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78)

作者: 词酒 阅读记录

负责特-供订单的那人抬起手中的酒杯来,碰了一个之后才说,“这还用得着你操心?你当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同志们都是吃白饭的?放心好了,上面早就安排妥当了。”

“一袋两袋的出口没多大问题,可但凡超过三袋,海关就过不去。这还是针对目前已经能够供应大半个市场的奶粉定的规矩,那个特级蜂蜜和特级精酿啤酒,自己人都得抢的,能出多少货,上头比东北牧场都清楚。自家人都不够分,外面怎么可能拿得到?”

——————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国-家统计局的这位干事回家之后就叮嘱了自家媳妇儿,往后看到东北牧场的东西就放心买,那是好东西,自家用着获益,多了拿去送礼都有面子,还倍显诚意。

他的媳妇儿又同娘家人说了一声,娘家人还有各自的亲戚朋友……不知不觉间,‘东北牧场’这四个字就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负责特-供订单的那位同志回去之后,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决定努把力,帮自己背后的同志们再解决一个心病——特级精酿啤酒就算不打算上市销售,那好歹也把部队特-供订单的需求量给解决了吧,又不是不给钱!一分钱都没少给啊……

他原先想着东北牧场的扩张速度很快,就算不用自己提,等个一年半载,产量自然会上来的。没想到东北牧场就好像是趴窝了一样,特级精酿啤酒的产量愣是好几年都没增长,可算是把大伙儿的胃口给吊足了。

两天后,负责特-供订单的同志就出现在了陶娇杏家里。

听这位同志表明来意之后,陶娇杏整个人都恍惚了一下,她当初记得自己想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来着,貌似还动过去找辽东省国资委谈一谈的心思,看能不能接手一个不大景气的国营酒厂,后来不知道被什么事情给打岔了一下,就一拖拖了这么久。

咸鱼心思害人啊……

陶娇杏仔细回想了一下,是什么让自个儿咸鱼下来的?

是谢挺那句“何必让自己这么忙呢,咱家又不差钱……”

尘封了数年的责任感突然开始谴责陶娇杏,以至于她同这位同志说话的语气里都带着一些歉疚,“我正有这个打算,同志你放心,我会尽快把这个问题给解决的。”

负责特-供订单的同志心里直呼不信,“尽快是多快啊,两年多前,您就答应我说尽快来着!”

陶娇杏脚趾抓地,“这建厂和购置设备都需要不少的时间,我尽量保证今年年底前就把产能给提上来,优先保供特-供订单。”

第57章 倒闭了吗?

建厂和购置设备确实挺花费时间的, 于是陶娇杏选择了相对简单省事的办法——直接去辽东省国资委办公室坐一坐,看能不能搜罗到一些信息。

比如辽东啤酒厂有没有倒闭转卖的打算?

如果辽东啤酒厂目前还没有倒闭转手出让的打算,那老白山酒厂应该有倒闭转手出让的打算了吧……

明明是自家省里的酒厂, 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 愣是拼不过一些外来的酒厂, 供销商店和百货大楼都快见不到这两种酒的影子了。

当下的时代背景底色就是国营企业倒闭潮,各种申请破产重组的国营企业名单写满了厚厚一册子。

辽东省国资委的女干事把那本册子翻了出来, 找到登记申请破产倒闭的酒厂那几页, 直接拿给陶娇杏看,“杏子姐, 我就不拿你当外人了, 这上面登记的酒厂都是申请破产倒闭的,破产清算价格也标注在后面了。”

“如果你有动心的, 照着这个底价给就行,咱的人品都信得过,我不会坑骗你的。要是低于后面的底价, 就属于贱卖国-家资产了,这罪名咱俩都扛不住。”

陶娇杏把整个酒厂清单都扫了一遍, 脸上的表情从错愕到凝重, 眉头都拧了起来。

“咋这么多都要申请破产倒闭?就算别的都申请倒闭,山海关酒厂也不该吧!我刚嫁人那会儿,走亲戚都是买的山海关白酒, 拎两瓶这个酒去走亲戚, 多有面子的事儿啊!”

除了山海关酒厂外, 被陶娇杏惦记着的辽东啤酒厂与老白山酒厂赫然都在申请破产倒闭的清单之内。

“现在的企业行情都这么惨淡了么……”陶娇杏同那女干事说, “我们东北牧场的经营一直都很好, 生意蒸蒸日上, 我还以为全市场都这样。”

那女干事给陶娇杏递了个一言难尽的眼神儿过来,建议陶娇杏往后面翻个三五页再看。

陶娇杏翻了三五页看,里面全都是申请破产倒闭的奶站和养牛场。

那女干事说,“企业就是这样,一将功成万骨枯,东北牧场的奶粉生意蒸蒸日上,全国最大的助长奶粉厂都垮了,更别提这些做奶粉的小厂子。省里很乐意看到东北牧场做起来,做大做强,做成辽东省的招牌,可代价就是,全省从事鲜奶、奶制品的国营企业,大的小的加起来,垮了九成九。”

“啤酒和白酒也是同样的问题,别的省做起来了,我们没有。现如今百货大楼搞了起来,呈现给老百姓的选择更多了,价格比人家卖得贵,或者是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味道不如人家的好,自然没人买。厂子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就回不了本,工人的工资就开不出来,可不得倒闭。”

陶娇杏点点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能理解。短期看是阵痛,可长期看是好事。毕竟消费者花相同的价钱就买到了更多更好的产品,把一些不好的东西清退出市场,整个市场都能升级一轮儿。要不是东北牧场把奶制品的标准提了上来,现在的老百姓还是喝着不便宜还没太多营养价值的奶呢。”

她盘点了一下自己手头的钱,从破产清算的名单里挑出在沈市及周边的厂子来,同女干事说,“我先选这几家吧,回头我去实地看一下,如果设备这些满意的话,就先收购这几家。如果设备不太满意,到时候再考虑别的。你这个册子能不能给我抄录一份儿?”

那女干事说,“抄啥啊,单位新买了一台复印机,我给你复印去。其它类型的工厂你要不要?要的话我一并帮你复印了。”

“都复印了吧。就算现在用不上,将来也肯定用得上。”

——————

陶娇杏带着‘战果’回了家,把自个儿想收购酒厂的事儿同谢挺一说,还圈出来自己打算收购的那几个酒厂。

设备和工人都是现成的,而且比自己办的时候要省钱省事,还省时间。

陶娇杏觉得这是个好事。

谢挺却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谢挺说,“收购国营酒厂的事儿,其实我不太赞成。国营酒厂办了几十年,里面的门门道道太多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关系和人情世故,还养活了不少不认真干活儿还爱闹事的老油条。”

“如果收购了国营酒厂,那就代表要全盘接收里面的人事关系。每个国营企业都有自己的家属区,我们该咋办?把厂子和家属区拆分开,只收够厂子,不要家属区?那家属区的人绝对会天天堵门闹事!”

上一篇:大力公主在民国 下一篇:解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