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444)

姜崇像是猛地惊醒,摆手免了他的礼,打了个哈欠,问道:“可有什么休息的地方?我实在困得不行了,一会儿要是家人问起来,你说一声。”

梅园遍布亭台楼阁,能够休息的地方不少。不过毕竟是园子,布局和住宅不同,长随就提着灯带着姜崇东绕西绕转了一圈,才算是到了个最近的屋子。

屋里头早就收拾齐整,有人伺候,倒是不用长随多留。

长随出来之后,回到小楼,问了同僚才知道:“陛下也来了?”

同僚朝着半里街抬了抬下巴:“许多大人都来了。”

这个时间,朝中工作的男人们都下班回家,带上在家同样需要忙于课业的十多岁的子女出来透个气。成了亲和订了亲的,可以逛逛园子;还没说亲的,正好相看相看。

灯下看美,不比上元的灯会冷清,又有安全幽静之处。

人都是左右几个坊里的,也不用担心玩得太晚,倒是比白天还热闹。

长随问了竺年他们的去处,听到小张公公跟着,就没再跟去,而是躲懒去厨房吃晚饭。

半里街上,竺年正在教太后撸串。

太后这两年越活越没了束缚,乐呵呵地跟着竺年吃得满嘴流油,还招呼小儿媳陈王妃一起吃。

陈王妃有些放不开,但看太后都吃了,把心一横,就咬着签子上的一块肉:“唔!好嫩啊这肉!”

竺年再给她倒了一杯气泡酒:“小婶,来。”

金黄色冒着小气泡的葡萄酒,装在和精巧毫不相干的大号的玻璃杯里,陈王妃想都不想,就喝了一大口:“痛快!”

一群人闹腾到半夜,才算尽兴而归。

倒是有不少人想和太后他们一样在梅园留宿,但自觉身份不配,反正家就在左近,还是直接回去了。

一切繁华落幕之后,姜卓倒是还没有睡意,抓着竺年在街上走,看着下人们忙碌收拾残局:“糕儿真是个开心果。你一回来,母后就高兴了。”

“父皇不高兴吗?”竺年叫住收拾面摊的,“等等,你先去收拾别处。”

说着,他走到摊位里,熟练地拿起现有的材料,煮了两碗馄饨面。

“父皇晚上没吃多少东西。”

“就你看得清楚。”

“那是。”

面的量不多,浅浅的装了两碗,摆在一个小桌上。

姜卓拿起筷子,和竺年一起吃面。

吃完之后,他想跟竺年说的话,似乎也一起吃下了肚子,甚至忘记之前打算说什么。

他不说,竺年也不问。

接下来几天,半里街一直开着。

倒像是一条真正的街市,早有早的热闹,晚有晚的好处。

除了附近几家富贵人家,就连离得稍远一些的,像是陈王妃的娘家金武侯也请托了要来玩耍。

竺年就一直把半里街开到了上元。

上元结束,整个姜国都结束了过年过节的氛围,所有人全都收束心神,该干嘛干嘛了。

竺年重新变回了一个闲散王爷,每天要不就在家做些小手工,要不就进宫陪太后,最远就是去梨园看看自己的新房。

就这样到了梨花盛开,杨柳依依的时节,他竟然在一号码头遇见了故人:“沈化?”

作者有话要说:长随工作/偷懒日常

早起:吃早饭,做早课;

上午:看话本,或者跟王爷去玩;

中午:吃午饭,午睡;

下午:看话本,吃下午点心,或者跟王爷去玩;

晚上:吃晚饭,写话本,睡觉。

长随的新年愿望:今年能写完一本话本

(完)

第二百零四章 灯塔 ...

沈化有朝廷的人来接,到了下班的时候,自然有嬉王府的马车等在工部门口接,回来直接就让人带到了内院。

原本已经心宽体胖的沈公子,这会儿又变成了刚和竺年认识时候的那样,还更瘦了几分,人瞧着更加成熟稳重,半点都瞧不出那种衙内的纨绔气息。

竺年伸手让他坐下:“还道你不会来呢。”

东州和江州、萍州等地一样,虽说都上了奏折,表示自己已经臣服姜国的统治,但一直和朝廷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如今实际上形成了某种自治,比江州和萍州更加独立,有一种联合了东部包括东州在内的林州、海州、阳州形成一个独立王国的情势。

他们和南王府的联系相对更紧密一些,但实际是在竺年和尉迟兰的实际控制之下。

按理来说,姜卓就算下诏,沈化不听,姜卓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沈化见内院没有人,就搓了搓脸说道:“这不陛下的旨意,我一个白丁,哪敢不从啊?更何况还给了个大官当。”

他从袖袋里直接拿出一张纸:“瞧瞧,直接就是从四品。这一下,差点就赶上我爹了!”

竺年看得直笑:“行了行了。舟车劳顿的,先赶紧吃饭睡觉。说了让你什么时候去卫州没?我让小张公公给你准备行李和随从。”

“总归是这几天吧。明天还让我去工部点卯,这得多早起啊?”沈化絮絮叨叨站起来,“也不知道卫州那边会不会比林州还冷。听说那边遍地都是石头,连根草都长不出来,也不知道去了那里吃什么?您可得多给准备点吃的喝的。那个气泡酒,多准备些!”

“我看你一堆话,就最后一句是重点。行了,明天早上我陪你去工部,保管没人敢跟你叽叽歪歪。”

“那要是有人敢呢?”

“那你就把卫州那边水泥的账本甩他们脸上。一群憨货,办事的本事没有,捞钱的胆子倒是大,什么项目都敢伸手。”

“嘿!我说造什么东西要那么多最便宜的水泥呢,原来是修城墙用的,心也够大的。”沈化身为衙内,虽然兴趣不在做官上面,也算是家学渊源。这官场里面的道道,比一般人要清楚多了。

“新上任的那位工部侍郎,连水泥不同的标号都不清楚,也不知道是怎么敢批的账。他就没想着去核对一下?”

“工地在卫州呢。他人在京城,能核对个什么?他要核对,那肯定都是对的。”几份样品而已,还不好糊弄嘛。京城里高作庙堂的官老爷,怎么可能亲自去边境上盯着修墙?那架子,可比皇子还高着呢。

两人说着,长随敲门,说是洗澡的热水准备好了。

竺年就送沈化出了院门,让长随带着他去洗澡,等过会儿尉迟兰回来,又一起吃了个饭。

等第二天沈化被叫醒,住的院子里头已经搁了好几个大木箱,还有人在搬东西进来,伺候的随从说道:“沈大人早,早饭已经准备好了,随我来。这些都是家里现成的,等您回来再看看喜欢哪些,还缺些什么。回头让人先送一批过去,提前安排好。”

这几年竺年和尉迟兰在京城的时间少,在外面的时候多。哪怕是在京城,也经常去梨园精舍。家里头早就已经习惯准备外出的行头。

沈化只是一个从四品的官,身上没有爵位,东西准备起来要比竺年他们省心太多。除了一些逾制的东西不能用之外,大部分东西都有现成的。顶多就是有一部分不是新作的,而是去年或者前年做的,但保管都是新的,没用过的,东西也全都是好的,考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