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他不肯和离(14)+番外

作者: 丹锦 阅读记录

他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的脸色俱是一变。端着药材的总管背上立刻冒出一层冷汗,围在旁边的婢女家丁更是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赵夫人皱起眉头。不过她还没开口,白大娘就抢上两步,倒竖着柳眉尖声斥道:“你怎么和母亲说话的!”

白殊连一个眼神也没分给她,只续道:“现下婚事已定,太子乃一国储君,我下的聘礼可不能薄了,夫人还是尽早点清先母的嫁妆交与我为好。”

白大娘被无视,脸上阵红阵白,还想再开口,却是被她哥哥抢了先。白四一边卷着袖子一边走向白殊,尚未变声的尖利嗓音和他妹妹都有几分相似。

“赶紧向母亲和妹妹赔罪,不然我让你躺到成婚那日!”

知雨惊得连忙要上前护主,却被白殊一把拦住。

白殊目光越过白四,随即就听那边传来一声沉喝:“这是在闹什么?!”

白泊快步走回来,看看在自己声音中缩起身子的一众子女,又看看面色不太好的赵夫人,最后目光落在唯一从容的白殊脸上。

白殊淡淡地道:“我只是想把圣上赐给我的药材带回去。”

白泊视线扫过旁边的总管,心下已经明了,运运气,尽量慈和地道:“带回去吧,好好休养。要请大夫可让总管拿我名帖去太医署,一应花销走府里的账。”

白殊给知雨使个眼色,看他接过东西,临走时又道:“希望能早日看到国公的诚意。”

白泊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目光渐渐转冷,但一看向赵夫人,却还是温声道:“辛苦夫人尽快将他母亲的嫁妆整理好交与他。”

赵夫人也在这短短时间里调整好表情,同样温声回道:“妾知晓,今日之内便会整理出来。”

白泊点点头,转身忙去了。

赵夫人回身对自己一双儿女道:“你俩回去换身轻便衣服,再来找我说话。”

说完,她便扶着心腹嬷嬷的手转身回后院。

走过一段路,心腹嬷嬷四下望望,还是忍不住低声道:“国公昨夜就派人传了话,刚才又那般叮嘱,看来那些东西是留不住了。”

赵夫人却是无所谓地回答:“给就给吧。嫁妆单子在库里,还不是我们说什么便是什么,随便给点也就打发了。”

说罢她又沉了脸色:“倒是大娘和四郎身边得赶紧换一批人。我一个没看住,他们竟就被那些没脑子的东西带得不成样!”

心腹嬷嬷垂下眼,低声应着是。

谢煐下朝回到东宫议事殿,还未进门就听见里头薛明芳的骂声。

他一边走进殿中一边抬高声音道:“知道你嗓门大,这是恨不得让紫宸殿那头都听去吗?”

紧跟在他身后的冯万川转身关上殿门,自己立在门边。

殿中三人见到太子,纷纷躬身行礼。

薛明芳草草抱个拳,犹自恨恨地说:“殿下,他们这也欺人太甚!竟然让堂堂太子下嫁,亏他们想得出来!殿下忍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加冠入朝,现在又要受这种侮辱,臣都替殿下憋屈!不如干脆直接撇下这里去北边,有我薛家在,定能保殿下……”

张峤听他越说越不像样,急声打断他:“你浑说什么!太子无诏不得离京,上次好不容易出去一趟还是我们辛苦设计二皇子换来的!你把那些城门好好数数,哪处是殿下能走得出去的?”

薛明芳不甘地嘟囔:“东宫有三千护卫,加上我薛家的家丁,我不信还冲不出去。”

张峤头疼地看着他:“然后呢?一路打到北边,和薛家军一起吃风饮露?原本这些年朝中就一直在军备补给上找麻烦,全赖殿下多方周旋,四处搜银子补贴,才勉强支撑着。”

薛明芳还不服气:“那是现在,等殿下过去了,那里的税可就是咱们的。”

张峤继续浇他冷水:“你可查过近年那边的税才有多少。何况,有钱没粮有什么用,钱是能吃还是能穿。要是拿着金子就能不饿死冻死,泰粟犯得着年年天一冷就来侵边?”

薛明芳这才不说话了,侧过身兀自生闷气。

谢煐坐下等他们吵完,才问:“早朝结束时才下的赐婚圣旨,你们就已经知道了?”

三人的脸色顿时都不太好看。

贺兰和叹口气:“安阳府外一大早便贴了告示,公告国师寻到‘火凤’为齐国公三公子,天子按着‘高飞’与‘潜游’的谶语,着太子委身于凤,以解天下危难。算算时间,该是比朝里下旨的时候还早,这是完全断了殿下寻后路的可能。”

谢煐蹙着眉没说话。

张峤道:“臣一得知消息便密会过祖父,祖父已去寻国师了。”

谢煐略点下头。他还未开口,门口突然有动静,引得几人都看过去,只见冯万川开了点门,似是正在听外面人说话。

不一会儿,冯万川过来禀道:“是孟大来回昨日殿下吩咐的事。他说……”

说到此处,他的表情都有些奇怪起来:“他说殿下昨日要寻的人,正是白三公子。而且,三公子今早还特意在延喜门前拦住他,托他转交一些东西给殿下。”

谢煐一挑眉,让孟大进了殿。

孟大的神色同样有些怪异,该是已经知道赐婚旨意。他将小木箱放在地上,给谢煐行礼后,将昨日的探查经过和今早被拦一事都陈述一遍。

末了,他补充道:“臣与同僚们已经仔细检查过,的确不是危险之物,只是看不懂是些什么东西。”

谢煐目光转向小木箱,冯万川立刻上前打开,将里面的两个小纸卷和一小叠纸都摆在案上,又将一封信递与谢煐。

薛明芳、张峤和贺兰和都围上来观看,不一会儿就纷纷发出惊呼声,每人捧着一样东西爱不释手。

谢煐抽出信纸,快速看完上面短短的一句话,再抬眼扫过三个面露惊喜的心腹,和他们手中的东西。

张峤率先反应过来:“白三郎这是想和殿下合作的意思?”

谢煐轻哼一声:“你们三个,完全被人家拿捏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宫殿名宫门名这一类名称,有些是出自长安城、太极宫、大明宫。名称实在太难取了orz

-------------------------

第7章 所好

太子,一国储君,国之根本。典章制度上自然有众多储君相关的条陈,但实际执行起来,又会有很大出入。

譬如康宗,是文宗苦盼来的太子,从小有文宗延请的名师专门教导,又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宾客时时看顾,十六岁便加冠入朝,进政事堂听政,东宫开府,遴选一众出类拔萃的属官,逐渐参与国务。

如果康宗没有英年早逝,谢煐大概会重走其父这条路。

但,换成当现今皇帝的太子,从大郎变成六郎,谢煐的待遇就和康宗当年完全相反了。

按礼法,太子必须接受教育。于是嘉禧帝在宫里专门腾出一殿,诏集贤院众学士给所有皇子讲课。而且,嘉禧帝不仅对皇子们的功课很宽容,但凡暑热雨雪,都会以体恤之名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