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151)

宋觉和大臣们都理解,也能听得出他已经尽力在提供自己所知的一切信息。

只是一个经历了政变,连封号都还没有所谓小王爷,在这么重大的变故之前,大概只能被拘在家中尽量不要出门,又能知道多少事情呢?

众人一起商讨,一直到听到一声肚子咕噜的声音,看到竺年微红的脸,才问了一句:“什么时辰了?”

边上伺候的太监说道:“刚到申时。”

宋觉阻止了想说话的竺年,招呼大臣们一同留下吃饭,才对竺年说道:“进京勤王不是小事,调集数万军队需要做各方面的准备,阿浮恐怕还要在汾州再待一阵。你这一路过来也辛苦,一会儿吃过饭,早早去歇息。明日我安排人带你四处转转,看有什么想玩的。”

竺年谢过宋觉,又赶紧婉拒:“浮不辛苦。浮知自己没用,帮不上皇叔的忙,只求在边上听着。”

少年说话的时候情真意切,让人动容。

宋觉没多思量就同意:“也好。不过今天你去好好睡一觉,明日一早我让人带你来。”

“是,多谢皇叔!”

等吃过饭后,哪怕竺年再不愿意,还是被人带去休息了。

几名大臣在重新开始商议之前,忍不住赞赏:“小王爷稚子之心,殊为难得。”

宋觉点点头,又说道:“也不知道他家里人怎么想的,怎么就放心这么小一个孩子来担此重任?”

话是这么说,他也知道既然对方只能派这么个看着就不靠谱的少年,显然情势已经非常紧急,身边也实在无人可用。

之后几天,竺年就名正言顺留在敌人的最核心位置,听取他们的各种布置,偶尔还能靠着自己对北地的了解,给出一点小建议。

宋觉和大臣们对竺年都很喜欢,偶尔休息的时候,会见缝插针考校他的功课。

竺年一边老老实实作答,一边不作伪的满脸愁苦:为啥啊?为啥他深入敌营都要回答老师问题?

不愧是敌营!

大概是竺年的表现太真性情,没过几天,他的随从就被允许可以自行在汾州城内活动。

随从们肉眼可见的武力值极高,加上规矩不惹事,偶尔问一些问题,不是询问竺年,就是讨教汾州方言。

他们对出去活动必须带着人,也没有异议。除了采买必要的生活物资,他们能出去也不出去。

开玩笑,这可是敌营,他们得随时守在竺年身边才行。

有大臣提议:“小殿下无需如此紧张,不妨和您的随从一起在城里走走。”听到竺年照例拒绝后,低头看他的字,夸赞,“小殿下的字写得真好,不知道是师从哪位名家?”

竺年说道:“浮顽劣,只是跟着家中几位先生写的,并没有特意练过。”

这话半真半假。

他在读书方面确实有点亿点点皮,但该学的都学了。

书法也确实没特意练过,只不过从小在他高祖奶奶手底下打得底子,后续教他的先生虽然没有书法方面的大家,一手字也都是非常不错的。

他现在的字不好说是哪一派,就是瞧着顺眼。

宋觉听着,也特意看了看竺年的字,点了点头:“能够写成这样,已经可以了。这种小道,无需花费太多时间。”

他是一个彻底的实用主义者。

在他看来,琴棋书画那是打发闲情用的,固然能够给生活增添些趣味,正经用场是派不上的。

譬如宋恒,写得一手好字,但能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能够写一篇好文章,至少能痛骂乱臣贼子。

喜欢琴棋书画也没问题,朝中有专门的官职来供奉这些人,给自己提供娱乐。

简单闲聊几句,他们又坐下来继续商议,一条条最新的信息汇入进来,一条条布置安排下去。

如此过了半个月,他们终于可以整装待发。

听上去好像很慢,实际上能有这速度,还得是因为汾州其实一直处于半备战的状态,才能达到的速度。

首先,数万人的军队得从汾州各地调集过来;

其次,就是这数万人远征所需的粮草辎重的筹措;

再次,为了保障数万人军队的战力,需要配给的厢军等后勤部队,以及相应的各种准备;

最后,还有数万人打仗所需要的武器车马等等。

武器车马这种“外物”,肯定不是临时准备的,但需要保证战时能用,平时的保养就是一大项支出。

为了保证战斗力,这些武器的损耗也不低。

粮草方面,如今春耕刚开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要筹措粮食也比较困难。

但是汾州这边除了受限于地理因素之外,准备的速度很快。

当然,明天要走的是第一批军队,人数只有一万,不过都是精锐。

宋觉走到竺年临时休息的院落的时候,听到竺年正在和自己的随从们争论。

“等几军交战,我会往后面躲着点。”

宋觉一听,立刻板起脸来,刚想骂小子没有狠劲,就听竺年继续说道:“我也没上过战场,冲在前面给皇叔添乱。你们不一样,能帮上忙,替我守着点皇叔。”

随从们说道:“殿下不可!”

“临行王爷千叮咛万嘱咐,要护您周全!”

竺年又说:“我在后方肯定周全。就算战场上刀剑无眼出了什么意外,我一个人又哪能比得上皇叔重要?好啦,你们不要再劝了,我既然姓宋,大月就是我家,为了守家付出点代价,是再应该不过的。我父王母妃知道了,也会赞成的。”

“可是殿下……”

“好了!”宋觉听不下去,直接推门而入,一把勾住竺年的脖子,拉过来好好揉了一把脑袋,“小孩儿莫要多想,皇叔还能让你出了意外不成?行李都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就早点睡觉,明日一早就出发!”

“是,皇叔!”

宋觉像个老父亲要送儿子远行一样,亲自检查了竺年的行李,确定没什么问题,才离开。

他走出了一段路,回头看竺年还站在门口送他,摆摆手让他回屋去,自己背着手慢慢踱步。

一直跟在宋觉身边,却不怎么说话的镇南王世子宋卢突然笑道:“父王很喜欢弟弟。”

宋卢已经二十五六,长子也有七岁,为人稳重少言,瞧着像是竺年的长辈。

宋觉笑了笑,反问:“你不喜欢他?”不等儿子回答,就继续说道,“我此行去京城,前途未卜,你留在汾州,一定要稳住局面,不能误了春耕。”

宋卢郑重应下:“是。”

几人走了一段路,宋卢还是忍不住追问:“父王是不是另有打算?”

宋觉停下脚步,看了他一眼,挥手屏退众人:“你有什么话想问,就直说。你我父子,没什么不能说的。”

宋卢赧然:“那我就直说了。爹,您是不是属意宋浮当皇帝?”

这是一个摆在他们面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现在的宋家,宋恒这个正经皇帝身陷敌营,无论怎么想,都不可能平平安安回来,继续当他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