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381)

就是晚上散个步,一群街坊邻居稍微走了片刻就散了。

第二天大朝会,最严重、也是分歧最大的就是关于卫皇后和沃州的一系列事情。

一方面认为,卫皇后德行有亏,应该低调简单落葬。

一方面认为,沃州一群暴民,应当强力镇压,替卫皇后正名。

竺年本来以为没自己什么事情,没想到站在身边的尉迟兰上前一步说道:“臣以为,沃州民怨事出有因。卫氏身为皇后,非但没有做到母仪天下,为天下女子表率,为百姓消弭怨恨,反倒激起民怨。此后,卫氏非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直接自尽了事。于公,对不起陛下厚爱与信任;于私,对不起幼子,对不起父母。如此不忠不孝、自私自利、胆小怯懦之人,实在德不配位,应当废黜后位。”

他的话一出,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嬉王夫夫和卫皇后有仇,这不是秘密。

双方顶着干了好几回,一直到双方一个被安排到银城,一个被安排到沃州,一南一北分开,才算是天下太平。

但他们本以为再“见面”的时候,矛盾可以缓解一点,可没想到一方都已经死了,这尉迟兰还不放过。

当然,大部分人都觉得发兵镇压沃州百姓,尤其是为了给卫皇后正名什么的,纯属屁话。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再怎么修饰委婉表达,卫皇后的责任都不能掩盖。

要把卫皇后风光大葬的人,也说得也是屁话。

一个死得这么不风光的人,还怎么风光大葬?

工部尚书韦逸仙见大殿里无人吱声,就上前一步说道:“老臣以为,如今还是早日让皇后入土为安。”

他原本是在礼部,资历很足。他出来说一句话,把两边的意见折中一下,要是大家顺着梯子下去,这事情就算完了。

没想到现任礼部侍郎的薛禾站出来说道:“韦大人是好心,但事情的是非曲直必须理清楚。沃州之事,究竟哪些来自皇后的懿旨,哪些是其他人借着皇后的名义行事,臣请命调查。”

大理寺立刻跳出来说道:“此时是大理寺的事情,已经再查了。”

薛禾冷笑一声:“卫玉的案子延宕日久,显然大理寺公务繁忙,可不敢再劳大理寺。”

卫玉的案子,可以说是沃州这一摊事情的起因。

虽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但天罗教已经彻底溃散,全国各地都在清缴天罗教余孽,将来显然翻不起浪花;其余跟着卫玉为非作歹的新贵们全都该杀的杀该罚的罚了,如今就剩下卫玉一个首恶,明明事实清楚,却还是在不久前才到的天牢。

虽然自从他被竺年纵马踢断了胸骨,又直接简单治疗后押送到了京城,此后就落下了病根,人几乎已经废了,但这不还有一条命在吗?比起那些被杀了的老部下,他可要幸运得多。

大理寺想说那是因为卫玉的身份不一般,皇帝没发话,他们怎么敢判?把人关在天牢里,他们都天天提心吊胆,生怕人一个不小心在天牢里咽气。

但这种事情可以做,不能说。

果然姜卓一听,也觉得没脸,当下只能同意让薛禾并刑部一起调查,并不再提及卫皇后该如何落葬的仪式,显然是打算把这件事情冷处理。

尉迟兰也不再进谏,下朝之后就拉着竺年的手,直接往兵部走:“许久没回了,陪我……”

“嬉年!跟我回户部干活!”姜崇扬声,一点都不讲道理地把人拉了就走。

尉迟兰黑着一张脸,觉得姓姜的就该斩尽杀绝,简直没一处能让人痛快。

其他人看他的样子,本因为刚才殿上的事情,想跟他交流两句的大臣,也纷纷退避三舍,路过他的时候,不自觉低下头,绕着走。

尉迟兰很快注意到,不以为意,自顾自回到兵部。

姚尚书被叫到御书房去了,尉迟邑被派去给姜扶镇场子,兵部其他人压根没人敢对他指手画脚。

他就把这段时间兵部的事情都看过。

尉迟兰还算认真工作,竺年这边完全是消极怠工,坐在姜小叔叔的屋里,就要往榻上趴,被姜崇丢了一堆账本:“核一下。”

竺年就翻开一本账本,目光涣散:“您把我叫来干什么啊?”

姜崇也不是真想让他核账本,拉了椅子和他凑到一起:“尉迟兰胆子怎么这么大,真想废了皇后?人死为大啊。”

明白了,这是叫他来聊八卦的。

“死了也有对错。听说沃州无辜死了好几十个人呢,难道就都白死了?”不过他倒是有些好奇,“小叔叔,您怎么不伤心啊?”死的是他亲嫂子不是?

姜崇见屋里头就他们两个人,也不装:“我前头还有一个正经大嫂,可惜命薄。”

其实姜崇所说的正经大嫂,并没有和姜卓完婚。人家姑娘岁数比姜卓大,定亲之后,对姜崇很照顾。

当年,姜卓和太后忙于朝政,姜崇的年纪差得有点远,再怎么想照顾,毕竟精力不足,总有疏忽的地方。亏得这位姑娘,把姜崇照顾妥帖,在他心目中几乎是另外一个娘。

可惜的是,姑娘没活到大婚,就病逝了。

后来姜卓正经成亲的就是卫皇后。但卫皇后和姜崇的年纪差不了多少,他肯定不能和卫皇后多亲近,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感情。

再说,卫家跋扈,对他这个占着户部位置的兄弟,差不多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在没有南下的时候,卫家就明里暗里让他就封。

行叭,原来是塑料亲戚。

竺年咂摸了一下:“反正现在人已经死了,怎么处理都不急。倒是沃州那边,不知道怎么样了。”

姜崇一想也是:“你是在沃州那边待过好一阵。你要不放心,不如向皇兄请命去看看。”

竺年有些意动,又摇了摇头:“多半不成。”

他去倒是能平息沃州的事端,但这一去不是又加深了沃州百姓对他的信奉了嘛,不利于朝廷的统治,肯定是不成的。

姜崇还想怂恿他去找太后,竺年压根就不想见老太太,但既然他回来了,毕竟是表面奶奶,还是得见一见:“先前在银城的时候,说是奶奶住在梨园那边?现在是在宫里头吧?”

“母后嫌宫里头闹,还在梨园那边呢。你直接过去就是了,梨园那里便利。”毕竟死人不吉利,无论是他还是皇兄,都不想太后去处理皇后这件事情。

梨园那里清净,夏日里待着也凉爽,平日里出门就有戏曲听,身边也不用跟一大串人,日子多惬意。

竺年听得不知道该作何想,倒是想问一声姜戈,但觉得这时候问有点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感觉,就干脆问了一下姜崇家里的情况,顺便还邀请他们:“现在天气热了一些,等稍微凉快了一点,带婶婶和弟弟们来银城。那边有个大湖,咱们在湖上钓鱼,钓起来就吃。大的炖汤,小的烤着吃。”

塑料叔侄俩关起门来聊了些吃的玩的,回去之后竺年本以为竺婉能回来了,结果人压根就没回来:“臭丫头,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哥哥?非得我亲自去逮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