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长安(387)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于是群臣开始小声议论,很快,他们便因恐惧而纷纷退去。

只有几个年迈的宰相入内参奏,但他们哪里又劝得动李忱,也争论不过正直盛年的李忱。

此事虽然成功过去,但是群臣心中的防备却更甚,对于日后的改制,也更加困难了。

百官的上疏中也总有一些让李忱看了便将之怒扔的。

元兴二年四月下旬,随着女子入学继续在地方推广,朝臣的阻碍声,也越来越大。

作者有话说:

其实,原本的剧情是,裴宁与魏莹的故事是悲剧。

以下我将原剧情写出来哈,裴宁刚入仕,是没有办法与宰相抗衡的,也无法感动这门由长辈做主的封建婚姻,所以魏会嫁入令狐家(魏莹自己肯定不愿,所以将会是悲剧收场,对,就是自缢

(魏莹作为女性,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而魏莹的死,会让裴宁彻底清醒,从而坚持辅佐皇帝踏上改革这条路,并且会变得疯狂。)

但是我觉得原剧情,好像太虐了,因为文要结束了嘛。

不过我还是要打个预防针,裴宁与魏莹是be(结婚了也是be,因为我说过有些东西存在因果关系,魏莹身上的是死劫)

其实我没写的这个结局,才是真实的,因为现实是,裴宁不会遇到这种皇帝,皇帝也不会管一个刚中进士的小人物的私事。

不过,裴宁遇到了李忱,想要改革的李忱两口子是最见不得这种不公的,尤其是李忱。(主要是她生活在皇家,皇室的重男轻女,她是从小看到大的,她很厌恶这种,也很讨厌自己身上的虚假身份,可是又不得不借助这层身份。)

她想开启新政,改变制度的想法,是从她发现了太子长子李淑的真实身份开始。所以才一直致力于辅佐李淑。因为她明白,只有扶一个女性上去,才有可能实现这些。

裴宁单独拿出来,其实可以做主角了,她的路也很坎坷,魏莹也算是她的光了。

第254章 风定长安(二十八)

元兴二年, 五月,端午。

朝中为女子入学之事争论不休,为缓和矛盾, 遂于麟德殿内举行端午宴。

皇后苏荷又提出要在殿前带着内廷的娘子军们比试击鞠。

苏荷从朔方回到长安, 虽位居中宫,但六宫之事都是崔太后在打理。

而苏荷在内廷, 却不像其他历代皇后以及内命妇那般恪守规矩,而是常在太液池教习宫人们马术、剑术、拳术。

作为收复长安的镇北王, 苏荷在这些曾经饱受叛军残害的宫人以及宦官跟前,有着崇高的地位。

李钰也在苏荷的熏陶与培养之下,文武并重。

麟德殿是大明宫最大的宴殿, 能容纳数千人之多, 能入此殿者,无不是朝廷要臣, 所以官员们皆以入此殿为荣。

然而今年在麟德殿举行的端午宴,李忱还特意下令,命百官携带妻眷一同入内。

自麟德殿建成以来, 历代皇帝, 都只在此殿宴请要臣, 肃宗朝时,就曾宴请过三千神策军。

皇帝的诏令令人费解, 还有朝臣将此事与前不久女子入学勾连在一起, 纷纷警醒。

“麟德殿乃正殿,非寻常宴会之所, 我等为朝廷效命多年, 方有此资格入殿, 在京官员, 无不以入此殿为荣,而今圣人突然诏令,让我们携女眷入殿,用意何在呢?”

“此前有圣人密诏上都进奏院,让天下女子进入学馆成为生徒,现在又麟德殿之事,实在让不由得多想。”

皇帝虽然下了旨,可有些官员却仍遵循旧制,未肯带家眷入宫,他们聚集在一起议论。

尚未娶妻的裴宁也是独自一人,一身绿袍在朱紫当中很是显眼。

“今日麟德殿是端午宴,圣人只不过是想缓和朝廷紧张的气氛,而举行的一场家宴罢了。”裴宁从旁说道。

裴宁作为新人刚任职不久,加上官职小,在朝堂上说不上话,因此群臣并不知道,他是站在皇帝身侧的改革派。

“怎么看都不像是家宴。”有大臣反驳道。

“那又如何?”裴宁官虽小,面对这些朱紫却是不卑不亢,“圣人的意思,是让诸位公卿携带家眷,父母妻儿,皆为家眷,都是诸位至亲至爱之人。”

“在所谓的规矩前,难道连至亲都可以舍弃吗?”裴宁质问道。

“祖宗之法不可废,况且遵守祖制,并非就是要舍弃至亲。”身穿绯袍的左谏议大夫崔玄明与裴宁对峙道。

裴宁看着这些虚伪的仁人君子,他们不愿打破对自己有利的规矩,甚至是在至亲身上,也不肯让步。

“阿爷,皇宫好大呀。”

但并非所有官员都是如此固执,面对皇帝的恩赏,他们欣然接受,并且带着从未踏入过宫城的家眷,来到了这座,普通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权力中心。

官员抱着自己的女儿踏入殿院,见到同僚后才放下。

五六岁的女孩儿很是懂礼貌的向一众叔伯行礼,“诸位伯父好,端午安康。”

当看到有官员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入殿时,那些迂腐守旧之人,却又面面相觑。

因为官员的女眷们在内宅,常会聚在一起,所以消息也是互通的,这些守旧之人,还不乏惧内者,以理由搪塞妻女,独自赴宴。

从出生,他们便离不开妇人,却又不允许她们获得平等的机会,于是便从思想上禁锢,用规矩束缚。

清晨的阳光洒照在麟德殿的砖瓦上,殿前的黄土已被修得平整,宦官们将数十匹马牵入殿前围起的筑场。

随着宗室以及官员不断入内,麟德殿也变得越发嘈杂。

然而事情过去这般久,文官们仍在议论女子入学馆之事,他们迫切想要说服皇帝收回此命,以防范未知的风险。

“崔相,您是国舅,圣人不愿听我等,难道崔相也无法吗?”一众绯袍看着低头盘坐的紫袍。

崔裕依旧沉默,就连他也想不明白,自己的外甥究竟想要做什么。

明明已经站在了最高处,可是所行之事,却是在动摇自己的地位,崔裕怎么也想不明白。

崔裕虽然不理解,但也没有跟着百官一同反对皇帝,毕竟龙椅上坐的,是自己亲妹妹唯一的骨血。

“圣人至!”周世良的声音传入殿外。

百官们纷纷停止议论,拉着家眷整齐站立,李忱踏入麟德殿。

群臣跪道:“陛下万年。”

李忱走到御座上,看着殿内的百官以及一众内命妇,“平身吧。”

“谢陛下。”

“今日端午,只谈节庆,勿商政事。”李忱提醒群臣道。

“喏。”

等到坐下,那些从未近距离观看过皇帝的女眷这才敢抬眼偷偷观摩。

她们打量着皇帝的容颜,“圣人是仁宗皇帝的亲叔叔,可看着好生年轻。”

“虽是叔侄,但圣人只长先帝一岁。”官员们回复着妻子。

“阿爷,圣人长得好好看。”刚至及笄的小娘子,额间还贴着花钿,皇帝的容貌,惊艳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