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长安(335)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作者有话说:

纯属虚构,请勿考究哈

李司言人物原型,神通大将李嗣业(早先跟随高仙芝的,一个很牛的人物,沣水之战唐军差点败了,李嗣业是转折的关键人物,可惜死的太早了)

按苏荷以往的脾气,会一锤子敲死那太监。

第218章 平胡曲(五十二)

至元二年三月, 施寺明见时机已到,于是率军出魏州直抵邺城。

于朝恩惊恐万分,因围城失利, 为保洛阳, 急命九路节度使数十万唐军陈于安阳河北御敌。

六日,施寺明率五万精兵抵达安阳, 原本警惕的九路大军,望见施寺明的兵马之少, 遂生轻敌之意。

“不是说施寺明有十几万大军吗?”

“怎么就这点人马?”

“看那烟尘,怕是十万人都没有。”

“就这么点人也敢掀反旗?”众人大笑。

“不要轻敌。”魏国公李光必提醒道。

“魏国公,施寺明就这么点人马, 难道还敢上前对战我们二十万大军?”河南都知兵马使、御史大夫许书义说道。

李光必看了一眼许书义, “若是淮阳一战,许大夫也有这般自信前去增援, 或许那收复的功劳就不是章相的了。”

许书义自然听懂了魏国公的嘲讽之意,于是脸红道:“我手中总共才多少兵马,现在朝廷又有多少兵马, 怎能混为一谈呢。”

“那一会儿交战许大夫可要冲锋在前。”淮西、襄阳节度使, 邓州刺史鲁炯调侃说道。

“鲁将军, 论勇猛,谁比得过您啊, 再说了, 您可有一万步骑,要冲锋, 也是您在前呀。”许书义厚着脸皮说道。

“许大夫怕什么, 咱们后方还有苏将军的朔方军呢。”鲁炯说罢, 便拍了拍许书义。

许书义撇过头, 暗自嘀咕了几句,就在众将议论,以为施寺明不敢来犯时。

叛军却出人意料的直冲中军,唐军顿时阵脚大乱,“不要惊慌,随我御敌。”李光必拔刀大喊。

两军很快就厮杀在一起,施寺明所率精锐,士气高昂,而唐军却因数月围城早已没了斗志。

数十万对五万,竟是对峙持平的状态,很快唐军就死伤过半。

然而就在双方斗的不可开交之时,河畔却突然刮起妖风,那风沙带起滚滚烟尘,不仅将树木连根拔起,就连人都无法站稳,风沙遮住了视线,顿时天昏地暗。

加之风间的哀嚎与惨叫,两军大惊,唐军向南溃散,叛军则向北而逃。

唐军的甲仗与辎重全部丢弃于路边,苏荷的朔方军在大军身后,风沙席卷了两岸,尽管她骑在马背上高喊,却依旧无法阻止大军的溃散。

“不要惊慌,这是风沙,叛军亦遭风沙。”

“将军。”李怀恩提醒道,“现在人心不一,您是无法阻止的。”

九路兵马,无统一指挥,苏荷只能调动本部的朔方军,而于朝恩早已渡河避难了。

“叛军的作战能力比我们快,等他们反应过来,必然会追击。”苏荷无奈,于是下令斩断河阳桥,率军固守河阳城。

“大军溃散,眼下我们只剩几万人…”李怀恩担忧道。

“东京好不容易才收复,长安之战我们有李司言,但现在,我们没有了,河阳是东京的屏障,绝不能丢。”苏荷决然道。

“末将明白了。”李怀恩叉手。

唐军溃散渡河后,东京士民无不惊骇,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唐军竟然败了,百姓们害怕叛军过河,于是纷纷从城中逃离。

东京留守崔远与新上任的河南尹苏镇等官员闻讯,也皆向南而逃。

诸节度使渡河后,便率残兵向本镇溃逃,从河阳溃散的唐军士卒,因饥饿,所过之地,如暴虐叛军一般大肆抢掠,就连军官都无法制止。

九路节度,唯有朔方军留于河阳,并断桥固守河阳城。

各路将帅回到本镇后,纷纷上表谢罪,皇帝虽怒,却没有责问,反而派人前往诸路安抚,并以苏荷为东都留守。

而原东都留守崔远等文官,则被褫夺了爵位与官职,并贬官河南尹苏镇为王府长史,削夺银青光禄大夫官阶。

-------------------------------

施寺明得知唐军溃逃,于是收拢士卒,又得唐军遗弃的马匹与辎重,屯兵于邺城南。

而在邺城固守的陆庆绪,在施寺明与唐军交战时,趁机派人出城搜刮了唐军营地中的屯粮,又因惧怕施寺明之势,于是搜刮了粮食后便关闭城门,拒施寺明于城外。

然而困守城中的百官却对如何对待施寺明出现了不同的态度,“邺城将破,是施王率军来援,才让我们度过此劫,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够恩将仇报呢?”

“那施寺明是奸诈狡猾之徒,他若真有心,便不会屯兵观望,让我们与唐军苦耗。”

“而且他现在打退了唐军却不南下追击,而是屯兵在我们附近,也不上奏陛下通报军情,这非臣子所为。”

“孤城难守,如果仅仅只是靠我们自己面对唐军,是守不了多久的。”

陆庆绪坐在椅子上也很是愁苦,随着处境的艰难,众人的声音逐渐倒向了施寺明。

“现在,我们应该与施王联合共抗唐军,这样才有一线希望。”

“诸卿愿意去迎接施寺明的,便去吧。”陆庆庆不耐烦道,“朕不阻止,但有一点,不可带城中兵卒。”

于是便有几个文官出城前往城南施寺明的军营拜见礼谢。

施寺明表现的尤为尊敬,并设宴招待,重赏了那几人,试图让他们带着陆庆绪出城相见。

然而几日过去,陆庆绪却依旧死守城池不肯出来,施寺明恼羞成怒,于是策反其身侧大将陆太青,以屠城为要挟。

此时的邺城,虽得粮几万石,但被唐军围困数月后,士卒几乎死伤殆尽,面对施寺明的要挟,陆庆绪十分头疼。

身侧大将遂劝谏陆庆绪上表称臣,以帝位换取周全。

陆庆绪于是派陆太青向施寺明上表称臣,然而施寺明自然不肯接受,并回信要与陆庆绪结盟,共抗唐军。

陆庆绪看到信后,很是高兴,于是又派人入营请求与施寺明歃血为盟。

“施寺明已经同意与我歃血结盟,并邀我入营。”陆庆绪将施寺明的手书拿出来,与群臣一同商讨对策。

“施寺明让陛下出城,而不肯入城,可见其居心。”

“可是如果不同意,他便要围城,将我们困死于此。”陆庆绪为难道。

“如果我们与施寺明决裂,那么唐军就会得利。”有大臣道。

听到此,陆庆绪是万般不愿意的,“我就算是把邺城让给施寺明,也绝不会让唐军坐收渔翁之利。”

“陛下不如亲带三百骑,让孙将军与崔将军护卫左右,如果施寺明敢行不轨,便可以见机行事。”陆太青向陆庆绪献策道。

“眼下,也只能堵上一把了。”陆庆绪叹道。

于是当日,陆庆绪便带领三百名骑兵与几名大将来到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