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98)

作者: 词酒 阅读记录

“但是, 王总您也知道, 支撑我在嘉华集团一直做下去的原因是什么,是我希望超过八嘎国的信念。我希望能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中草药的方子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八嘎国利用他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积攒下来的技术移花接木,颠倒是非。把我们的东西说成是他们的,还在世界范围内洗钱。”

“嘉华集团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可我终究是独木难支。我再努力,也比不过人家有完整的产业群,有齐全的人才团队,有人钻研到每一个细节上,去雕刻好每一块砖石。只有每一块砖石都雕刻好了,才能建出最精致的高楼大厦。”

王新娥皱眉,“诚然,嘉华集团给不了你这些,可‘娇杏’就能吗?据我所知,她们的生产线都是找迦楼买的,虽然很新,但也没法儿满足你的需求。毕竟在设备方面,我们同八嘎国那边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甚至就连西八国都比不上。”

史古生点头道:“确实如此,可‘娇杏’利用二流的设备与技术造出了超一流的产品,把八嘎国和西八国、甚至欧美国-家的护肤品都干翻了,这不就是奇迹吗?她们没有最新的设备,也没有最先进的技术,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

“在去迦楼集团,我心里满是谜团与疑惑。但是去了之后,这个问题解开了。答案是‘娇杏’掌握了很先进的原料生产技术。‘美仕’能起来,就是因为拿到了‘娇杏’的同源原料。如果我也能有这样的原料,我有信心做出更好的东西,比‘娇杏’还要好。”

“而我的心已经做了决定,我没有办法再留在嘉华了。留在嘉华继续重复之前的工作,就像是让一个大厨屎上雕花,这对于我来说,是挺残忍的一件事。”

王新娥不置可否地笑笑,提笔在史古生的辞职信上签下了字,含笑道:“我同迦楼的约定,你也听到了,希望你之后不要因为今天的决定后悔。”

史古生的脑海中电光火石地闪过这两位商界大佬的密谈内容,心中有愤怒在滋生,不过很快就被理智压了下去。

他提醒王新娥道:“王总,火中取栗固然有手艺,但风险也很高。我是搞技术的,我认为踏踏实实搞技术、搞原料才是正道,那些商业手段都是歪门邪道。”

“不提这些了,我们都是执拗的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说说你的打算吧,你是直接去找那陶娇杏?从上-海去往乡下,这落差之大,你能接受得了吗?你家人能接受得了吗?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们不去乡下,去的是沈市,他们最大的工厂就在沈市,刚刚您也听说了,那边的规模已经超过了迦楼,我直接去找小宋就是,她算是我的徒孙了吧,现在是那边的一把手。”

王新娥挑挑眉,“那,就祝你顺利。”而后又补充了一句,“不管有没有回天的可能,我都要挣扎一下的,我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嘉华在我手里没落。迦楼的那老狐狸为什么被我说动心了?他们明明和陶娇杏才是利益捆绑的战友。”

“就是因为迦楼面临的处境,和我们嘉华一样。我与那老狐狸算得上是感同身受吧,如果不是真到了绝境,你觉得那老狐狸会背刺陶娇杏?‘美仕’是他手里的一只金母鸡,他既然答应了我的合作备忘录,就是已经做好了金母鸡在他手里摔个粉碎的心理准备。”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嘉华和迦楼的合作失败了,整个华夏的日化格局必然会重新洗牌。届时还希望你拉嘉华,不,拉那些你一手打造出来的心血一把,嘉华没了不要紧,这些品牌能从无到有的积累出口碑和认可,有多不容易,你我知道。”

——————

嘉华集团和迦楼集团暗中达成了合作,并没有对任何人声张,就连裴扬都不知道。

他舅担心这个混小子太看重义气,破坏了他们的‘大计’,而且王新娥将史古生当做帮嘉华保全薪火的最后一根稻草,裴扬在他舅心里的作用也差不了太多。

陶娇杏又不是神仙,她的金手指也预料不到这般反复的人心以及从天而降的横祸。

她此刻就是一个心急如焚的老母亲,一路火急火燎地开车回了家,路上都没找酒店投宿,只是在中途的加油站里休息了几个小时。

她满脑子都是胖仔和月牙儿哭着找妈的悲情场面。

然而真当她把车开进自家大院儿时,看到的却是与她的预料截然相反的场面——陶母不知道从哪家要了一窝小奶狗回来,胖仔正在满院子的逗小奶狗玩耍,月牙儿也不像是思念老母亲的样子,看起来比她走之前还胖乎了一圈儿。

陶娇杏不死心,问陶母,“妈,胖仔和月牙儿这几天没少累着您吧。”

陶母乐呵呵地说,“没有啊,月牙儿吃了睡睡了吃,每次要哭闹的时候,我把奶瓶往她嘴跟前一递,立马就不哭闹了。胖仔更别提了,天天问我说你啥时候回来,还说你回来就逼着他念书写字学外国语,他说他一点都想让你回来,希望你再外头待个百八十年。”

陶娇杏:“……”

老母亲的那颗舐犊情深的热心如坠冰窟,瞬间就哇凉了个透。

陶娇杏黑着脸从车上把自己买的、裴扬送到东西都拿下来,跑了还几趟才把大包小包给扛回家里。

将她买给陶母的一双金手镯拿出来,陶娇杏硬塞着给陶母戴上,“妈,这是我给你买的。”

陶母觉得自己手上戴的不是金手镯,是银手铐,才刚戴上就感觉良心不安了,说话都有些结巴,“杏,杏子……你这是干啥?妈不要,你留着自个儿戴去。”

“这花样就是挑着适合您的岁数买的,我戴着显老。我记得您的那金耳环和金戒指都给我大嫂和二嫂了吧,您还能一件金器都没有?我给您添件儿新的,分量比之前还足!”

“这得多贵啊?你自己留着吧,你总会活到妈这个岁数的,等你到了这岁数之后再戴。妈要是戴上了,你大嫂和二嫂肯定又要眼馋,说不定还会盼着妈早点咽气,好把这金镯子分给她们。”

陶娇杏一个白眼翻上天,嘴上的语气却强硬了起来,“我给您的,您就收着,这是您应得的。要不是有您在,我敢撂下俩孩子自己去上-海?再说了,这个金手镯对我来说,真的不算什么钱,和我买的那辆车的车轱辘价格差不多。”

陶母一愣,不再纠结于把手腕上的金手镯给扯下来了,而是指着停在院子里的那辆新车问陶娇杏,“那是你买的?你和挺子商量过了吗?这么沉的手镯都比不上那车的一个车轱辘贵……你这车得多贵啊!”

“这么大的事,你都不同挺子商量一下,就赶自己做了决定?也就是你婆婆还在炕上躺着下不了地,不然妈都怕你婆婆打到老陶家的门上来,指着我的鼻子问我咋教出来的闺女……”

不过陶母也就是嘴上这么一说,她伺候了陶娇杏两个月子,哪里会不知道自家闺女在这家的家庭地位?完全就是说一不二的女皇帝。

上一篇:大力公主在民国 下一篇:解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