回老家的时候,晚上小孩子在一块玩耍,其中就有一个叫小慧的姑娘送给了她一束野花。
倪慧凝笑着点了点头:“是我,表姐记性真好。”
作者有话说:
第133章
许芃易正在一边跟许长海说着家常话。
“祖父祖母身体都还康健, 去年年底天气最冷的时候,祖父躺了几天, 好在过后养过来了。”许芃易道, “侄儿爹娘也都正当壮年,叔叔不必挂心,这不一听说弟弟成亲, 祖父说什么都要让我来一趟,紧赶慢赶,还是迟了些。”
说到这里, 许芃易又非常遗憾地叹着气说:“当时家里本来说让我一个人带着小厮来就成,可是三姑非得让表妹跟着一起, 她们女人家事情多,结果弄到现在才到。”
被嫌弃的倪慧凝却没有露出羞愧的神色, 她坦然地送上爹娘准备的贺礼。三姑家的礼物只是简单的几匹棉布和几样针线, 比起官宦人家寒酸许多,可依然能看出这是她们一家特意添重过的。
梅香忙让仆妇拿下去归置, 又赶着吩咐人打扫房间。
晚间, 众人聚在一起吃晚饭, 席间没有谈论京城的纷扰争斗,如果忽略许芃易抱着好酒喝的醉醺醺后满嘴没谱的话,倒也不失温情。
饭后仆妇来回说屋子已经打扫好了,倪慧凝把更好的一间谦让给许芃易:“表哥一路上水土不服,在客栈躺了十多天才见好, 他更需要好好休息。”
许芃易的脸开始发红,他瞪着眼睛辩驳道:“哪有那么严重, 早就已经好了, 你不懂就不要乱说。”
最后许芃易还是选择了更好的住处。
两人一走, 许长海的脸顿时耷拉下来。他眼神不善地看着许清元问道:“你是不是又去公主府了?”
许清元大大方方地坐在太师椅上端着茶品茗,看起来对于亲爹的质问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
此举更加惹怒了许长海,他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你翅膀硬了是吧,连父亲的话也不听?”
“您说吧,女儿洗耳恭听。”话是这么说,但她无所谓的态度显然代表许清元并未认真。
“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是在把许家几十口人命架在火上烤!”许长海气愤地胡须都在颤抖。
下人们默默退下,这样父女争吵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但从没有人敢劝和。
“父亲当初投奔宁大人的时候难道就是完全没有风险的吗?但您有跟家里任何一个人商量吗?”许清元面无表情地说,“在朝为官,哪有可能一点儿危险都不冒,无非是你认为你能做许家的主,而我却不能。”
“你别强词夺理,宁大人和公主如何能相比?”许长海更怒,“圣上是读圣贤书长大的,他不会把……给一个女人,百官也不会允许他做出这样的事,你现在一时风光,不过是飞蛾扑火,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犹算有幸,甚者恐怕会搭上全家的性命!”
“可惜当初父亲选择跟紧宁大人的时候,我们许家就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我是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一旦退缩,等待我的又何尝不是万丈深渊。”许清元冷静道,“父亲放心,我不会连累家人的。”
父女两人的谈话又一次不欢而散,许长海闭了闭眼,坐回原位。他真的觉得自己老了,变得不像年轻时那么果敢敏锐,有些事情他还能模模糊糊地明白,但却不敢再下决断了。
许家的掌舵人早在不知不觉中更换成了自己曾经不看好的女儿。
黄相爷今年整是七十的大寿,加上他在官场上又更进一步,如今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点都不为过,因此他的寿宴黄府从早起几个月就开始筹备,京中文武百官没有不受邀在列的,像是许家这种家中不止一人在朝为官的,有官身的都分别收到了帖子邀请,还特意写明家中女眷也可前去。
一时之间,黄丞相的七十大寿成了京城中最热门的话题,就连院试都只剩下考生本人在关注。
道路边的茶摊上,几位学子正在议论。
“听说了吗?黄丞相说要扩大国子监的招录规模,贫寒学子成绩优异者也可以去!”
“真的?”
“那可太好了,果然丞相大人是难得的好官,连这点小事都肯为我们这些小小书生打算。”
“你们知道黄府千金跟我们是同年考院试吗?”
“路兄怕不是说笑,人家可是千金大小姐,不在家待字闺中等着发嫁,跑来参加科举做什么,难道他们家还稀罕女子做官?”
“是啊,又不是那种小门小户,儿子不成器,倒要一个女儿出来顶门立户,说出去也不怕笑话。”这个学生话里话外似乎意有所指,众人都了然地笑起来。
“真的,那天考试的时候我可是亲眼所见,你不信,放榜的时候看那位黄大小姐来不来就知道了。”
众人说笑过各自散去。等到院试放榜的那天,考棚中的考生心情难免随着吏官的唱名心情起伏不已,中了的人自然欢欣鼓舞,没被念到的都暗暗攥紧了手心。
但是众人心中的祈祷丝毫没有影响到吏官的唱名速度,三等、二等、一等,一个个中榜考生的名字被悉数念出,今岁京城的院试也就此告一段落。
学子们一齐走出考棚,这几个亲友还有心情聊天。
“谁有听到姓黄的女考生中榜?”
“没有。”
“我没听到。”
“我就说嘛,路兄净诓我们,黄大小姐怎么可能来考科举呢。”
“就是,黄丞相肯定不会同意府中出现此等事情的。”
众人应和着走远了,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黄大小姐确实参考了,但却落了榜。
此时此刻,黄嘉雪心中的失望远远比不上恐惧。她没有通过院试,而这甚至只是科举考试之路的门槛。
老师平日的话语像是谶语一般一股脑涌上心头,她没有尽全力,果然就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这样的成绩,不要说父亲听到后会是什么脸色,连她自己都羞于启齿,可这份羞耻只是出于某种辜负了他人期待而产生的感情,绝非是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