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骨(111)

她曾在面对危难时,能暴起反抗甚至杀人,那时她只有自己,她只为自己而活,大不了同归于尽罢了。然而现在,她不再只有她自己,她有了在乎的人,一心想他好的人。

薄且的言行,沈宝用皆看不上,但至少他有一条说对了,决不让自己生出软肋。

可于沈宝用来说,晚了,她已生出了这根肋骨,是软肋也是骨头,撑着她走下去的硬骨。

但怎么可能不伤心不委屈呢,她自小命苦,就算是为了生存,也从没主动害过人。她那么辛苦地走到了今天,有了母亲有了爱人,眼看着将要组成一个比她梦想得还要好上许多许多的家。

可惜只因一个人,因一个她惹不起躲不开逃不掉的人,就要受此磨难。想到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苦难,沈宝用在被子里偷偷掉了泪珠子。

她不想让这里的人看到她的伤心与难过,因为她们不会理解她,只会兴奋于她们的手段起了作用。

沈宝用哭着哭着睡了过去,而这个时间,大弘的新帝正在太后的保宜宫中。

“皇上这是何意?以前有先例,这种情况并不影响后宫的择选。”裴太后不赞同地道。她没想到,新帝主动来她宫里,竟是提出要推迟后宫择选一事,待为先帝守丧满两年再重开择选。

两年的时间变数太多,况眼前这位不是样样都听她的亲儿子,是差了一辈的孙儿,裴太后自然不同意。

薄且也没想着太后会马上同意,但博弈就是体现在这些看似不大的小事上,尤其是在他登基之初,他必须保证事事都要他说了算。

薄且并不介意太后往他后宫里塞裴家的人,他要的是太后的一个态度,明白旧朝已去新朝已至的态度。

“皇祖母说的是,确有先例,但孙儿与先帝聚少离多,还没尽孝就此分离,心里实在是痛,唯诚心守孝方可解了此疼。”

裴太后可没在他脸上看出悲痛惋惜之意,要说痛,谁能痛过她去。但人不能跟命争,先帝之死是有蹊跷,但长年瞒着病情也属事实。

太医院里的病档她看了,早从五年前,先帝就患了头痛头晕手麻之症,到如今才倒下全是靠着扶太子上位的信念在强撑着。

儿子死在了她前头,这是不幸,但裴太后不能让这份不幸左右了她,向来是她选择命运,从来不是命运来决定她的生活。

所以,在先帝被新帝以侍疾为借口扣在勤安殿中时,她忍痛默认了下来,她以为这份隐忍足以说明她的态度,至少裴家女入主中宫总是稳的。

但她没想到,别说中宫了,新帝断然拒绝了马上要开启的后宫择选,还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她反驳起来毫无力度。

她唯有以皇祖母的身份压一压他,使用孝道为借口好啊,她也可以用。

“你孝顺,皇祖母是知道的,”说着太后叹了一口气,“唉,先帝那么早地去了,哀家有时想,是不是自己活得太久了,才会经历丧子之痛。”

太后开始抹眼泪,一边抹一边道:“如今,哀家也没什么心愿了,就是想看着小辈们好,裴家那几个孩子,哀家经常召她们进宫,不敢说多好,但也是知书达理,懂事识趣的孩子,若得皇上爱怜,生个一儿半女,哀家就算是有大福之人,能见到第四辈儿人,真是死都瞑目了。”

可惜太后这番声情并茂并没有触动薄且一丝一毫,他平静地道:“孙儿已向内阁,向擎天阁上亲手书,昭告天下,此番作出表率,弘我大弘至孝风气,此事已无再议余地,孙儿不想皇祖母从别处得知此事,是以此番前来亲口告之。”

裴太后心中升起怒火,都在背后做完了一切才想着来通知她一声,还美名其曰,亲口告之。

裴太后脸色变得异常难看,论以往的经验,太后这个样子后就该发难了。但薄且眼见着太后脸色由白变红,再由红变白,她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薄且很满意,如他在太后探疾被他拒了一次后再没来过勤安殿一样的满意。于薄且来说裴太后的唯利是图自私凉薄,可以是她的优点也可以是缺点。

优点于他,他顺利地登上的皇位,没有人关心先帝的死因,缺点于他就是,这样心性的太后,今日可以这样对待先帝,明日不知是否也会这样对待他。

答案是一定的,从小一手养大的亲儿子都做不到的,薄且就更不幻想了。薄且在心里暗暗防备着太后,但同时也告诉自己不用怕,他有把握不会让太后有那个机会的。

太后压下所有情绪后,不仅薄怒不现,反而笑着道:“那哀家就成全了皇上的孝心,裴家那几个孩子年岁也不大,等皇上两年也是等得的。”

薄且马上表态:“是,两年后重启后宫择选,少不得让皇祖母替孙儿操心。”

好在裴太后还等来了一句话,但总比皇上逃避连空话都不肯给的强。

薄且离开保宜宫,回到勤安殿。

如今在皇上身边侍候的正是当初陈松恭喜的那位内侍。此人名冯大么,暗地里与以前的大总管凌皓不对付,本以为永远被人压着没有出头的一日,不想,竟有被新帝选中,得了近身侍候的机会。

他听说这位新帝先前当太子的时候,身边有一个侍候了近二十年的内侍总管,可不知犯了什么错被杀了,这份机会才算落到了他头上。

可他也心有余悸,想着这位君王根本不像他当太子时太家所传得那样温润如玉,本是个心狠手辣的,唯有时刻提醒自己,要有提着脑袋小心伺候的觉悟,切不可燥、骄。

今日随皇上去往保宜宫的并不是他这位大总管,而是他新提上来的两个徒弟,此时见皇上回来了,他马上上前行礼。

圣上进到勤安殿没多久,在里面唤他:“冯大么。”

冯总管马上入内:“奴婢在,皇上有何嘱咐?”

皇上道:“叫杨嬷嬷过来。”

杨嬷嬷以为今日该当无事,已准备吃了晚饭就歇下了,这会儿来人传她觐见,她马上领命。在去勤安殿的路上,她心里猜到皇上为什么在这个时辰召见她,于是在心里过了一遍今日在调惩司对沈宝用的教导,刚过完她已到勤安殿殿外。

进殿后,皇上直接问道:“进行得如何?”

杨嬷嬷:“很顺利,倒是比在别院里柔顺多了,想来是知道宫里不比别院,趋利避害连小动物都懂得,沈氏那样聪明也该想明白的。”

“嗯。”薄且满意地点了下头,然后想了想道:“你回头把调惩司的载录拿给她看。”

杨嬷嬷有些犹豫,她细声提醒道:“载录里前段,记载了太,。祖皇帝那位才人变贵妃的事,这于现在的礼法不合,该是不适合给沈氏看的。”

薄且:“拿给她看,看全。”

杨嬷嬷不敢再说,只道:“是,奴婢知道了。”

第二日,杨嬷嬷一迈进沈宝用所住的那屋,她人一楞脚下的步子也顿了下来。

上一篇:吾不从周 下一篇:肆宠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