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127)

作者: 词酒 阅读记录

美利坚的秃鹫们负责吃肉,陶娇杏跟在后头捡人家看不上的肉汤喝。

足足四个月的时间,陶娇杏在华夏和八嘎国之间往返了不下十趟, 这才将她瞄定的那些八嘎国的潜力股企业都拿了下来。

回头她就‘趁热打铁’地去了西八国, 又是一轮针对肉糜与肉汤的收割。

这么一忙, 便是小一年的时间, 陶娇杏将八嘎国和西八国的药厂、护肤品工厂以及一些秃鹫们看不上的家电生产工厂收购了七七八八, 东北牧场和东北药厂的收益摞在一块儿才堪堪与这笔巨大的开支持平。

那些药厂和护肤品工厂的技术本来就不差, 比国内的工厂都要先进不少,只是前者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后者受到了陶娇杏那些原料的降维打击,都掉了半条命,以残血的状态苟延残喘着,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

现如今陶娇杏一边注资一边提供技术和原料,这些药厂与护肤品工厂很快就满血复活了,不仅恢复了昔日的荣光,甚至还开始朝着更高的巅峰攀登。

尤其是这一轮经济危机中被陶娇杏收购的资三堂,原本是没办法同欧美的那两位夫人创办的护肤品牌相提并论的,如今却是直接实现了赶超。

那两位夫人原先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售,如今看着本就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市场又被资三堂给吞没了一大块,终于下定了决心,主动来找宋红琴商量品牌及生产线出售的事宜。

宋红琴还因为陶娇杏不同意她全力挤兑收购那两位夫人的品牌而情绪低落呢,突然收到了海外事业部转来的那两位夫人的邀约,心里就一个想法——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纳闷归纳闷,疑惑归疑惑,宋红琴立马就拿出专业的态度,带上一批从滨海理工大学招聘到的高材生,去同那两位夫人商谈具体的收购条件了。

而陶娇杏与谢挺则是腾出手来折腾八嘎国与西八国的家电生产技术与生产线向国内转移的事情。

那些技术和生产线都是东北牧场出资买下的,秃鹫们也不屑于在这种低端技【看小说加QQ群630809116】术上对华夏进行封锁,没在这些事情中使绊子,技术与产业链的转移还算顺利。

待一切尘埃落定,已经是两年后了。

国内承接这些海外资产的城市依旧是大-连,毕竟经济开发区那么大,大-连市政-府给陶娇杏开出的条件待遇也相当诱人,陶娇杏暂时也没有收到其它城市的邀约。

——————

陶娇杏还纳闷,怎么东北牧场和东北药厂以及新建的东北电子厂的翅膀都被束缚在了东北这一亩三分地了?

她原先想在东山省的烟海市和翠岛市开拓版图,将烟海市与翠岛市作为与八嘎国和西八国联系的中转站来着……毕竟地理位置极近,还建有海港,条件得天独厚,奈何这两个城市迟迟都不抛出橄榄枝来?

陶娇杏不想上赶着去找烟海市与翠岛市,毕竟主动的人必输无疑,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因而只能继续偏爱大-连市。

原先在陶娇杏的计划中,大-连市只要能满足东北药厂未来的发展需求就足够了,东北电子厂是绝对不可能落户在大-连的。

奈何没人主动邀请东北电子厂落户,大-连市只能躺赢。

——————

国内的消息确实是闭塞了些,很多地方的政-府机关压根没收到陶娇杏亲自出海收购国外优质资产的消息,就连大-连市政-府,也是在陶娇杏将八嘎国的药厂和护肤品厂注资整合后才收到的消息。

等其它地方的政-府机关收到消息时,大-连市已经搭乘这股来自东北的风起飞了,经济坐上了冲天而起的火箭般迅猛发展。

工人阶级在厂子里赚到了优厚的工资,自然有钱消费,在大-连市摆摊的小商贩们也跟着赚得腰包鼓鼓的。

东北牧场、东北药厂以及新建的东北电子厂生意经营得好,纳的税自然就多,大-连市财政账目上趴着的钱跟着水涨船高,自然也就有钱在城市里搞建设了。

这里规划修一条宽敞整洁的路,那里修一条环城高速,还要在沿海修一条海景公路,将大-连的旅游城市属性充分挖掘出来……

短短几年时间,大-连就变成了‘钮钴禄连连’,经济发展的速度让全国城市为之侧目,连许多直辖市都落入了下风。

——————

沈市眼看着辽东省老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辽东省政-府有心扶一把沈市,毕竟是省会城市,可大-连也是辽东的一份子,他们哪能建议陶娇杏把大-连的产业搬回到沈市来?

辽东省政-府开了好几轮地会,想出一个主意来——引陶娇杏进入辽东省的发展改革规划局。

直接给陶娇杏一个正职不符合行政流程,可是凭借陶娇杏的影响力以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这份含金量十足的学历,给陶娇杏一个分管某一片区发展改革规划的副职还是符合规定的。

辽东省政-府直接下注,搭乘东北牧场、东北药厂这几个大型民营产业群的东风扶摇直上了。

听起来有些离谱,可实际情况却丁点儿离谱都算不上。

放到古代,偌大一个国-家的治理,全都是靠一个人拍脑袋制定呢!时代的红利,并不会眷顾到所有人,而是先将一块极大的蛋糕抛在少数人的头顶上,由这些少数人尝到甜头、吃饱肚子之后,再将甜头分给所有人。

在辽东省政-府的眼中,陶娇杏很明显就是那个吃到了时代红利的‘天选之子’。

辽东省的一把手与二把手亲自出马,找陶娇杏约谈了加入组织的事宜,等陶娇杏写了加入组织的申请书之后,以光速审批完全部流程与手续,回头就将委任书发到了陶娇杏手上。

陶娇杏分管的片区不是省政-府帮她敲定的,而是她自己选的。

陶娇杏考虑到将来的发展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走了,需要考虑连续性以及中间运输的成本,便在大-连与沈市的中间连了一条线,选中了这条线经过的城市后,再选择一些与这些城市临近的城市……画到地图上看,就好似是从海岸线向内地定了一根钉子。

这不是钉子,这是钉稳辽东省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

——————

为了从八嘎国与西八国的优质资产中捡漏,陶娇杏的步子跨得有点大,之后便是纷涌而来的各种问题。

为了将捡漏到的资产做起来,陶娇杏果断放弃了继续扩张的脚步,转头开始认真消化这些已经吃到肚子里的资产。

之前被迦楼集团卡过一次护肤品原料的脖子,陶娇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狠狠地长了一次记性,这会儿再消化资产的时候,考虑的就不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实现量产,而是如何最高效地把整个产业链搭建起来,从上游的原料生产制备到下游的销售网络构建,就如同雕花一样,每一处都需要费心。

有些产业链的构建存在技术难点,陶娇杏也没吝啬钱,直接砸钱给滨海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去解决,如果滨海理工大学的专家教授们解决不了,那再去别的高校找专业的人才。

上一篇:大力公主在民国 下一篇:解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