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长安(93)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苏荷猛的摇头,试图让自己清醒,“怎么想着想着,又想到她了。”

“她身边如此多红颜知己,我想她作甚。”苏荷甩袖道。

------------------------------------

——雍王府——

李忱坐在一颗还未发新芽的柿子树下,在连打了几个喷嚏后,拿出手帕擦了擦嘴。

“阿兄!”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

崔瑾舟跑入内院,将那高兴与喜悦都写在了脸上与肢体中。

她跑到李忱前,扑入她怀中,像个小羔羊一样蹭了蹭。

这可把李忱为难住了,她挑起眉头,看着怀中的妹妹,“你这丫头。”

崔瑾舟抬起脑袋,笑眯眯道:“我太开心了嘛。”

“哦?”

“周王与韩国夫人之女崔灵儿定亲了,阿兄知道吗?”崔瑾舟问道。

“当然知道,那天晚上的家宴,我就在其中。”李忱放下帕子回道。

“我猜,这肯定是阿兄的主意。”崔瑾舟说道,“让圣人赐婚周王与张氏。”

“你心里明白就行,不要随便与人说。”李忱提醒道。

崔瑾舟点头,“当然了,瑾舟谁也没告诉。”

“只是,他们说是张贵妃求的情,还说是张氏与东宫不和,有意拉拢周王。”崔瑾舟抬说道,“这样一来,东宫的处境,不就更加艰难了吗?”

李忱低头,“谁告诉你,联姻就一定是拉拢与扶持了。”

崔瑾舟只觉得形势越来越复杂了,“瑾舟听不明白。”

李忱摸着她的脑袋,温柔的说道:“你不需要明白这些。”

“郎君,宫里来人了。”文喜走到李忱身后叉手道。

崔瑾舟遂起身,绕到李忱身后推动着轮车,“马上就要到上元节了,这可是长安最热闹的节日,阿兄应该带嫂嫂好好游玩一番,毕竟,这是嫂嫂在长安过的第一个上元节。”

来到前院后,李忱才发现宫中来的人是皇帝的近侍章韬光,“见过雍王。”

“章内侍。”李忱不解的看着章韬光,“可是雍王府的稀客。”

章韬光眯眼笑着,“小人来,是为后日的上元节。”

“今年的上元节,会在兴庆宫前摆宴,大家命小人来传话,让雍王带着苏娘子一同赴宴。”章韬光说道。

皇帝的意思,让李忱很是意外,她看着章韬光,十分不解道:“可是苏氏还未受册,现在就让她赴宫宴是不是太早了。”

上元节的宫宴,不仅会有诸国使者,且文武百官以及宗室外戚皆会到场,礼仪繁琐复杂,也少不了尔虞我诈的试探与攀比。

“不早了,”章韬光回道,“等周王大婚后,就该轮到大王您了,且此次周王即将迎娶的王妃,崔娘子也会赴宴。”

“我知道了。”李忱道。

“小人告退。”

“阿兄是担心,嫂嫂会不习惯那种场合?”崔瑾舟问道。

“她一定不会喜欢。”李忱说得十分肯定,“朝廷中人,说话都带三分讽刺,七娘口直心快…”

“瑾舟倒是觉得,嫂嫂她未必不能。”崔瑾舟摸着光滑的下巴说道,“毕竟,嫂嫂与阿兄朝夕相处,阿兄说话吞吞吐吐,三分明七分暗的,嫂嫂都能忍受下来,足以说明,嫂嫂有所改变。”

若非崔瑾舟的提醒,李忱自己,倒还真未注意这些。

“阿兄是亲王,又没有参与党争,那些人的阴阳怪气,也泼不到阿兄身上,况且,能以定亲的身份,就陪同出席如此规模的盛宴,可见姑夫对嫂嫂的认可,这不是好事么?”崔瑾舟又道,“若是顾及宫中那些礼节,不是还有阿兄么,阿兄可以亲自教呀。”

李忱侧头看了一眼崔瑾舟,“你这丫头…”

崔瑾舟走到正前方扮了个鬼脸,“能借这样的机会见到嫂嫂,阿兄应该是高兴的吧?”

----------------------------------

一日后,正月十四

上元节的大唐,远比除夕以及元日更加热闹,各国使者,地方使臣,以及各域行商,纷纷驻京,为的就是一观上元盛会。

十四日清晨,通事舍人爬上丹凤楼,拿出敕书展开,高声念道:“天圣十载,始至晓春,万象更新,上元佳节,天子与民同乐,特开城门三日,金吾驰禁…”

与此同时,南北衙的禁军开始调动,各大将军亲自上阵,宫城与皇城禁军曾设三倍,京城各门也增设了一倍的守卫。

一匹从东北来的快马飞奔入城,进入长安后,快马驶向长安县,最后来到了永平坊。

因陆善即将过寿,陆庆绪便从范阳奔袭了三日三夜,终于赶在上元节之前到达了长安。

但他并没有一到长安就先见父亲,而是来到了永平坊,苏荷居住的小宅前。

陆庆绪跳下马,狂敲门头,“七娘…”

“七娘!”

“七娘!”

“吵什么吵啊!”苏荷隔壁住着一个年迈的老妪,她不耐烦的打开大门,露出满是白发的脑袋,气冲冲的朝陆庆绪骂道:“人早在一刻钟之前就被大马车接走了,空喊个什么劲啊。”说罢,便将自家大门一闭。

作者有话说:

世家名门非常看中门庭与地位,妾是什么意思,是从后门抬进去,不用三媒六聘(妾是可以买卖的,差不多等于奴仆,唐朝有奴隶制哦)宗法制其实是,子以母贵。

崔瑾舟的出身,五姓七望(五个姓氏,七个家族,因为有两个李氏与两个崔氏,所以叫五姓七望)她占据了其中两姓,又是嫡出,跑去给人做妾,不太现实,在唐朝,铁打的世家,是看不起李唐皇室的(因为嫌弃他们出身地位,觉得是犄角旮旯里出来的)所以为了抬高皇室地位,太宗高宗都修了士族的排名,且禁止通婚,高宗之后禁婚令就不怎么管用啦。

第62章 长恨歌(十六)

长安上元节的灯会, 从十四日还未入夜就已经开始,一直到十五六日夜,除了宫中会有庆宴, 民间各市、坊也都会有精彩绝伦的演出。

为迎接上元, 大唐有燃烛的习俗,于上元灯节时, 在自家门口点燃一支蜡烛或是灯树。

自张贵妃得宠,张家权势滔天, 每年上元,张氏三姊妹在燃烛上都要做攀比,其中韩国夫人, 今年便在门前摆上了数百颗灯树, 每一颗都有几丈高,由数千灯盏组成, 当树灯点亮时,整座里坊,亮如白昼。

入宫赴宴前, 李忱特意派文喜将苏荷接入府中沐浴焚香。

又唤来府中的侍女为其梳妆打扮, 但被苏荷所拒。

苏荷虽讨厌宫的中挥霍无度, 自她来到长安,皇帝隔三差五就大宴群臣, 而府库供其用的, 皆是张国忠与王珙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但对于第一次进入都城的苏荷而言,对长安城中的上元节, 以及宫中的灯会, 仍有一丝好奇。

是日黄昏

“李郎君。”青袖跑到李忱的书房, 探出小脑袋小声叫道。

“喵呜~”一只白猫忽然跳出。

“小白。”李忱轻轻唤道, 只见那龇牙咧嘴的猫儿瞬间没了脾气跳回主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