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西楼录(74)

作者: 借瓷 阅读记录

黛玉见状,心下更悔,只怕不能寻出机会将此事了了,好当作无事发生的样子。还是宝钗终于认下账来,她为人谨慎,又探看过门口无人后,才好开口道:“叫妹妹看出心中不快属实是意外,只怕你也晓得我心里想着什么,从前在贾家院子里你我少有离分,很是猜得透彼此,也叫妹妹不要悔恨,我心中是万般感激你肯问我这些的。”

说罢,扶着黛玉坐到榻上,两人将鞋踩脱了,鬓发相靠,私语起来,只问宝钗坦言道:“我正为这些难处,不晓得告与谁听,而今全好了。好妹妹,真是天送来帮我了。”如此真情流露罢,她又一一说得心中忧虑。

此等奇女子果然是不同于世间诸人的,并不为他人相帮沾沾自喜,也不自认是美色惑住情人,忧虑日后人老珠黄,心中只叹息现今已是求人的时候,怕今后再抬不起头来。

黛玉听了她的话,晓得她的心思,转劝道:“宝姐姐何必如此想着,你心中晓得应相公是为的你这个人才出手相助,如今更是浓情蜜意之时,他知道你的为人,所作自也是为的你,你难道反不如旁人,不明白自个儿的本事?”

话说着,又劝慰道:“普天底下寻得几个如你这般的女子,且不说为你兄长周转一事是你一手操办,但就现今薛家剩的土地店铺,难道还不是你用心操持经营着供了一大家子生计?你要说自个儿没本事抬不起头,我定是天底下头一个要跳出来骂你做样子的。”说着,黛玉轻哼一声。

这个事情难道宝钗如此一个清醒聪明人还不知晓?到底身边人是思想不同的,薛姨妈近些天来同她讲话,也是多讲到了婆家如何讨好丈夫、如何做起主母的模样,并讲了许多后宅的阴私手段,叫宝钗听了心中难免无力迷茫。

十来岁的小姑娘,难道还真叫她是生而知之的神仙人物,半点儿他人的话也撼动不得本心?

诚如当日茶楼所言,宝钗不晓得如何艳羡黛玉成了个闲云野鹤似的人物,身侧还有个悟空相伴,瞧她神态面色也晓得近年来过得是何等快活。只是她从前身上背着薛家的架子,怕日后嫁过去了还要守着应家三奶奶的架子,叫她如鱼得水般混得人人夸赞不难,到底确实少了更年少时候向往出尘清高之情。

黛玉知她心中还犹豫着,也不晓得如何劝说,只好问道:“你难道是出于感激要嫁给应相公?”

宝钗听了,反而一笑,回道:“你这话问得好,我从前清楚,今日同你说了话之后清楚,偏偏前些天犹疑了。”

又道:“应青客是个不一般的人,他之于我恰如昭王之于你,我而今改了从前三分,自有两分是他带来的。”宝钗说着,自笑起来,心中才了悟了。

应青客带来的无非是“变化”二字,当日若非先于宴上结识了他,后面便不会有得搬离贾家之事,宝钗心中明白,倘若没有这个变数,她当嫁的只怕便是宝二爷了,一是家族门第,二是长辈之意愿、亲上加亲。

说道如此,宝钗心中也堪破自个儿前些日子的纠结之意,把心情收拾了反而能笑,无论如何,说她没有直上青云的志气是不能的,同应青客成就婚姻,于情上是两情相悦,只此便超过世间一半的夫妻;于理上是为她造就好一个大戏台任她发挥,只要她心中有志,不怕胸中才华发不出来。

当下黛玉同她握着手,又交换了心中所思,更得了各自想法,胸怀皆开阔起来,少年意气风发,且说且笑。

第74章 解心结钗黛共诉真情,赴婚宴黛玉初识宝琴(下)

薛家同应家的婚事正定在三月里头,其时京中桃花正灿,宝钗花轿所过之处无不是漫山遍野的红粉之色。倒是应了新嫁的景。

酒席自先在薛家摆了一道的,黛玉自也前去吃酒,被薛姨妈引入内室里头,正是宝钗在里边梳妆,且待吉时到便上轿子,两人一时相见了,各都忆起往昔豆蔻年岁日日相交的光景,怕日后再相见终也是物是人非、处处不同了,难免相拥着哭了一场。

好歹宝钗妆容未整,哭过后再净脸重新上妆便是,黛玉自也拭泪在旁边守着,其间言语自不必多说,两人私语时室内丫鬟婆子忙妆的忙妆,收整的收整,待到又过了一刻钟左右的功夫,薛姨妈带着个水葱似的姑娘进来了,按旧例,正是娘家嘱咐说话的时辰。

黛玉少来薛家,同薛府中诸人更是陌生,见到这么一个青春秀丽的姑娘,心下先是叹道:“真是好一个标志模样,我自以为从前见过许多好姑娘已是世间难得的颜色,未曾想果真还有这般从画里出来美人绝色。”心中想着,难免对那女子便喜上三两分。

因是同宝钗亲属间要谈话,黛玉便要先告退了,薛姨妈赶紧将人拦下了,笑道:“林丫头不必出去,你同我家宝钗也是自小长成的人,彼此知根知底,无甚可藏的。”又招呼身后的姑娘上前来,介绍道:“这是我家侄女儿,闺名叫宝琴的,年岁许还小上你几个月。”

如此,黛玉先同宝琴招呼了,两厢认过,各自在宝钗身边寻了位置坐下。

及宝琴之名一出,黛玉才记起来早先宝钗曾写信同她言道她有一对堂兄妹上京来,做妹妹由哥哥送进京聘嫁,闺名正是宝琴,其上京时薛家已被抄了,宝钗亦且在信中叹息,不晓得从前那堂妹跟梅翰林之子的婚约能否还行得下去。

到底如今时辰不好相问,大家见礼叙过,便都围着宝钗说些喜话,兼之往日叙旧之事,谈及如此,众人又是触情,直都落下泪来,还是薛姨妈这个做长辈的先叫大家止住了,叫人拿来热鸡蛋敷在宝钗面上,才叫整个盛装完备。

候到吉时将到,才听见鼓乐喧天,爆竹齐鸣,正是姑爷来接亲了。宝钗便盖起盖头,为傧相所搀出了闺门,应青客正骑了高头大马来,便先在堂中站了位次,请出薛老爷的牌位并薛姨妈其人,二位新人先一同行礼拜别,诸宾客皆道二人是金童玉女作陪,真是少年郎君,人人称羡。

谢过宾客诸人,正由薛宝琴之兄,宝钗的堂兄将她背上花轿,这才启轿而行,往应家宅子那边行去。

黛玉这厢不好随同宝钗一并到应家去,便先在薛家这边同宾客一道用上午膳,宝琴自然同她一道坐在内宅中,二人好生交谈,黛玉才晓得宝琴怕过一二年便也出嫁,正还是当日定下的翰林学士梅家。黛玉见得宝琴如此品貌谈吐,心中叹道,如此一个好人,配到好人家自是完满些的。

想罢,同宝琴一路相看,谈吐间倒是彼此欢喜不少,原来宝琴家中先前是替皇家采买四海奇珍异宝的,在天下各省皆有生意买卖,宝琴生在如此家庭,眼界谈吐自然处处不同,恰黛玉也是个见识过的,彼此洽谈起来倒比谁都好。

宝琴年轻心热,也是自幼读书写字的,本自聪颖,在薛家住了近年的时候,同宝钗也是相处和契,自认同宝钗来往相好之人怕也都不是那等轻薄脂粉,故而先高看黛玉一眼,如此一饭毕了,更喜黛玉出类拔萃姿态,同她亲热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