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漂亮煮妇重生九十年代(44)

作者: 木子叙 阅读记录

何美丽轻声问:“奶奶,那个地方还在吗?你想不想回去看看?”

奶奶一笑:“傻丫头,那地方早就大变样了,连河道都改了,离你爷爷坟地不远,每年去上坟都会看看。”

何美丽点点头:“嗯,奶奶,多吃点,这以后日子慢慢变好了,我就做好多美食给你吃。”

奶奶笑着说好,继续吃手里的那条鱼。

何美丽自己也按捺不住了,吞着口水拿起一条。

这吃野草长大的鱼就是不一样,瘦长型的,肉质紧实,香脆成型,想到前世吃过的,饱含科技与狠活的鱼,竟然油炸后会散架,跟这个完全没法比啊!

一口咬下去,能听见清脆的“咔嚓”声,酥香肉香瞬间漫延整个口腔,咸味恰到好处,是提升口感的点晴之笔,最重要的是鱼刺都炸得又香又酥,根本不用吐鱼刺。

泥鳅吃起来是另一种肉味,似乎肉质更紧实,更有嚼头,香味更甚一筹。

这种美食吃起来让人欲罢不能,但就是容易上火,还好奶奶煮了一大盆青菜。

眼看二丫已吃完第二条,何美丽忙制止:“二丫,先去喝点水,小心上火,一会儿爸妈来了再吃,这么多呢慢慢吃。”

丫听话地出去倒水喝。

终于,大门响了,刘玉芬卖熟菜回来了。

何美丽与何明都迎上去帮刘玉芬推车,一看车箱里,两人都瞬间傻了!

难得的下酒菜

何美丽第一反应是:怎么又是鱼!一三轮车的鱼!

“怎么有这么多鱼啊?”何明大惑不解。

何美丽也好奇问道:“是啊,妈,这些鱼都是你买的?”

刘玉芬停稳车,看着一脸问号的两人,解释道:“这些都是马路上卖鱼点卖剩下的鱼,这么晚了,卖不完怎么办?她们半价处理,这次捕鱼我们也没出什么力,把剩下的鱼全买了,就当是为村里做点贡献吧!”

何美丽恍然大悟:“妈,你是准备今晚暴腌了,明天油炸后拉去卖吧?”

刘玉芬白了何明一眼,看着何美丽笑眯眯道:“还是丫头聪明,一看就懂。”

“可是,妈,我还要告诉你一个消息,我们今天捉了一大盆泥鳅,正想跟你商量怎么办呢?快,过来看看。”何美丽拉着刘玉芬就去看今天的劳动成果。

刘玉芬一看也傻了,这一条条的,密密麻麻,这么大一盆,若要处理干净那今晚几点才能睡觉。

“妈,跟你商量个事,这些泥鳅大多是我和二丫捉的,没花钱,这吃也吃不完,今晚我们一起把泥鳅处理好,明天你炸了,留够家里吃的,其余的一起拿去卖,卖的钱归我和二丫怎么样?”何美丽一脸期待地看着刘玉芬,对一旁的二丫使了个眼色。

二丫立马心领神会:“妈,为了捉这些泥鳅,我们辛苦劳动了一整天,有个娃娃还被水蛇咬了,好可怕,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刘玉芬秒同意:“你俩尽想着你们的小金库,也好,这样就不用给你们零花钱了,你们需要的东西也可以自己买,就是要自己管理好,不要乱花。”

何美丽愉快道:“好,那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我们赶快去吃饭吧,吃完好做事,二丫,事先可说好了,等下不能耍赖偷赖了,多双手做得快点。”

涉及到小金库,二丫还是拎得清的,拍着胸膛保证:“事关小金库,我肯定不偷懒,走吧,吃饭去喽。”

一家人围桌而坐,吃着小鱼、吃着泥鳅,又香又脆,最惬意的莫过于何明了,还喝着一杯小酒,对喝酒的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下酒菜啊!

刘玉芬瞅瞅他一脸陶醉的样子,道:“你自己自觉点,别喝多,一会儿还要做事呢!”

“我知道,就喝这一杯,这么好的菜,不喝点酒真是对不住啊,媳妇,你要不要来两口?”何明拿起酒瓶就要去拿酒杯。

刘玉芬忙叫住他:“哎!别动,我不喝,这几口下去晕乎乎的,等会儿还做什么事。”

“好,好,好,不喝,那多吃菜。”何明识趣地坐下来。

吃了好多鱼和泥鳅,都忙着吃一大碗青菜。

刘玉芬也直夸奶奶这青菜煮得好,吃下去大家都不会上火了。

奶奶听了很高兴,说绿叶菜吃了最好,清火还有营养,只要她煮饭都会煮给大家吃。

吃完饭,一家四口就开工了,因为大鱼快死了,何明两口子先杀鱼、腌鱼。

何美丽两姐妹负责清理泥鳅。

刚开始何秀丽不会,学了好半天,其实很简单,又不用刮鱼鳞,只需用小剪刀剪破肚子,把内脏挑出来即可,最后再用面粉把泥鳅的粘液洗干净,就可以腌制了。

简单的腌上一夜会比较入味,吃起来更加鲜美香醇。

一家人忙活到十一点,总算把鱼和泥鳅都腌上了,两姐妹已经累得无精打采,不停打哈欠,洗漱完几乎是倒头就睡。

第二天,刘玉芬除了照例做卤菜和蒸菜外,还炸了一百多斤鱼和泥鳅,全部焦黄酥脆,诱人

香味刺激得她们直咽口水。

这样的美味当前,谁能抵得住啊!怎么着都要尝上几条啊!

一边满足着对美食的渴望,一边又试图说服自己,这油炸的东西啊,不能多吃,吃多了会上火还不健康。

留够家里要吃的,又给刘小雪家留了一份,刘玉芬把剩下的泥鳅称了一下,还剩二十多斤,笑着对王淑芬说:“这些泥鳅啊,是两个丫头的劳动成果,我们今天是顺道帮她们拿去卖。”

王淑芬赞道:“可以呀!太能干了,捉了这么多,我家那两个去晚了,就捉了小半桶,不过也够吃好几顿了。”

刘玉芬叹口气道:“你们倒还好,让人省心,老三家说起来就头疼,昨天这不要钱的泥鳅两口子也不会想着去捉些给娃娃解解馋。”

“听说三弟媳妇下午去了,后来怕水蛇,没捉多少就跑回家了,她说家里也没有多少油,少就少点,三弟的狐朋狗友一大早就来找他,他坐到桌上就下不来,中午几人冲出去买了几条鱼,又继续打,唉!沾上这赌啊,人就变懒了。”王淑芬边往三轮车上装东西边聊着。

刘玉芬嗤之以鼻,在她眼里这就是懒,气呼呼道:“一个大人连我家两个丫头都不如,无非就是怕累怕晒,他们自己又不种油菜,每年榨了油都要给她家一桶,一桶油当然不可能吃一年,

什么都想着买现成,没钱拿什么去买,唉!当农民没有当农民的样子”

想着心里就气,好端端的弟弟莫名变了懒汉,好端端的一个家,莫名变成村里最穷的叮当户。

王淑芬看刘玉芬生气,便插开话题:“大姐,这鱼和泥鳅打算卖多少钱一斤,你合计合计。”

刘玉芬想了想:“这两样都是炸干的,不压称,就按五块钱一斤卖吧。”

王淑芬点头认可:“跟我想的差不多,毕竟要处理,还费油。”

边商量着看时辰差不多了,两人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