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长安(266)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陆庆芸骑在马背上,与兄长并排出了春明门,回道:“阿兄这是信不过我吗,他的价值,我自然明白,不会蠢到要放了敌国皇子的,况且我要的只是人,至于心在哪儿,我管不着。”

“好,阿兄就送你到这儿,路上小心些,最近虽无战事,但也要小心一些。”陆庆绪嘱咐道。

陆庆芸点头,“长安的百姓,都是无辜之人,阿兄不要忘了答应我的话。”

陆庆绪点头,“放心吧,该杀的人都已经杀尽,至于那些百姓,既然归顺了大燕,那自然都是大燕的子民,我作为皇长子,岂能滥杀无辜。”

说罢,陆庆绪骑马走到囚车旁,冷眼讽刺道:“李忱,整个京畿道与河南道都在大燕的掌控之下,沿途,我已派人接应,因此不要妄想会有人来救你。”

只见李忱靠在柱子上,连头都不曾回,“你若真有把握,何必沿途设防,就这么怕我被人劫走?”

“还是怕,没有人给你献策夺位?”

陆庆绪挑眉,环顾了一眼四周,一把揪住李忱的后衣襟,慌张道:“有些话,不该说的,就当烂到肚子里,否则,我必杀了你。”

“看来,你很害怕你的父亲,害怕自己的野心被看破?”李忱回头,深邃的双眸,如能洞穿一切。

陆庆绪松开手,一双鹰眼死死盯住李忱,“我可以保你活,同样也可以让你死,你不是想活么,那就给寡人老实一点。”

“否则,一但我失了势,就再也没有人能够保住你。”

陆庆绪用同样的话来威胁李忱,引得李忱讥笑,“看来你也不算太蠢,不过,我的确是想活,但现在的我,可没有晋王你的价值高。”

“无论北唐是否覆灭,我都无缘于帝位,但是你不一样。”李忱继续说道。

“够了。”陆庆绪挥手,“到了洛阳,自然会有人保下你,不过,只要我从你口中听到一丁点不利于我的话,你便活不过当晚。”

听到这儿,李忱心里的担忧总算去了一半,陆庆绪既然敢这般说,必然是有把握的。

“启程吧。”

“驾!”

与妹妹寒暄了几句后,陆庆绪便带着人马返回了长安城。

时隔多年,京畿道的秋色依旧未变,但却因为战争,少了许多人间烟火,一眼望去,荒废的田地里杂草丛生,百姓们都已南逃避难,人去楼空。

李忱瘫坐在囚车内,看着从身侧流过的灞河,灞桥旁,那颗折柳已经枯萎,断枝不再生芽,就像离人,再也无法归来。

人群经过时,柳树上的燕子惊散而飞,已至仲秋,北方的家燕,开始南迁,然而战火纷飞,来年,不知是否还能找到自己的家。

李忱低头擦拭着手中的一把玉笛,因是玉笛,质地晶莹剔透,很快就被看守她的燕军士卒所看中。

“哎,看他手中的笛子。”

“他是皇帝的儿子,那笛子应该价值不菲。”

这些在长安城内没有捞到多少好处的士卒,将主意打到了李忱的笛子上。

于是趁陆庆芸在前方带队,几个士卒低头一商议,恐吓的说道:“我说,囚车里的,快把笛子拿出来。”

李忱抬头,似乎并不想回应,然这一举动却惹恼了众人,“反了天了,你以为你还是大唐雍王呢,一个俘虏,马上就要被送到洛阳处决了,你若识相点,我们或许还可以替你收尸。”

李忱将笛子拿出,在众人眼前展示了一番,随后又将之收回,“难道燕军没有军饷吗,何来贪我的笛子?”

一听军饷二字,众人敢怒不敢言,除了能够吃饱饭,他们连个铜板都见到,于是便有人指着周围的村庄,“瞧见没,这些,就是我们的军饷,运气好的,就像田震大将军的麾下,第一批进入长安城,将长安洗劫一空,我们这些倒霉蛋,就只能搜刮剩下的。”

李忱听后大为震惊,而囚车旁的士卒始终盯着她手里的笛子。

“把笛子拿出来,这一路上,你还能好受点,否则,你要是死在了这路上,可怨不得我们。”

李忱看着这群利欲熏心的燕军士卒,并没有将笛子拿出。

“你耍我们?”众人恼羞成怒,便想要上去硬抢。

“住手!”听见车后动静的陆庆芸调头转向囚车,“你们做什么?”

“公主,这小子身上藏了宝贝,我们想让他拿出来,献给公主。”士卒们机智道。

“宝贝?”陆庆芸看着李忱。

“是一支玉笛。”士卒又道。

听到是笛子,陆庆芸很快就明白了什么,于是怒斥众人道:“放肆,平日里阿兄对你们管教不严,纵容你们抢掠百姓,我不说什么,但在我这里,你们要是还敢打这样的主意,就休怪我无情。”

“另外,”陆庆芸的神色忽然变得冷峻,“这个人,是我的人,我只说这一次。”

众人震惊,纷纷点头后退,再不敢打李忱的主意了。

李忱靠着柱子,“公主的魄力与管教方法,其实是胜过父兄的。”

“你也住口。”陆庆芸冷道,“不要把对我阿兄的那套说辞,用来对付我,我可不想争什么权力。”

“你阿兄贪欲之心太重,终会被人利用。”李忱提醒道,“而你,是劝不动的。”

“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支王者之师,是纪律不严明的,纵容属下杀烧抢掠,用这样的方法节省军饷,激励士卒,非王霸之道,而是匪寇行为。”

陆庆芸看着李忱,“你是北唐的皇子,却向我燕军劝说规矩,就不怕遭到臣民的唾骂?”

“我劝说的是你们所作的行为。”李忱说道,“为祸百姓,不是为了某一国,某一家。”

“当初这天下还是你们李家时,可没有人为百姓着想,”陆庆芸回道,“我每次随阿爷入京,都能见到逃难的灾民。”

“朝廷的苛政,可比猛虎还要凶残。”

“那是朝廷的错误,”李忱回道,“不是你们作为劫掠的借口。”

“不管如何,现在得胜的是大燕。”陆庆芸道,“我知道你一定会说,这不会长久。”

“但是北唐皇帝抛弃子民与都城而逃,这样的朝廷会有望复兴吗?”陆庆芸又问道。

“天子不能代替万民与整个国家,你们不会明白,汉人在面临国破家亡之时的决心与归心。”李忱回道,“即使敌人再强大,也无法湮灭一个有信仰的种族。”

李忱的话深深震撼住了陆庆芸,她看着李忱,愣了许久,“以前在草原上时,有先生讲授过中原的历史,先生也说过,中华是不可用武力征服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你说的这样有骨气,至少,你们口中所说的天下之表率,皇帝以及他的亲从,他任命的宰相,是没有的,抛弃子民与都城逃走…”陆庆芸忽然停顿,她看着李忱,“这样的君主如果是在草原上,他早就被万人唾弃了,而你们的百姓,却依旧愚昧的效忠,这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不以强者为尊,而是以出身贵贱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