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150)

作者: 词酒 阅读记录

国-家对她很好,连她的百岁大宴都是在大礼堂办的。

谢挺近些年的身体机能很明显衰落了下去,虽然一直都有营养师和保健医生跟着,但衰老不可逆,人的一生,终究会走到最后一程。

陶娇杏也感觉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了,不是生病了,而是渐渐没什么活力了,特级奶粉一天三顿喝都提不上来,就如同秋风里的树叶,迟早会面临凋零落地的那一天。

她趁着自己的脑袋还算清楚,搞了一个大事——将万物集团的董事会转变为万物基金会,靠着固定的股份分红来从全球吸引顶级管理人才来,这一套模式在美利坚和欧联邦那边很常见,是富一代们为了避免败家子葬送自己一辈子心血而想出来的妙计。

胖仔和月牙儿同败家子压根不沾边,当哥哥的一辈子醉心于工程研究,将自己的大半生年华都奉献给了国-家,当妹妹的一辈子都沉浸在经济学的海洋中,从满地贫瘠到一砖一瓦搭建出东方经济学的高楼大厦,将自己的大半生都献给了学术,都活得无愧于国-家、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

别人都说这俩兄妹没能继承家业,会是陶娇杏的遗憾,实则陶娇杏一早就没起过让这俩兄妹继承家业的心思。

要是没有开挂,她自己都掌控不了万物集团这么大的家业,哪能苛求胖仔和月牙儿?她做这么多,是为了人民、为了社会、为了国-家、为了人类文明,而不是为了将压力给到自己的子女。

哪怕不继承万物集团,胖仔和月牙儿都能过得很好。

在陶娇杏六十多岁的时候,世面上就已经开始有作者写她的传记了,据说世界上还有一门学科,单独研究万物集团的发展史,还有好事者罗列出了十大未解之谜,诸如万物集团的那些远超时代的技术究竟是怎么来的?陶娇杏是如何在一次次危难中带领万物集团平稳走出危机、转危为安的?

有人还特地来当面采访过陶娇杏,陶娇杏给出了斟酌过后的答案——如有神助。

其实不是神助,是金手指在帮助她,是金手指在借着她的手来帮助这个国-家浴火重生。

陶娇杏甚至都想过,这金手指背后的人,是不是那代代智者与高维生命?只可惜这注定成为无解之谜,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答案。

既然想不通,那索性就不想了。

没有什么答案比过好当下更重要。

——————

早些年的时候,陶娇杏从研究区里得到一本书,叫《长春不老经》,里面有一个观点,人的寿命大概有一百到一百二十岁,短于一百岁的,多数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吃了很多苦,没有摄入到足够的营养素,或者是作息太过混乱,损伤了身体的先天本源,而高于一百二十岁的,多数都是先天太强,属于上天的宠儿。

陶娇杏倒是没什么面对生死的恐惧,就连胖仔和月牙儿都已经变成小老头和小老太太了,更别提她,她早就能够坦然地面对生死大关了。

研究区没给出什么生命倒计时之类,只是某一天早晨突然弹出了个窗口:

“请宿主选择区域并进行祝福绑定,宿主的祝福会与宿主的精神一起长存,直到世间再无人记得宿主的存在。”

“注:人之一生,如同浩瀚宇宙间的一粒尘埃,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

陶娇杏凝视着这陪伴了她大几十年的面板,半晌过后,轻笑着点开祝福区域,无法将万物集团所存在的全部区域都囊括在内,她做了一个自私的决定,将祝福区域全都留在了华夏。

人活着,再大义、再高尚,也是要有国别之分的。

也或许,她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小角色。

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倒计时出现在她的眼前,减少的秒数滴滴答答的响着。

虽迟但到,精确到秒。

——————

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遗嘱拿出来,一一签上名字,按下了自己的手印,她这一生签过了不知道多少次名字,如今大概是最后一次签下‘陶娇杏’这三个字了。

再次品读,心头依旧是陶父陶母对她的浓厚爱意,在那个这花那草遍地的时代,陶父陶母愿意在她的名字中写个‘娇’字,爱意早已超脱了语言所能表达的范畴。

只可惜,她大概不会再有机会用这个名字了。

“要与这世界告别啦……”站在阳台上眺望远处,谢挺推门进来,有些耳背的他问陶娇杏,“你说什么?”

眼角的余光看到摆在桌面上的文件,谢挺脸色微微一凝,那文件他怎么会没见过?很多条目都是他和陶娇杏一条一条敲定下来的!

“你怎么把这个拿出来了?”

谢挺说的语气有些急,竟然咳嗽了起来。

陶娇杏半掩上窗户,同谢挺说,“给孩子们打个电话吧,回来吃个饭,大家聚一聚。”

也好好道个别。

谢挺凝视陶娇杏,夫妻俩就这样彼此看着,久久不言。

良久之后,谢挺转身,“打电话吧,发消息那些兔崽子们可能会不重视。”

百年夫妻,默契早已刻进了骨髓里。

——————

谢挺和陶娇杏很少麻烦胖仔和月牙儿,孙子辈和重孙辈更是,小的时候还会环膝承绕,稍微长大一点便有了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开始打拼,一家子不算聚少离多,但聚在一起的机会也确实不算多,每年大聚最多过年一次,中秋一次。

如今谢挺突然铱誮打电话说要聚一聚,还是打电话这么正式的通知,怎能不让人揪心?

月牙儿在华夏财经大学任教一辈子,退休后去了喜马拉雅大学返聘,立志要将东方经济学传播到西方去。

她同谢挺通完电话,坐在椅子上一遍一遍地擦着眼泪,匆匆忙忙联系好私人空天飞机,连东西都没收拾,同系里请了个短假,等空天飞机申请调度好航线之后,立马登上了返程的旅途。

得亏胖仔研究出了空天飞机,不然从柏林到大-连的距离……月牙儿怕是赶不上的。

一家子散布在世界各地,几乎在同一时间申请调度航线,目的地都是辽东,航线飞经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向当地政-府报备,华夏官方自然也收到了密集的申请。

对世界风向稍微敏-感点的人都察觉到了,那一尊屹立在东方的巨人,或许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各地纷纷做好准备,一些官方喉舌的新闻报刊机构也开始着手准备新闻底稿。若是那一位东方的巨人真陨落了,对于世界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震动,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亦是巨大的损失。

早就有人说过,那一位东方巨人凭借一己之力将人类文明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全世界都吃到了文明飞速发展的红利,当那一位离去的时候,加速键会停滞,世界会回到常规发展速度上,那一位在外交、和平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也将逐步褪色。

上一篇:大力公主在民国 下一篇:解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