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104)

作者: 西沉之月 阅读记录

“其实,有一个现成的实例啊。”许清元摸着下巴道。

“您是指?”方歌似乎想到了什么,“我知道了,我会让人去收集的。”

“恩,不过她现在人可不好蹲,辛苦你们。”许清元拍拍她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将报社中的杂事处理完后,许清元才踩着饭点回到家中。

许清元照例吃完午饭去散步消食,路上正遇见等候在一旁的梅香。

梅香的言语动作都是想要跟她亲近亲近的意思,但又似乎十分不好意思,因为周围有几个仆役在场,许清元便主动去她屋中坐了片刻,翻看了一些花样和绣活,觉得非常新奇好看,梅香见她并不冷淡,心中放下一块大石头,从此更关心她几分。

路过月英院子的时候,许清元发现有人正坐在廊下翻着一本书,走近一瞧,不是月英本人又是谁?偏巧对方的小丫鬟发现了许清元,经过提醒,月英连忙收起书本,笑着跟许清远打招呼。

许清元按下好奇,没有问她在看什么,寒暄过后回到自己房间里备课、写作、休息。

上位者的多疑之心她如今算是窥见一二,那日在御花园中,皇帝的话语像是处在敲打和倚重之间的平衡点上,让她坐立难安,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虽然不知道有没有打消皇帝对她的疑虑,但起码后来她走的时候气氛还算舒缓。

伴君如伴虎啊。

许清元摇摇头,继续进行手头工作。

她这次的准备的讲课内容十分特别,是讲述知识产权入律后,配套的一系列机构设施,比如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专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机构等等,内容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最后一项,无疑是对朝廷权力的一种挑衅。

如此做有利有弊,弊端是会得罪现在的统治阶级、朝廷官员,甚至会加重皇帝的猜忌,但好处却也非常明显直接,这样会大大加快朝廷建立相关衙门的速度,即便罗马不能一日建成,但能迈出第一步真正开始筹备的话,也能给民间带来一个权威的信号:朝廷要保护知识产权。

这样现成的行动方针摆出来后,嗅觉敏锐的商人纷纷开始抢占先机和市场,他们吹嘘的样子把许清元都唬的一愣一愣,不知道的还以为真的开始实行类似律例了呢。

果不其然,许清元这一通操作后,百官坐不住了,无论如何这件事都比许清元任官的事情要大,朝廷加紧筹备新衙门,这次户部没有争过工部,最终知识产权司被设置在工部之下。

第二个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就是新衙门的长官人选,因为情况紧急,人才紧缺,所以当这次有人提出让许清元担任郎中的时候,反对的声音小了许多。

一是许清元确实比他们任何人都专业,二是她一个六元状元最终没能进翰林院,妥协一二也无妨。

但黄尚书却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看来,进翰林院和担任新衙门的长官,一个是不可打破女人不准进入的原则,一个是未来将会十分重要的职位,无论哪一个被许清元收入囊中,都是对皇帝力量的极大增强。

因为情况紧急,他们综合考量后,只能举荐本来准备接替自己人进入内阁的储备人才翰林学士管志义出任知产司长官。

这管志义是昭明十二年的状元,在翰林院熬了十二年,在即将进入中枢的时候被安排去六部任官,实在不能说是一种好的选择。但好在此人对许清元的新学说十分感兴趣,也有一定的研究,资历更是比许清元深,倒也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对于皇帝来说, 将对方成气候的内阁接班人逼去六部对己有利,但没能在知产司安排上自己的人却是被对方啃下一块肥肉, 两相比较起来利弊衡量还真好不说。

如果不是那天许清元在御花园中明确表示她想进入翰林院, 或许皇帝真的会安排她任知产司郎中。

不过既然他要长期利用许清元,那对方的心情也要顾及一二,再说如今也确实需要她来打破翰林院不任女官的规则。所以两人算是给黄尚书设下一个局, 端看对方是如何选择。

许清元觉得黄尚书是个眼光极度老辣的人,如果不是为了象征意义,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走马上任知产司, 因为这就是她最好的选择。所幸对方火眼金睛,出手果断, 也正好斩断了许清元的一丝丝遗憾。

不久后,新衙门成立的第一天, 佟三娘排队一上午才终于将自己的专利技术登记在官府册单上, 她怀着莫名的兴奋找到许清元,分享自己的感受心情。

许清元正在东昌街院子里吃饭, 她没像佟三娘那样激动, 而是放下筷子语重心长地跟她说:“现在才算是刚刚开始,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你,但有个条件。”

佟三娘立刻点头:“那当然好啊!有什么条件您尽管提,将来赚了钱,我分您一半!”

许清元摇摇头:“我不要钱, 也不要名。”

“那你要什么?”佟三娘疑惑地问。

“我要一个实践可行的成功模式。”说完后,许清元拿起筷子继续吃饭。

佟三娘不太明白地想要再次询问, 但见对方没有作答的意思, 只好作罢, 反正许清元怎么说她就怎么做,一定不会有错。

半月后,三娘纺业正式开张。虽然店铺面积很小,但她按照许清元的叮嘱将所有证件全部摆放在店内显眼的位置,所有纱线明码标价,不过价格较地摊货品高一点。

因为竞争激烈,商店的生意并不算好,不过开头这几天她也没想过挣多少钱,而是按照许清元的建议,抓紧雇人搜集其他商户侵权的证据,并集中提交到知产司衙门处。

说起来这一块的材料还都是许清元帮忙整理的,这些材料文件繁多、数量庞大,佟三娘看着就头疼,可经过许清元之手规整之后,连她这个律法的门外汉都觉得十分通顺有理。

虽然没有设立新的机构来处理知产纠纷的解决,这一部分还由知产司主管,但新官上任三把火,管志义誓要做出点成绩来,因此对第一起侵权案件十分重视,全司上上下下所有官吏都或多或少参与过本案,众人给出的意见也非常一致:侵权,肯定侵权,一定要保护权利人三娘纺业。

毕竟知产司设立的动力就来源于此,这是他们受理的第一件案子,总不好自砸招牌。

佟三娘也没有一股脑把所有材料全交过来,而是逮住一个最大规模模仿生产的商家锦绣织行,让其赔偿五千两白银。

虽然数额是根据其盈利来计算的,可是许清元统计的时候可是颇加了些水分,不为别的,主要是想用这“天价”赔偿震慑别人,让他们不敢轻易铤而走险。

案子并未审理太长时间,最终知产司给出的审判结果是:侵权成立,锦绣织行需要赔偿三娘纺业三千两白银。

织行老板气的火冒三丈,他靠改良纺纱机赚的钱一共也没这么多,还不算他的成本,因此怒向知产司连日喊冤,知产司官吏只好拿着许清元的书指给他看,什么叫惩罚性赔偿,可不是像他以为的那样赔点小钱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