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142)

作者: 词酒 阅读记录

步伐不算激进,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没有男性奋斗史中的忍痛切割,有的是女性与生俱来的人文关怀与柔性智慧。

就像是水一样,一点一点浸润到深处,润物无声,滋养了无数的生命。

尤其是在看到陶娇杏从事‘助农事业’的那些篇章,《时代周刊》的主编目光越来越凝重,因为在他的认知中,这些事情应当是政-府去考虑的,而很多政-府都没有做到这一步——去帮助贫穷的人找回价值。

多数政-府要么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视而不见,要么是发放一定的救济金,让那些社会底层的人像是寄生虫一样没有尊严的活着。

陶娇杏做的‘助农’,是带领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重新找寻生活里的阳光与爱,找回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每一张照片上那闪着光的眼睛与笑容,都给了《时代周刊》编辑部这些人无与伦比的震撼。

《时代周刊》的主编原先还想着从十二本《探索人与自然的神合》中选一本出来刊登出去,可是在全部看完之后,他内心的震撼无时无刻不在告诉着他,如果不将这十二本书呈现给全世界的读者,那将是他从业生涯中最大的败笔,也会是他用一生的愧疚来洗刷的遗憾。

主编亲自执笔,极尽他能想到的所有问题,与陶娇杏一一交流完毕,记了满满三个本子的素材,这才回返美利坚。

临走前还给陶娇杏承诺,《时代周刊》发型这些访谈与书籍时赚取到的资金一分都不会留着,会全部汇入陶娇杏的账户。

同时他们还PUA了陶娇杏一把——之前获得年度人物荣誉的人都是把这些所得资金捐助出去的。

陶娇杏心思一转,觉得自个儿也没必要盯着那点出版费,略微斟酌过后便与《时代周刊》成立了一项基金——专门资助世界范围内的顶尖科技成果。

至于评选专家,当然是邀请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了,不求华人占据全部席位,因为这本身就代表着不公平与不公正,只求华人能够公平公正地参与到这些屏评比、评选中去,能与全球精英人士同台竞争。

第103章 办大学

身为一位华人, 陶娇杏被评选为《时代周刊》的世纪人物,这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更别提陶娇杏还获得了一个人出版的书籍就比其它人加一块还多还厚的殊荣。

凭借《时代周刊》的影响力,陶娇杏的名字一下子就在欧美风靡了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买书的行列中去, 然后被那细腻的文笔与感人至深的故事所打动。

尤其是看到万物集团助农时的篇章——陶娇杏用极其深刻的笔触写了鼓励种植农作物、经济作物等植物对于保护环境的好处, 还给算了一笔账,每多一亩林地, 就能为保护臭氧层与保护冰山不被融化而做出多大的贡献……

欧美人的保护环境之魂立马就被点醒了。

那些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好一点国-家民众对此的感受还不算太深, 那些福利保障差的国-家的民众看书看着看着就得了红眼病——如果不是自家政-府把万物集团驱赶出市场,万物集团会撤掉柜台吗?会解聘员工吗?

如果万物集团还在, 那自己买个东西还需要跑去那些万物集团柜台还开着的国-家去买?

而且不是只要去买就一定能够买到, 因为万物集团按照自家政-府的要求,直接减少了百分之六十的货物供应, 很多好东西抢都抢不到,想买只能漂洋过海地去找代购!

有人实在忍受不了这些愚蠢的政策,扛着旗帜扯着横幅就走上了街头。

他们呼唤万物集团回归市场, 呼唤政-府解除对万物集团的禁令,呼唤万物集团将仅限于华夏的助农活动推广向全球, 为全人类的繁荣做出贡献。

为了保住自家国内工厂生产线而殚精竭虑的各国政-府:“……”

麻了。

一只蝴蝶扇动了下翅膀, 没想到就引燃了一大片的风暴,而且这风暴还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为了平息民众的愤怒,欧-联-邦只能派出专员来找万物集团商谈, 希望万物集团能够重返欧-联-邦市场, 但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1.开放优质食品出口;

2.生产线与生产技术向欧-联-邦内转移, 保证当地的就业率不变;

3.在欧-联-邦生产的产品需要保证税收符合当地的法律;

4.万物集团在欧-联-邦所有盈利产生的净利润的百分之十用于欧-联-邦内的公益事业, 包括但不限于公共教育事业、公共卫生事业、公共建设事业等。

这四条要求带着大段大段的说明呈现到了陶娇杏的办公桌上。

陶娇杏仔细看完, 乐了, “好家伙,求人还放不下身段,在这儿颐指气使地装什么洋大人呢?”

万物集团海外事业部的员工每天都会像总部汇报海外的情况,那些游-行事件陶娇杏清清楚楚,海外民众的呼吁她也知道。

这事儿还真不好办。

她要是拒绝了欧-联-邦的要求,难免会被欧-联-邦倒打一耙,说是万物集团没有重返欧洲市场的诚意,将民众的怒火转移到万物集团身上。

她要是答应了,那未免太过卑微了些,这四条要求,哪一条不是给万物集团划定条条框框?哪一条不得给她定规矩?

“还是得迂回一下,把这个皮球给踢回去。”

陶娇杏回头就给了欧-联-邦专员的答复:

1.同意开放优质食品出口,并会在欧-联-邦内设置符合当地经济生产条件的工厂,转移相关生产线与生产技术,挖掘欧-联-邦的特色产物,向全球输送高价值产品;

2.在欧-联-邦内设置的工厂的营业利润遵循当地的税收政策,但不保证工厂会均匀分布在所有欧-联-邦的国-家,以商业利益为驱动来选择工厂地址;

3.万物集团在欧-联-邦设置的工厂的定价会采用分别定价的模式,结合国际金融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产生净利润的百分之十用于欧-联-邦内的公共教育事业。

这样一来,不仅符合了欧-联-邦开出的条件,还给万物集团留出了充足的生存空间与腾挪空间。

价格随便定,那就卖高点,保证缴税之后自己的营业额也不会变少,顺带着分化一下欧-联-邦各国的关系,挑那些税收低的国-家去建厂,让欧-联-邦内部卷起来。

至于投资公共教育事业这事儿,陶娇杏想到了史古生在上-海市搞的那个万物医学研究院。

那边起先只是做皮肤学相关的医学与药学研究,后来在雄厚的财力支持下,逐渐向着其它领域扩展,通过高昂的薪资待遇吸引全球人才,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医疗研究单位,配套的附属医院也成为了全球顶尖的医院,吸引了全球各国的权贵人士前来求医。

当初无心插柳,如今不仅柳以成荫,还带来了丰厚的馈赠。

陶娇杏琢磨着,在欧-联-邦投资公共教育事业,培养出来的人心属于东方还是西方,这可说不定,只要锄头挥得好,欧-联-邦这一招保不准就变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

上一篇:大力公主在民国 下一篇:解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