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长安(222)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然而就在高仙之离开望春楼,准备上马拔营之时,张国忠却在皇帝耳侧进献谗言。

“圣人。”张国忠抱着袖子来到皇帝身后。

皇帝负手看着楼下数万将士,“何事?”

“那高仙之并非汉将,平胡,可会尽心也?”张国忠提醒道。

皇帝眉头深皱陷入了思索,“吾记得,当年是因为监军边令承,才让朕知道安西还有高仙之这样的人才。”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时候,军中的实情,将领不一定都会如实上奏,因而监军,就至关重要了。”张国忠道。

“那就让边令承继续为监军吧。”皇帝道。

是日,皇帝于望春楼慰问送行之时,下诏命监门将军边令承为监军,随同高仙之东征。

------------------------------

长安城北,长平王李淑推着李忱来到了城楼上,看着禁苑兵众,蓄势待发。

“十四王叔率兵十万之众,加上风长卿所部,是否足够对抗叛军?”长平王问道。

李忱抱着一只暖炉,看着城楼底下,迎风而立即将出征的将士一言不发。

李忱的沉默,让李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陆善所率部众皆为常年征战的精锐之师,然而我军出征将士,皆为临时所募,不但未曾操练,且从未接触过战争。”

“一但上了战场,面对敌人的恐惧,这些新兵,很可能还会拖老将的后腿。”李淑又道。

“我说的对吗,十三叔?”李淑低头看着李忱。

“记住我交代你的话。”李忱最后,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旋即便推着轮车离开。

“难道就没有办法可以阻止叛军吗?”

想到近日一向懦弱无刚的父亲,却在王叔李忱的推动下,突然在抵抗叛军之事上锋芒毕露,李淑忍不住的问道。

李忱此举,是想替东宫树立威望,而后在兵乱之时越过天子,自行称帝,这也就意味着,叛军将会攻陷都城。

“长安城一但被破,即便父亲登上了那把椅子,但那个时候的大唐,还会是现在的大唐吗?”

李忱停下脚步,静坐在轮车,北风在她耳畔呼啸,“难道你想做你祖父那样的人?”

轮车里传来的是一声质问,李淑忽然愣住,而后他开始明白李忱的意思,“不,我不想成为任何人,包括太.祖太宗。”

“既然如此,那就坦然接受命运,即便最后到你手中的天下,是满目疮痍的。”李忱说道,“现在你没有办法改变这些人的处境,与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与灾难,只是因为,你没有权力。”

“权力掌握在至高者手中,天下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又岂是底下那些人能够决定的。”

“小淑。”当李淑还在思考时,李忱突然唤了他一声,“上位者才思仁义,且不可不思仁义,因为权谋可以换来权力,但始终无法获得人心,唯有仁义,以心交心,明白吗?”

李淑沉默了片刻,随后说道:“其实翁翁,也换得了陆善的心吧。”

“倘若没有张国忠,翁翁在位时,陆善绝不会反,但陆善的心,只对于翁翁,而非天下,而非李唐。”

李忱抱着一只暖炉,看着遥远的北方,“无限度的恩宠,的确可以换来人心,但那并不是仁义,而是自作多情的愚蠢,上位者所施的仁义有所不同,任何事,都不能忽略考量利与弊。”

“淑儿明白了。”

------------------------------------

然而,当皇帝信心满满的送离东征队伍,荣王李惘与大将高仙之离开长安的第二日,河南道便传来了一道噩耗。

谁也没有想到,黄河天险,水流喘急,终年不冻,竟能被陆善一夜横渡。

就在高仙之出征当日,叛军势如破竹,一路杀至黄河。

然而黄河水凶险,军队人数众多,难以用船横渡,陆善急于进攻,便召来军师询问对策。

于是颜庄献策道:“正直寒冬,若用绳索系船,覆以草木,用黄河水沾湿,结绳彼岸,明日一早,上天会赐给大王,西征成王之路。”

陆善遂下令,命人携带绳索划船渡河,将草木先用河水泡湿,再用绳索系船,铺桥。

一夜过后,船上草木结冰,如浮桥,人踩不断,陆善大喜,当即率军横渡黄河。

然而河南节度使章介冉才刚至陈留上任没有多久,陆善便率军渡过黄河。

十二月三日攻陷灵昌郡。

十二月四日,陆善率军围陈留。

河南节度使章介冉本想率军抵抗,然当他来到城楼上,看着城下叫嚣的叛军时,盾时心生恐惧。

城楼之下,烟尘滚滚,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叛军,此时的陈留太守,已生投降献城之心。

“节度使,陈留兵力薄弱,且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根本无法抵御叛军。”

章介冉本想抵御,等待高仙之的大军驰援,“荣王昨天已经率东征军从长安出发了。”

“可是行军尚需时辰,而陈留,是守不住这么久的。”太守又道,“我听闻河北诸郡,投降的官员都受到了厚待,而抵抗的,都被擒杀了。”

陈留太守的话让章介冉心中一惊,然对于投降之事依旧有所犹豫,“我受朝廷之命,为河南防御使守陈留郡抵御叛军,岂能刚一上任就献城投降。”

“朝廷的援军,皆为新募兵,而叛军多为团练兵与边军精锐,所以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攻到了河南。”陈留太守又说道,“朝廷的军队,能够抵抗城下这些叛军吗?”

“够了!”章介冉拔出横刀驾于陈留太守的脖颈之上,“朝廷正是有你们这样的人,才会让叛军从范阳一路来到这里,如果你胆敢再妖言惑众,吾必将你的头颅拿来祭天。”

陈留太守不敢再吱声,章介冉遂率军迎敌,并派副将求援东京。

“我呸!”陈留太守于背后白了章介冉一个眼色,私下里已做好了投城的准备,“装什么清高,你要死,我可不陪你。”

作者有话说:

第145章 长恨歌(九十九)

天圣十四年十二月五日, 河南防御使章介冉率军拼死抵抗,然叛军骑兵强悍,而唐军畏惧不敢应战, 章介然很快就兵败被俘。

陈留太守得知后, 不但没有援救,又见身后无援军, 于是开门献城投降。

“陈留太守郭南,愿献城投降, 归顺大王。”郭南带领陈留郡属官以及近万名守城将士出城投降。

军师颜庄遂命部将将降将的武器盔甲一一收缴,陆善骑在马背上,带领一众叛军从北门耀武扬威的进入城中, 然当他来到城中, 却看见榜下张贴着悬赏自己的告示,以及天子的谕令。

陆善不识汉字, 但认得自己的画像,而颜庄看着那谕令,向陆善哭着说道:“大王, 朝廷…朝廷杀害了长公子。”

陆善听到长子被杀, 勃然大怒道:“我今日之举, 全拜张国忠所赐,起兵亦是被逼无奈, 我有何罪, 朝廷要杀我的儿子!”

随后陆善将愤怒转向陈留太守与投降的唐军将士,“既然朝廷不仁, 那就休怪我不讲情面, 陈留降将, 一个不留, 全都给我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