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小寡妇:发家致富养萌宝(80)

作者: 胖刺猬 阅读记录

事实上,在这里做了一段时间的活,她们婆媳二人挣了不少钱。

这些钱远比她们以前绣荷包纳鞋底挣得多,她们已经很满足了,也打心里感激姜梨一家,不敢奢求更多。

见她这边客套,姜梨立马说道:“得了吧,大娘,我们可没有把你当外人看,你就别跟我们说这些见外的话了。”

“反正饴糖的需求量大,靠我们自己做,产量是跟不上去的。若是你们一家也跟着干,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当然,前提是你们能够保证好质量,不缺斤少两、不以次充好,那么我可以保证你们接下来一直都有钱挣。”

杜秀红也是这个意思,劝李大娘和杏花不要拘谨,大家有钱一起挣,那该多好啊。反正她们两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她们一点也不介意李大娘家能挣大钱。

见姜梨她们是说真格的,不是在说客气话,李大娘和杏花这才答应此事。

不过,李大娘又特意提到了一点,就是以后她们每得来的一笔货款,都得给姜梨一点劳务费。要不然,她们就算挣再多的钱,也不会安心的。

听到这,姜梨又开起了玩笑:“大娘,人家是嫌钱少,多多益善,你家却是嫌钱挣得多,还要给我们分提成,你们可真够大方呀!”

第 96章 没事找事

两天后,姜梨和杜秀红再度前往镇上,准备看看卢掌柜那边怎么样了。

当然,在出发前,姜梨还特意把家里那四五十两银子给带上。若是相中了房子,待会便直接拍板付钱,把这事给定下来。

二人经过杜贵才家的时候,正好又瞧见李氏和朱翠英坐在门口嗑瓜子,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对婆媳俩还真是有缘,同样的好吃懒做,同样的贪婪成性,所以相处得十分融洽。

见姜梨和杜秀红背着沉甸甸两箩筐的东西,二人知道里头肯定是做好的饴糖,不由得羡慕嫉妒恨。

若是对方肯把做饴糖的技术也告知她们,她们也算有了个挣钱的生计,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然而,人家宁可和李大娘婆媳交好,也不愿意便宜了自家亲人,着实可恶。

因此,婆媳二人又开始阴阳怪气地说了起来,明里暗里在指责姜梨一家脑子进水了。

还是和昨天一样,姜梨和杜秀红听到对方的夹枪带棍之后,依然没有生气,权当什么也听不到一样。

而这一次,李氏没有忍下来。

“姜梨,杜秀红,你们是不是耳朵聋了,听不到我在说话吗?”

尽管如此,被点名的二人依然没有反应,鸟都不鸟对方一下。

李氏脾气一上来,竟然小跑着追了过去,对着二人破口大骂起来。

若是对方回骂几句,那还没什么,她至少还能跟着骂过去。可对方这样没反应,着实把李氏给气得不轻。

“贱人,你们两个贱人,为什么不理我?”李氏扯着嗓子嚎道。

姜梨轻蔑地看了她一眼,而后继续前行。毕竟说话是要费口水的,她才不想在这种垃圾身上费功夫。

“说话,你们两个给我说话!信不信你们再不吭声,我让你们好听?”李氏被对方这样忽视,只觉得自己的颜面被踩在了脚下,仅剩的一点尊严也没有。

姜梨对上李氏那双充满怨恨的眼睛,突然抿嘴一笑,而后扯着嗓子,大声尖叫起来。

“你要做什么?我们家和你们家已经断亲了,你不能再抢我们的东西。你要是再这样不讲道理,我们只能报官了。”

说着,她又撕心裂肺地大喊道:“救命啊,快来人啊!有人要抢我们的东西,还要打我们。”

杜秀红也跟着喊道:“各位叔伯婶娘,大哥大嫂,你们快出来救救我们呀,我和我嫂子要被人打死了。”

因为她们的声音实在是太响亮了,所以不过才一会儿,左邻右舍便纷纷从从家里走出来,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见李氏挡在姜梨二人前头,不准她们走,有人走了过去。

“杜家大嫂,你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要拦着阿梨和秀红离开?”

而姜梨和杜秀红默契地相看一眼,竟然不约而同地哭了起来。

那哭声十分悲切惨痛,让闻者落泪听者伤心,不由自主地对她们怜悯起来。

“你们两个贱人,哭什么哭?你们这是想闹哪样?”李氏没想到这对姑嫂如此奸诈,所以又厉声吼了起来。

姜梨直接抓住一位大婶的衣袖,委屈巴巴地请她评理做主。

“婶子,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和秀红刚刚经过这里的时候,她突然拦在我们前头,一直对我们破口大骂,还说要收拾收拾我们。”

“你也知道的,我公爹去世了,我相公又死在了战场上。我们家现在没有男人,要是打架的话,根本就打不过她们。”

“我现在好害怕呀,万一她们要报复我们,我们到时候该怎么办?谁能帮帮我们家?呜呜呜……”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李氏和朱翠英身上,全都带着鄙夷和不屑。

李氏忙道:“你们别听她胡说八道,我可没说要收拾她们。我不过是想跟她们说句话而已,谁想她们姑嫂二人不搭理我们,看都不看我们一眼。”

姜梨擦了擦眼泪,哭哭啼啼地问道:“我为什么要搭理你们?你们有什么好看的?我们两家已经不是亲戚关系了,你凭什么要求我们做这做那?”

这时候,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老妇人也开口了。

“我就说嘛,无端端的,你们家为什么要坚持和老大家断亲,原来是防着这一手呀。”

“说来说去,你娘也是个可怜人呀。一个人含辛茹苦地照料着家庭,受了委屈也不敢吭声,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下去。”

说着说着,她又看向李氏:“你们做得太不地道了,现在人家和你们又不是亲戚关系,你再也不是她们的伯母了,你于情于理都没资格要求她们听你的,你怎么就不消停消停呢?”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李氏是个正常人,就应该闭上嘴,可问题她不是呀。

仗着自己男人有份稳定的工作,大儿子又在镇上做衙役,小儿子和孙子又在镇上书院念书。李氏向来自视清高,觉得自己比村里那些泥腿子身份高贵。

所以,哪怕对方比自己辈分高,她也不把对方当一回事。

“我哪里做得不地道了,我就是在路上跟条狗打招呼,狗也会朝我摇尾巴。不像某些人,自以为有钱了,就翻脸不认人,玩什么断亲。”

“哼,她们把钱看得那么重,连亲人也不顾,也不知道将来死了之后,还有没有脸面见祖宗。”

“不过话说回来,三婶子你一把年纪了,还是管好自己的事得了,别过来当什么和事佬。话说回来,你家地里的草拔了吗?你家粮食够吃吗?”

这名被称作三婶子的老妇人,听到李氏的讥讽后,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而后默默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