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长安(381)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一甲进士及第者三人,同时登殿入谒,裴宁入帐换上绿袍公服,入殿时裴姓宰相还特意认真的打量了她一眼,的确是不知名的生面孔。

三人穿着公服,手持笏板,按照宦官所教,至御前搢笏跪拜,“臣闻喜裴宁。”

“奉天赵寅。”

“谯郡夏侯攸。”

“叩见陛下,陛下万年。”

李忱端坐在御座上,招手道:“平身吧,抬起头来说话。”

三人同时抬头,李忱的目光最后落在了裴宁身上,并问道:“你是河东闻喜人?”

裴宁叉手,“回陛下,学生祖籍闻喜,祖上虽与河东裴氏有所渊源,但并非河东裴氏五房出身,父祖躬耕于济源,只得裴姓而已。”

“这个裴宁,竟是白丁出身。”群臣惊讶道。

“朕有一问,不知卿可有解?”李忱拿着裴宁的题卷问道。

“学生尽力而为。”裴宁谦虚道。

“子曰大同之道,天下为公,究竟何为大同,何为公?”李忱问道。

作者有话说:

其实世家在唐中后期,依然十分活跃,就单单一个河东裴氏,都出了十七个宰相。

可以去看,唐朝皇帝的宰相,大多都是世家出身,或者是宗室。

其实孔子的大同,有点道德绑架,在我看来,那不是真正的大同,而是他作为男性,构想出来的理想社会。

不喜欢儒家,也不喜欢孔子,他不是真正的平等者,所以也不觉得是什么圣人。

因为他骨子里有偏见,而且是很大的偏见,尤其是在男女之上。

可怜的是,男性由女人孕育而出,却极少有真正真正发自于内尊重女性的,尤其是在性上,处处都是优越感。

在两性之上,作者菌非理性主义者,因为我不认同男女会有真正的共情,所以我也只会站在女性的角度去看问题。

后续的改革会一笔带过啦,之前有一本书写的比较详细一点,但那都是作者菌所构想的一个新世界,因为在封建社会下,这样的改革是注定不会成功的,主要还是女性是弱势群体,不过社会怎么发展,都永远改变不了体能上的差异。

所以呢,这只是一个明知不可能,却还是想要写出来的构想。

不管怎么样,希望今后会越来越好吧~

第250章 风定长安(二十四)

裴宁抬起头, 而后叉手回道:“大同以天下为公,天下平等是公,人人平等是公, 然此人人, 是指天下,无分阴阳乾坤。”

从裴宁的口中, 李忱得到了想要且满意的答案,但她的想要与满意, 却并不是因为裴宁的答案,而是裴宁这个人。

他似乎揣摩出了圣意,知道了天心所想, 也知道天子即将搅动朝中的风云, 开启新政。

此前从未见过的君臣二人,在对于新政上, 似乎有着同样的默契。

这让李忱既意外又高兴,意外的是,自己执政刚满一年, 便寻得了自己所期之才。

但裴宁的答案, 让群臣不满意, 在这些固执的老臣眼里,“阴、阳, 乾、坤, 本就有别,若无所差, 这世间之制与法则岂非要乱套。”

李忱明白, 裴宁作为新朝新臣, 注定要与旧臣们对抗, 踏入仕途后将会举步维艰。

李忱没有说话,也没有理会那些老臣的窃窃私语以及不满,“尔等都是北唐最优秀的学子,今朝入朝,希望你们问道于天地时,勿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谨遵圣谕。”

紧接着,李忱又询问了其他二人,在问完之后,并没有在宣政殿停留多久便起身离开了。

天子只负责一甲前三人,剩下的一百多名进士,便由宰相完成唱名。

在大典结束之后,礼部官员走到殿前,向一众进士说道:“三日后,圣人将在禁苑设鹿鸣宴,拷问你们的才学,并以此授官,皆时会有名贴送至,持贴入宴便是。”

“喏。”一众进士叉手回道。

取消吏部复试,改由殿试后,这些及第的进士,便正式登科,只待鹿鸣宴结束,便能出任官职。

典礼结束后,作为状元的裴宁成为了众人的目光所在。

他们清楚的明白,自科举开始,历朝历代的状元,只要不犯错,稳重前行,最后都能位列公卿,乃至宰相,尤其是新君继位的第一榜。

裴宁在众多进士中,因年轻以及出众的长相,显得极为醒目。

“裴兄,恭喜啊。”

裴宁对于这些日后同僚的奉承只得一一回应,“同喜,同喜。”

进士当中,也有人对裴宁得中状元而一脸不喜,其中就包括宰相之子。

黄榜照常张贴于宫门外,由礼部所发的宴帖也开始向一众进士在京住处分发。

裴宁中状元的消息也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刚出宫门,便有禁军牵来一匹骏马,作为状元的脚力。

而其他进士只能羡慕的看着,裴宁接过缰绳,道了一声谢,便驾马离去。

或许他也清楚自己将来要走的路会异常艰难,然而却依旧难以掩饰今日高中的喜悦。

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得中,光耀门庭,裴宁首先想到的,便是给并不支持自己科举的母亲写一封报平安的家书。

然而刚至东市,裴宁就被一辆马车拦住了去路。

“吁。”

马车上下来一女使,她走到裴宁跟前行礼福身,“裴郎君万福。”

裴宁连忙下马,女使又道:“娘子让您过去说话。”

车夫驾着马车来到了一处稍微安宁之地,裴宁牵着马一道跟随。

马车停稳后,车内下来一个刚及笄不久的女子,衣着得体,仪态万方。

“裴郎。”她向裴宁微微侧身行礼。

“三娘。”裴宁作揖回礼。

“恭喜你,高中状元。”女子道贺道,眼里透露着开心。

“都是圣人开明教化之功。”裴宁回道。

二人的见面引来了游人的窃窃私语,原因不在于裴宁,而在于女子。

“那不是正议大夫家的三娘吗?”

“身侧的郎君是谁,模样好生俊秀。”

裴宁与行人口中的三娘,正是正议大夫、兵部侍郎魏傅之女魏莹,也是太宗朝那位享誉天下的名谏之后。

“三娘!”一名年轻公子驾马来到二人跟前,他脸色阴沉,对裴宁也十分敌对。

正因他的到来,让这条街上的行人纷纷逃窜。

“三娘,你与我已有婚约,怎能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与旁的男子私相授受。”

裴宁初到长安,并不认识马背上的人,于是将魏莹护在了身后,“你是何人?”

魏莹伸出手阻拦裴宁,小声提醒道:“阿宁,他是宰相令狐直的次子,令狐直对仁宗有恩,所以圣人一直厚待令狐家。”

“令狐家?”裴宁愣住,他忽然想起来应省试之前,自己恰好撞见了一名考生行贿贡院的搜身官吏,那人自称令狐氏,乃相公之子,搜身的官吏也好言劝告裴宁不要多管闲事,否则只会祸及己身。

令狐灏盯着出头的裴宁看了一会儿,“你是哪家的小子,不知天高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