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漂亮煮妇重生九十年代(38)

作者: 木子叙 阅读记录

何秀丽被说中心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妈,我又不是想这事,我是想下半年我姐去上初中了,我还在上六年级,一个人没伴儿了。”

刘玉芬吃完饭,开始收拾碗筷,笑着说:“你不是还有同学吗?以后上下学也约约同学,一起走,慢慢的伴儿就多了。”

何美丽也帮忙收拾,说道:“妈,快出去歇着,你累了一天了,我来洗。”

“妈,我来喂吧!你拎不动这么多,一个人喂的时候少装点。”刘玉芬看到奶奶在给猪喂食,又忙着去帮忙。

她常跟何美丽说,虽然年轻时奶奶对她不怎么好,但她年轻轻就守寡真心不容易,现在她老了,脾气也变了很多,我们都要对她好点。

第二天下午放学回到家,阿财照例第一时间冲出来,扭着屁股在两姐妹脚边跳,它对人的热情似乎永远保持在最热烈的状态。

老爸何明已经在家了,他打了一盆水,在擦拭他心爱的自行车,车杠、车壳已经被擦得油光锃亮。

他搓了搓抹布,开始擦拭车轮上的每一根钢丝,这细心程度,不亚于钟表师的精雕细琢。

与老爸打完招呼,两姐妹就各忙各的。

何秀丽的习惯是先去各个柜子里刨点吃的,无论是什么,只要是吃的就成,哪怕是块红糖也可以,边吃着边开始做作业。

何美丽则放下书包,跑到何明面前问:“爸,要不要我帮忙?”

“不用,不用,自己擦才擦得干净,过些日子,给你买了小单车,你也要好好爱惜。”何明仍专注擦车,漫不经心地回道。

“嗯,好吧,你不要我帮忙,我就在旁边看着,也好学学。”何美丽在一旁蹲下来,逗弄着阿财又说道:“爸,你看它,多好看,多可爱,我就说它是招财狗,带来好运的,老妈她们开张大吉,生意可好得很。”

何明笑笑:“好,招财狗就招财狗,好好养着,你两姐妹好好管好它,等我把车擦好,就带你到外面学学骑车,想要买单车就先学会骑车。”

何美丽听完一脸黑线,不会吧!这么大的载重大永久,我怎么驾驭得了,尬笑着:“爸,这车这么大,我比它都高不了多少,怎么敢骑啊!”

“可以的,你先学学滑步,我帮你把着后座,我看好多人是先会蹬三角架,不然新单车买来,被你摔上几次还能骑吗?”

何美丽小声嘀咕:“怎么就知道我会摔呢,那小单车对我来说毫无压力,前世骑得可溜了。”

说话间,何明已经把车轮钢丝都擦完了,又从工具箱里翻出一瓶什么油,在链条上、前后轮的齿轮、轴承上,都滴了些,一转脚踏板,那链条随之转动,全部都粘上了油渍,变得丝滑很多。

何明嘴里念叨着:“自行车一定要爱惜,要保养,不能让它生锈。”

做完这些事,他又从座位下扯出一团干净的绵纱,将车龙头、大杠、座位、后座等擦拭一遍,又将绵纱塞回座位底下。

在何美丽看来,那些地方已经很干净了,为何还要用绵纱再擦一遍呢?!估计是习惯使然。

收拾完所有工具,何明推上自行车,就带着何美丽出去学骑车。

两人来到村里的晒场,这晒场是用水泥打的,很大一块场地,专门用来给村民收成时晒粮食用,现在没有粮食晒,就空着,成了娃娃们娱乐的地方。

何明说先示范一下,让何美丽看好他是怎么做。

说着他就左脚踩在踏板上,右脚滑步,自行车开始慢慢跑起来,慢下来时他就用脚滑两步,平稳地沿着晒场滑了好几圈,最后在何美丽面前稳稳地停了下来。

来,丫头,上去试试,我在后面帮你扶着。”何明一只手扶着车龙头,侧身让何美丽站到车面前。

仗着前世的优势,何美丽心道,骑就骑,有什么难的,车子大我还不能骑三角架吗?

推过车子,何美丽开始滑步,何明在后面扶着后座紧跟着。

车子平稳地滑出一段,何美丽直接右脚从三角架里穿过去,踏上另一个踏板,两脚用力,一圈一圈地蹬起来。

何明小跑着,一脸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女儿,不得已放开了手,直愣愣站在原地,困惑地摸了摸后脑,觉得很不可思议,这自行车有这么好学吗?这么快就学会了?自己当年学的时候也摔了好几跤呢!

他是真有点懵了,原想着要教会一小姑娘骑自行车,那肯定得花上九牛二虎之力,但自己宝贝女儿,自己不教谁教,早已做好教个两三天的思想准备。

没想到……好像还没开始便要结束了!

何美丽可没想那么多,清风拂面、发丝飞扬的感觉很爽,毕竟太多年没蹬过三角架了,刚开始还有些摇晃,很快就平稳又丝滑,一圈一圈在晒场上骑得贼溜。

虽说这样的姿势有些别扭,不如坐在座位上来的气定神闲、从容优雅,却是小个子骑大车的最佳方法。

在这样平稳运行的状态下,要想抬腿跨过大杠骑上去也很容易,只是老爸个子高,是个大长腿,车座位调得很高,她是够不到蹬的。

再说,就这样蹬三角架,老爸都惊讶成那样,就不再刺激他了。

骑了一圈又一圈,这感觉相当的畅快淋漓,何美丽想差不多了,不再蹬踏板,让车子慢了下来,最后一圈稳稳地停在何明面前,歪着脑袋一脸开心地看着何明。

何明接过车子,一脸赞赏地伸出大拇指:“不愧是我女儿,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厉害!厉害!”

何美丽嘻嘻一笑:“倒不是我厉害,是老爸教得好!”

何明推着车,两人说说笑笑往家走。

何美丽心里惦记着老妈的生意,一心盼着天黑,万事开头难,如果这头开好了,这生意要持续的好下去也就不难了。

赚钱了

忙碌的日子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这熟菜生意开张就一个多月了。

刘玉芬他们已经非常熟练,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时间,还可以利用早上的时间做些农活,做些家务,等临近中午了才开始做菜,这样到出摊时,时间也刚刚好。

他们出摊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每天从家里出发,路上就有村民等着买卤菜。

九十年代的农村,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杀年猪,有些是嫌脏嫌累不愿养猪,有些是家里条件不具备养,家里没肉,碰到请工做活,家里来客人,或者想吃点好的,只能去城里买。

现在好了,刘玉芬他们每天都要出摊,卤菜味道好,价格也不贵,很快就在各个村里传开了,想要买肉的,便在那个时段等在马路上。

一路卖着走,等到城里的铺子时,基本已卖了三分之一,有些顾客已经等在铺子门口了,见他们一开门,就自动排起了队。

所以每天6点多肉就卖完了,没买到的纷纷抱怨怎么不做点。

针对这个情况,他们已经是不断加量了,从刚开始的一样七八斤,到现在一样十来斤,可是还远远达不到顾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