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漂亮煮妇重生九十年代(19)

作者: 木子叙 阅读记录

二丫无奈,去鸡窝里摸了两个鸡蛋,想烧个火炒鸡蛋吃,无奈那火也跟她对着干,努力无数次就是烧不着,炒鸡蛋的热情也渐渐被浇灭。

不过,人馋起来行动力和想象力都异常丰富,二丫通过努力翻找,还是在某个旮旯角落找到了被妈妈藏起来的一包红糖。

小馋猫欣喜若狂,有块红糖啃啃也不错。

几十年后的娃娃可能很难想象,什么美味佳肴没有,一块红糖有什么好吃的嘛!

在那物质匮乏的九十年代,大部分农村家庭只是解决了温饱,好多连肉都吃不上,只有过节过年才舍得买点,更别说其它糖啊副食。

对何秀丽来说,大病初愈,身体已排空,迫切需要补充,加上馋虫作祟,全身细胞都在嗷嗷待哺,但怕伤了脾胃,只能循序渐进,身体被管着,意识却天马行空,找到块红糖自是奉若宝贝。

一下午她都揣着那块红糖,时不时拿出来啃啃舔舔,那甜蜜的感觉估计这辈子都会萦绕心间吧!

三服中药吃完,刚好一周过去,何秀丽基本恢复差不多了,在她又哭又闹强烈要求下,她吃了半个多月来最有滋味的一顿饭。

刘玉芬特意将米饭煮得软软的,煮了个开胃下饭的番茄蛋汤,炒了绿油油的小白菜,还蒸了一碗香喷喷的霉豆腐。

这霉豆腐是上午何美丽端着大米去换来的,村里卖豆腐不收现钱,只收大米,八公两大米换一公斤豆腐。

霉豆腐小块小块的,身上长满了白色的绒毛,有一股似有若无极其飘渺的臭味。

舀上一勺猪油,用大火蒸熟,放上盐巴味精,特殊的香味就扑鼻而来,臭味消失得无影无踪,豆腐里面的小孔吸饱了汤汁,口感绵密而又细腻,豆香脂香充分融合,拿来下饭最好不过了,是全家人的最爱。

这样的饭菜,没有大鱼大肉,却足以慰藉空泛的肠胃,疲惫的身躯。

何秀丽啥都不能多吃,只能一样吃一点点,眼睁睁看着家人将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虽说不能吃饱,也总比喝粥强太多了。

何明看她那可怜巴巴的样子,道:“别急,你不能一下吃太多,慢慢来,明天给你杀只老母鸡补补身体。”

何秀丽一听眼睛都亮了,心里已经开始回味老母鸡炖的汤,那可是鲜掉眉毛的好东西。

看着妹妹的身体逐步恢复,何美丽多想留下神医的联络方式,以备不时之需,可那时的现状就那样,普通老百姓还没有电话,没有邮箱,更没有微信。

家对他们来说,皆是四海为家!

这也是何美丽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在历史文化遗产的长河里煜煜生辉,而这些江湖神医便是流落民间的沧海遗珠,飘浮不定,行踪难觅,一次擦肩、一次回眸,便是彼此注定的机缘。

信之则缘起,病愈则缘灭!

这也是为什么几年后何美丽犯了胃病,想找这神医治病,却久寻不见踪影,消失得干干净净,这机缘注定只是何秀丽的。

手撕球霸

何秀丽大病初愈,胃口极好,吃啥都香。

头天的剩饭熬成白米粥,配上买来的菜包子,佐点刘玉芬腌制的豆腐乳,就是一顿简单的早餐。

何秀丽吃完一个包子和一碗粥,还想再吃,被老妈阻止:“二丫,够了,不能再吃了,以免一顿撑伤,十顿都喝不了米汤,这一次病怕了。”

何秀丽不甘地摸了摸肚子,其实好像真的饱了,就是嘴巴还想吃。

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全家都喜欢上了吃早餐,都感受到了早餐带来的好处,农村里没那么多花样,就是面条、稀饭、菜包子、炒冷饭换着吃,目的只是填饱肚子。

刘玉芬在外没少给人安利吃早餐的好处,大媳妇小媳妇们大多表示难以接受,一天煮三顿多费粮食啊!多麻烦呀!午饭吃早些不就行了。

她尬笑着,摇头叹息,心里却莫名地升起一种优越感来,走着瞧吧,早餐的好处谁吃谁知道,我家的日子虽不富裕,却过得比你们都有品质!

为了面条好吃,何美丽让老妈买来两斤猪肉,剁碎后,用家里的豆瓣酱炒成香喷喷的杂酱,再炼制了一大瓶油泼辣子。

面煮好后,舀上一勺杂酱,浇上一勺油泼辣子,配点刘玉芬腌的酸菜,撒上点葱花,搅一搅,拌一拌,那朴实的麦香,浓郁的酱香,油辣子的焦香,葱花的清香,便充分融合,尽情溅散。

这样的早餐,马上成了全家的最爱。

知道要吃面的早上,何秀丽都要早起几分钟到厨房来帮忙,还要亲自给面条们加上杂酱,她悄悄跟何美丽说,每碗少舀一点点,这杂酱就可以多吃一顿。

小小年纪,就会精打细算,多会过日子。

这样的年代,连娃娃都知道,细水长流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在学校里,何美丽暂时没有了烦恼,除了全心全意搞学习,就是跟刘丽和彭艳疯玩,主要目的是想让刘丽忘却烦恼,过得开心。

一下课,何美丽就叫上刘丽和彭艳去打乒乓球。

学校虽然简陋,但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还是用水泥做了两张简单的乒乓球桌,有球桌但没有球拍,得学生自己带。

都是农村孩子,能吃饱上学就不错了,谁会花钱给娃娃买球拍?!

因此整个学校总共也没有几副球拍。

何美丽有球拍也是托了城里亲大舅王永福的福。

听刘玉芬说,自己出生时,亲大舅正上初中,为了不中断他和几个妹妹的学业,亲外婆忍痛将幺女送人,王永福那时已懂事,家里横遭意外,心疼小妹却也无能为力,此后对小妹心怀愧疚也是人之常情。

一次何美丽与老妈去赶集,在城里偶遇亲大舅王永福,兄妹俩聊了大半天,何美丽则手托下巴坐在一旁乖乖地等,不吵不闹,王永福见状直夸她乖,立马带她到百货商店买了乒乓球拍。

有了这副球拍,学渣何美丽可谓一时风头无两,刷足了存在感。

一到课间,只要一拿出球拍,身后必然出现一堆的跟屁虫。

大家一圈地围着球桌站着,会打不会打的都排着队耐心等待着上场,不会打的活不过三秒,基本发个和平球就被迫下场。

有的排了半天还没轮到自己,上课钟声就响了,大家只好跑回去上课,却并不会影响他下次课间再去排队打球的决心。

学渣何美丽在球桌上找到了自我,什么玩法、玩多久、想让谁玩,全都自己说了算,天天沉迷打球,就这样练着练着,成了学校最会打乒乓球的学生。

刘丽和彭艳做为她的死党,在一堆人里,自觉满满的优越感,天天一起打球,一起玩,竟然也越打越好。

不过时不时总会遇到红眼挑事的,不想排队,一来就想上桌打,不同意就直接跳上球桌,往中间的分隔栏上一坐,谁也打不成,同意条件才下来。

她们称这样的人叫球霸,称这样可恶的行径为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