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美食苟成综艺大佬(13)

作者: 夏宇童 阅读记录

两杯莫吉托送到霍一白和姜言面前,辛真循例问道:“二位觉得今晚菜品如何?”

小霍总接过玻璃杯道谢,自我要求高的餐厅在客人用完餐后,主厨都会出来与食客沟通菜品意见,这很正常。

他认真想了想,今晚的菜品都很不错,甚至比许多老牌餐厅的水准都高,个人评分能给到95分高分,但又说不出另外5分是丢在哪儿,只觉得缺了点什么。

他露出一贯从容的笑容:“古法红烧肉和板栗烧鸡都很不错,期待你们的新菜。”

姜言看到小霍总的眼神变幻难明,寻思他该不会是要搭讪吧,赶忙将手搭在他袖口上:“喝完这杯,送我回家好不好?我没开车。”

霍一白正在给秘书李利发微信,握着手机的手一愣,半响后无奈道:“好。”

辛真识趣地转身,继续和其他食客交流菜品反馈,学而时习之,食客对菜式的意见也很重要。

周乐捧着POS机来结账:“盛惠1588元。”

霍一白买单后,姜言拎起手袋,跟着他上了跑车。在车上,姜言兴冲冲给小姐妹发微信,分享约会实况。

【你猜猜我现在在哪里?】

【不会真的约到霍家公子了吧!】

【嗯,我感觉他对我印象不错。你之前不是说他私下吃饭也只是象征性动几下筷子吗?我觉得那是他的应酬状态,刚刚我们俩一起吃饭,可是实践了光盘行动。】

【牛啊,姐妹!】

与此同时,秘书李利收到老板微信发来的餐厅定位,一脸疑惑,他不是正在与姜总女儿吃饭吗?

紧接着,老板下一条信息进来:这家餐厅不错,以后订这里的餐。

噢,懂了!

难得有老板夸赞的餐厅,李利就算跑断腿也要搞来。

马上打开点评网。

-

送走最后一波食客,餐厅座机电话响起。

“您好,真拾小馆,有什么可以帮您?”周乐擦干手上的水,接起电话。

一个浑厚的男声传来:“你们餐厅可以预定午餐吗?外送。”

“抱歉,我们下午五点才营业,不做外送。”

“加钱可以吗?请你们主厨中午加加班。我去餐厅提走也行。”

周乐看向辛真请示,得到答复后:“抱歉,喜欢的话欢迎五点过来用餐,可以预约。”

多年的总秘经验告诉李利,很多餐厅都有自己要求,勉强不来,除非——

李利努力压低嗓音,让自己显得稳重不轻浮:“请你们老板接电话。”

辛真单肩夹起电话,手里的手机仍在啪啪打字:“我是老板,你说。”

“老板你好,你们餐厅卖吗?”

“什么?!”对方没头没脑来这句,辛真没听懂。

“我老板想买餐厅,你开个价吧。”

这就离谱,收购刚开业几天的餐厅,哪来的二傻子!辛真二话不说,挂掉电话,并嘱咐周乐以后这个号码来电直接屏蔽。

上次霍一白律师催要退婚协议反馈,辛真才意识到原身使用的律师是辛家团队拨过来的,这两天她从剩余不多的钱里,抽出部分现金聘请自己的律师。

按照目前餐厅经营的状况,不增加额外开支的话,勉强够支撑下去。

卖餐厅简直是天方夜谭,从来不在考虑范围。

这会儿,正好新律师针对协议风险的评估出来了,这份协议以辛真个人名义签署,仅代表辛真与霍一白的共同意愿,辛家与霍家的约定由双方家长自行解决。

辛真阅读完确认没有其他风险,给对方律师赵印发信息:协议确认没问题,签约吧。

五秒后,赵印电话进来,果然是二十四小时在线。

“晚上好,辛小姐,你真的确定签下这份退婚协议吗?”

辛真调侃道:“嗯,难道你不想我签?”

赵印怎么可能和自己KPI过不去,只是那么多前辈扑街了,不敢相信自己接受后这么容易完成,赶忙解释:“不是不是,上次你说想走线上签约,真的只有这一条件吗?”

辛真言简意赅:“对。”

“其实我们可以给到其他补偿的,只要你提。”

“不用了,既然双方都想解约,签就完事了。”

双方都想解约……赵印突然觉得前辈说的死命纠缠,非要见面的未婚妻,与现在电话里人不是同一个,律师的警觉让他不得不堤防:“解约需要提供身份证明,辛小姐可以安排吗?”

“没问题,后续我会委托律师与你联系。”

赵印没想到,任务真就这么顺利,不是欲擒故纵,也不是别的,年终奖有戏!

餐厅收拾完毕,周乐在院子做简单的清扫。

辛真坐在专属的躺椅上仰看星空,城市里光线污染严重,夜深也难看到繁星。

今天的系统不知出了什么问题,现在还没发来结算通知。

辛真:编编,你出来。

系统:【宿主稍等,还在结算中。】

辛真:不着急,我想问,这两天可能会有原身的黑粉过来,感化他们后是不是可以拿到比普通人更高的生命值?

系统:【是的,戾气重,又是针对原身角色行为的,感化后可以获得比普通多好几倍的生命值。】

辛真:行,那这件事干得值!

第10章 风味柠檬鸭(1)

积云不散,太阳挡在云后,卖力地发光发热。

清晨的空气被蒸得格外闷热。

跑完五公里,耗时四十二分钟,辛真看向跑步机计时器,比刚来时进步少许,但还远远不够。厨师这份工作是体力活,现在这具身体养尊处优太久,光是站着颠勺炒几道菜都会疲倦。

空气闷热,虚汗涔涔,辛真在早餐的黑咖啡里加了冰块,调制成冰美式,一口下去整个人都活泛起来了。

吃完早餐,往保温杯里装满一杯冰美式,提前出门。

她有预感,今天有场硬仗要打。

向五味铺预定了一批特殊调料,约好早上到店里提货。

刚走进店门口,浓郁的植物果酸扑鼻而来。不大的店面内陈放七八口大瓦缸,缸面被几层棉布裹住圈上塑胶盖,两边木架上摆放了一排玻璃罐,整只白萝卜、成捆长豆角、山形竹笋等各色食材被酸酵在罐里。

食物的气味有种特殊本领,可以将人一秒拉回记忆里的场景。

辛真想起自己曾经满世界跑遍,在西南地区某个炙热的午后,尝到人生第一道酸野,令人口水直流的美味。

一位四十多岁风韵尤盛的女人从店里走出来,招呼道:“美女,想买什么?”

“老板,我来取货。”辛真摘下墨镜。

“你是辛小姐?”

前两天,有个电话打来预定几种酸制调料,细节到果子腌制的年份都做了要求,老板一听就是行家不敢怠慢,费了好些功夫调货。

这个城市汇聚着大江南北的人,但喜好吃酸仍是少数,店铺生意并不好做,新客上门老板自然是热情。

“你订的货,我都封装好啦。”老板指着桌子上放着的几只酸水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