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34)

作者: 词酒 阅读记录

陶娇杏捧着脸琢磨了半晌,心里有了主意。

单独雇人给自家烧锅炉不行,可要是雇人烧锅炉给大棚供暖,给孵化小鸡的暖房供暖,顺带着给自家也供上,这不就可以了吗?

巧妙的迂回一下,谁还能说自己是揍资本主义路线的奢侈做派?自己那叫节俭,叫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屋子不用盖太高,两层就行,平面面积可以扩大一些,反正乡下的宅基地又不贵,而且房子盖得太高的话,爬上爬下多费事啊,买个重一点的家具都得费劲吧啦往楼上扛,得建成主要在一层生活,二层上建个阳光房风景房之类,种种花养养草就够了,顶多添几间卧室。

在第一层的设计上,可以玩出很多花样来,宽敞明亮的客厅,干净整洁的厨房,环保卫生的洗漱间,厕所也得改一下,做成和城里一样的冲水的,反正自家地头有那张‘洞天福地符’在散发着环保的光辉,有机肥料能够自发地进入环境中去循环,化作土地的肥料。

要不要整个游泳池?大家伙夏天都喜欢去琥牢河里泡泡河水凉快凉快,但老少爷们全都在,多少有些放不开,还有些不好意思,自家整个游泳池的话,在家想咋泡咋泡,想咋游咋游。

可是游泳池用的水有点多,存的水太久的话还容易长青苔和发臭,陶娇杏犹豫了一下,决定去掉游泳池的计划,更改为大澡盆,在省水的基础上,冬天还能加热水,多舒坦啊!

屋子内的设计大概就是这些,屋子外也不能忽略了。

隔壁县就有石料厂,买那种从琥牢山上开出来的板岩扑在地上做地面硬化,虽然不如水泥地平坦,可坚硬耐造,还防滑,上面也不会长青苔。

为了安全着想,铁栅栏围墙是不考虑的,那围墙有和没有都没啥区别,自家在院子里干个啥,外人看得一清二楚,一点隐私都没有,还是得盖高高的青砖水泥墙。

青砖水泥墙也是可以美观的,比如种一些四季常青的藤蔓之类,院子里的绿化也得搞好,花坛和草木都得安排上,这样住着才舒坦。

还有这宅基地选址的问题,陶娇杏犹豫了一会儿,觉得还是琥牢山脚下那一块儿比较好,不远处就是琥牢河,后院开道小门,出门就能爬到分给自家的山地上,早晨还能爬个山锻炼啥的。

陶娇杏的思维完全放飞了,沉浸在绘画中不能自拔,连谢挺进家门都没注意到。

谢挺站在陶娇杏身后看陶娇杏提笔在纸上唰唰唰地画了好久,没忍心打扰陶娇杏,直到陶娇杏停下笔,他才出声问,“想盖房子啦?”

“想!”

陶娇杏的态度同谢挺上一次问她时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她说,“我听连哥说,住在沈市都不需要自己烧炭生活,外头再冷也冷不到屋子里,干净卫生还省事……但我不想搬去沈市,我就想在这琥牢山下住着,青山绿水四季分明,多舒坦啊!”

“谢挺,咱开春之后盖吧,按照我的想法整,整一个合乎咱俩自己想法的安乐窝,等娃明年出生之后就能住在暖气房里了,你觉得咋样?”

谢挺一愣,“明年娃出生?”

“杏子!你是怀上了!!!”谢挺后知后觉,脸上的惊喜溢于言表。

陶娇杏含笑点头,“都快俩月了。”

谢挺掰着指头一算日子,问题来了,“那么说,上回炖羊汤粉丝锅子那次,你就怀上了,是孕吐?”

这问题有点难回答。

孕吐咋可能来无影去无踪,就呕那么一次就再也不来?

可她确确实实是怀上了,那一回也确确实实是孕吐。

陶娇杏琢磨了一下,想到了理由,“是怀上了,但不是孕吐,那天可能就是吃错了啥,有点干呕,过了那股干呕劲儿不就没再呕过?但我确确实实是怀上了,只是没孕吐。”

“那你为啥不和咱妈说?我看咱妈那天都快在大喜大落中精神恍惚了。”

陶娇杏咋能说是自己心里的恶趣味在作怪?只能把锅甩给了‘老祖宗’身上,“老祖宗不是说,怀孕前三个月不能告诉人?不然容易怀不稳……”

“我不是不想告诉咱妈,是没到三个月,不敢告诉咱妈啊!”

谢挺一听,很有道理,虽然他是坚定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可打小就听着五仙家的故事长大,想完全不信也很难,他正色说,“那那还是再瞒咱妈一阵儿吧,等到了三个月的时候再和她说。也快了,现在你穿的厚实,别人也看不出来。”

“对了,明儿个填碳的事儿你就别做了,我来做,所有的重活儿累活儿,你都一概别碰,全都留着我来做。还有养牛场和奶粉厂那边,你也别管了,我能管得过来。”

“还有啥来着……我一时间也想不到,反正你在家歇着就成,万事都有我在呢。”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三更送到!明天的三更在一小时后,零点更新哈~

第26章 菜比菜得扔

谢挺拿着陶娇杏画好的图纸看了半天, 眼神里满是惊艳,单单是看着这图纸想象一下,就觉得这房子盖起来一定不会差。

“盖!只要钱凑手就盖!这得占多大的面积?你算一下, 我去找村长买宅基地。”

“还有就是这房子, 都要盖两层了, 肯定不能自个儿瞎盖,而且我看你这要求挺高, 要不去省里请个大施工队来盖吧, 人家是正规军,盖得又快又好, 就是价钱有点高。”

奶粉钱已经收回来不少, 仿真区里的生意还在每天都给陶娇杏进账,陶娇杏的钱包这会儿又支棱起来了。

钱是人的骨。

陶娇杏兜里有了钱, 心胆自然就大了,“钱不是问题,奶粉厂一直都有进账呢, 咱边攒边盖,来得及。只是这些买砖头、水泥、石料, 还有请施工队的事儿, 就得你去忙活了。年前最好能敲定,赶在春耕之前把各种原材料都买好,等明年开春地头解冻了, 咱就盖。”

谢挺看着那图纸嘿嘿一笑, “只要钱凑手就盖!钱就是赚来花的, 跑腿儿的事情你不用操心, 我来就行。”

同陶娇杏大概敲定好需要买多少水泥、买多少青砖和石料, 以及需要去村委会买多大的宅基地之后, 谢挺当晚就去找了村长。

宅基地是国-家的财产,虽说卖出去之后不能给村里的财政加钱,但算是村支书的‘政绩’之一,村支书要是想升迁到镇上,甚至是调去县城,政绩自然是越多越好的。

村支书听谢挺说打算买的是块三等地之后,拉着谢挺吃了铁锅炖大鹅,在席间就把宅基地买卖合同给签了。

等谢挺把钱一付,村支书立马就给合同扣上了村委会的大红章。

谢挺回头拿着这宅基地买卖合同去县城更换房产证大红本就行。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谢挺一直都没闲着。

陶娇杏看着谢挺忙里忙外,越发觉得当初那小货车真是买对了。要是没买小货车,人得遭多大的罪啊……骑个自行车在冰天雪地里东奔西走,想想都难受。

上一篇:大力公主在民国 下一篇:解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