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458)

竺祁在一旁听着,冷哼一声,看茅高远骑在马背上的身形更加佝偻,还是觉得气不顺。

他是竺年的奶兄弟。在他看来,茅高远是竺年的伴读,那立场必然是只有站在竺年身边一条。

谁知道茅高远竟然背刺竺年,简直是万死难辞其咎。幸亏最后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这个家伙也着实命大。

他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竺年还要用茅高远;更想不明白,茅高远竟然也真的为竺年在姜国的发展各种出谋划策。

不得不说,茅高远这个人,人品虽然很不怎么样,但办事能力还是很强的。

他本就是南王府的人,又是茅家人。

在金城这里,茅家男丁几近死绝,剩下的几个小孩儿都被姜姑姑带到了京城。他在金城已经站稳了脚跟,整个原本茅家的势力,在他的努力下,已经完全和竺年、尉迟兰的势力融合同化。

只是茅家的地盘虽然很大,但位处姜国西南,整体环境并不算好,发展潜力有限。

前往上都的途中,茅高远条理清晰地跟竺年汇报一项项数据,恍惚觉得还在梁州。

竺年仔细听着,想要知道的信息,茅高远都列了出来,不需要多问。

走了一段之后,已经快到中午,竺年下令埋锅做饭。

等吃过饭后,重新拔营启程。

巍峨的上都面对列装整齐的军队,并没有做出有效的抵抗。

猝不及防加上内应,全城八扇城门没有一扇来得及关上。

内防的空虚,加上缺乏有效的指挥,战斗持续到傍晚的时候,竺年的军队已经攻入了皇宫。

等到了半夜,零星的抵抗已经摁死。

所有坊都已经被顺利接管。

剩下的交给休息好的银鱼,暗中摸索一些没有覆灭的火星。

竺年在御书房内,和一众人拿出缴获来的目前最重要的物资——姜国舆图。

姜国的人口和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这里土地平缓,适合耕种、放牧。

丰饶的土地滋养了密集的人口和城镇。

从出黑荥关不久,竺年就发现姜国的大部分的州,比大月的要更小。

现在他拿到完整的姜国舆图,不难发现姜国的州郡划分,大部分都不是以自然山川为界。

大平原地区应该是由于各种分封之类的因素,分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豆腐块。

“分三路。我带人往西去卫州,竺祁和茅高远一路扫中间这一片。”

竺祁问:“南面呢?”

“南面有宋觉。”

竺祁没吭声,茅高远下意识皱眉:“镇北王是前朝旧臣,他能帮我们?”

“谁还不是前朝旧臣了?”竺年从祁二宝手上接过另外一副姜国的舆图,这是他们自己人画的,各种标注的信息看起来更习惯一点,两方对照下,信息更加全面。

茅高远不太懂具体打仗方面的事。倒也不是真的一窍不通,只是他对战争的认识停留在纸上谈兵。

当年,茅丘怎么惨死,他怎么狼狈逃进迁山,一直是他挥之不去的噩梦。

他习武,也熟读兵法,但放在战场上根本没什么用。

他认真听竺年、竺祁等一干将领的讨论,发现自己能够做的,也只有后勤调度。

哪怕是这方面,他也是以前跟在竺年身边的时候学到的。虽然姜国和南王府有很多不同,但同一件事情,万变不离其宗。

他很快认识到问题所在,没有再待在御书房里,告了个罪就出门去打理剧变后的上都。

先把明天要出发的军队的物资整理出来,然后把缴获的总体资源统计出来。

现在正是即将过年的时候,秋天粮草刚刚入仓,物资相对充足。沿途会有动乱和灾民加入,大量的人员需要妥善安置,后续的管理必须跟上……

竺祁他们看茅高远出去,抬了抬头,见竺年没吭声,他们也就没过问。

过了一会儿,祁二宝给他们送吃的进来,带来的人里还有竺年的一个熟面孔。

“黎公公,你不是出宫了吗?怎么在这儿?”

黎公公岁数不算很大,今年还不到四十,在太监中原本也算是比较有前途,能干当然比不过徐伶、张茂实,但也是大太监的有力竞争者。

当能够出宫的规定出来了之后,谁都没想到他会是参与最积极的那个,也是最早出宫的那个。

黎公公笑道:“奴……我本是到皇庄去的,没成想说这边宫里头没人,就来帮着照看了。”

整个朝廷都南迁之后,皇宫内除了一些外面的衙门,宫中已经没有真正称得上主人的。

当年先帝驾崩之后,太后下手狠辣,几乎所有太妃都不能幸免。剩下有几个幸免的,也不是背景强的。背景强的,原先和太后叫板,是第一批连着大人小孩一起被太后弄死的。

那些个活下来的,被请到皇陵去守陵,才保住了性命。

二皇子这年纪,还没有接触到后宫这些残酷的争斗,到了皇陵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这里本来该有太妃在。

现在这些太妃,在先前“掉包”整个军队的时候,就被接到了宫里头,像个普通宫人那样老实生活。

这地方如今除了表面上巍峨的宫殿之外,内里也不剩下什么。

竺年多少有些奇怪地看着黎公公和宫中许多宫人的绿点,只是现在不是谈心的时候,只能先把要紧的军务商量好。

等散场的时候,已经夜半。

黎公公一直在边上伺候着,引着竺年往御书房后面用来小憩的房间去:“来这些日子,我理了些没人要的东西,已经搬到后头屋里了。”

旧宫无人管束,一些胆大妄为的宫人,联合了外贼,倒卖宫中的东西。起先还只是小偷小摸,等时间一长,发现压根没有人来查,胆子就大了起来。除了一些明显逾制的皇帝皇后用的东西,嫔妃的皇子皇女的东西都有人会出高价买。

来人也不会说自己究竟是什么人,只说想沾点贵气。

宫中许多摆设,也成了黑市上的紧俏货。原先只能靠御赐,才能有几件的珍品,如今花钱就能买到。

黎公公来的时候,整个皇宫都已经几乎被搬空。现在能看着不寒碜,还是他用手段追回了不少的结果。

但是最珍贵的东西,因为卖不上钱,倒是一直没被动。

竺年看着小屋里的堆满的书籍,脚步明显加快,上前拿起来前,先掏出帕子来擦了擦手:“这是……”

黎公公低头说道:“都是陛下和太子们学的东西,还有一些笔记。先前存放不得宜,有些被虫蛀了。现下这些,都是保存还不错的,也有我和几个识字的宫人一起抄的。”

要说什么是普通读书人和帝王之间的真正区别,其实就是实物操作的那一套。

流传在外面的那些书籍,讲一些真善美,固然是扬善,但并不能用于真正的实物管理。

作为一名皇帝,如何统治一个国家,那肯定只有皇帝最清楚。

皇帝公务繁忙,没有时间手把手教导太子的,就给太子请先生来教。让太傅先去学习这些东西,拿来给储君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