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乡间小饭馆[美食](91)

作者: 雪刀 阅读记录

视线从狼吞虎咽的小伙伴们身上收回来,小夏低声对袁如珠说:“我……不饿,让他们多吃点吧。”

小秋也点点脑袋,“让他们吃。”

另一边桌子上,李长贵和吴桂芳看着不停抢菜的村民。他俩互相对视一眼,而后便不再怎么夹菜,把菜都让给着急抢菜的村民们。

袁如珠抿着花生牛奶,用勺子去挖蒸糯米。泥巴色的老式土碗里,蒸得晶莹的糯米香气绵绵,里面撒着葱花,碗底垫着软糯的土豆。因为里面没有肉,所以孩子们没怎么吃这道菜,袁如珠倒是挺喜欢吃这道菜。

撒着葱花,垫着土豆的咸口糯米,着实合她的口味。

她吃着香糯的糯米,此时新郎新娘来送红包了。收了红包后,袁如珠撂筷退席。

吃完酒席,吴桂芳和李长贵继续留在这里跟别人唠嗑,小夏他们也留在这里跟其他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袁如珠没在这里多停留,打了声招呼后回了家。

院门一打开,小白和嘟嘟就扑了上来。她撸了撸狗狗,歇息片刻便去灶屋练厨。

晚上开席,袁如珠吃完席就要走,吴桂芳拉住她,说:“等会儿要放烟花,看完了再回去吧?”

王家买了不少烟花,烟花整整放了二十分钟,看了会儿天空中绚烂多彩的烟花,袁如珠低头一瞧,见坝坝里所有人都望着天空。明亮灿烂的烟花彩辉映在每个人脸上,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她微微扬唇。

翌日清晨,吴桂芳将洗得干干净净的桃子递给袁如珠,“珠珠,记得把核留下。”

“好。”

今天是立秋。桃有“逃”的谐音,立秋食桃,有逃避灾祸之意。桃子吃完留下桃核,等到除夕时,丢进火炉里烧成灰烬,就能保佑接下来这一年远离灾祸和瘟疫。所以每每立秋这一天,总是要吃秋桃的。

“我先去跑步,跑完回来再吃。”

晨练途中遇到村民,村民说:“如珠,王家那边已经开早席了,快去吃席!”

“今天不去了。”

“不去了?那多划不————”村民把没说完的话咽了回去,本来他想说不去吃的话划不来的。一般挂了礼金之后,村里人都会拖家带口去吃席,而且不只是吃一顿,酒席办多久就吃多久,就是为了把礼金钱吃回来。

如珠这女娃能干,很能挣钱,他们家估计也不在意这点礼金钱,所以不去吃席也不会觉得划不来了。他目含艳羡,要是自家女儿也能像如珠这样能干,他就能和李长贵他们一样,天天享福了。

袁如珠跑完步回家。院子里,小夏蹲在屋檐下,一脸惆怅。

袁如珠挑眉,“怎么了小夏?”

“今天立秋了。”

“嗯,立秋?立秋怎么了?”

“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了。”

原来他一脸惆怅是因为这个,袁如珠失笑,“暑假作业做完没?”

“早就做完啦。”小夏托腮,“暑假过得好快呀,再过二十几天,我就要上六年级了,上完六年级,就要上初中了。”说到这里他的语气蔫了下去。

“怎么,不想上初中?”

“去镇里上初中,就不能每天都回家了,只有周末才可以回家。”

原来是不想离家。袁如珠摸摸他的脑袋,说:“怎么不能每天回家?来回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而已,可以每天回家的呀。”

村里的孩子去镇上上学,基本上都是住宿在学校里的。每天回家要花车费,还费时间,实在是划不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费钱。所以村里的孩子去镇里上学惯例都是要住宿在学校里的。

袁如珠略一思忖:“以后你要是不想住在学校里,就每天回家吧,家里也不缺那点车费钱,或者,等以后我们买车了,可以天天送你上学。”

说到此,她捏捏下巴,是时候买辆车了。

袁如珠立即和吴桂芳李长贵说了买车的事。

吴桂芳:“现在就买?”

“可以现在买,也可以拿到驾照了再买,幺姨幺姨爹,你们俩去学车吧,我现在没时间学,你们可以先学了。”

李长贵语气有些雀跃,“行。”

“我就不学了吧,长贵会开车就行了,”吴桂芳摆摆手,“我就不学了。”

“也行。”袁如珠转头问李长贵,“幺姨爹你快点去学车吧?”

“啥时候去?”

“现在就可以去。”

“可我要是去学车的话,店里的活咋办?”

“再招两个人吧。”

商量好学车事宜,袁如珠把手里剩下的桃子啃完,桃核留存下来。

关于立秋,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

孟秋时节,得多吃肉,补充因伏热而流汗的亏虚,提高免疫力。牛肉羊肉很是滋补,所以立秋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牛肉羊肉。

“羊肉就炖汤喝吧,牛肉的话……”袁如珠思索半晌。

“尖椒牛肉!”小夏举手,“做尖椒牛肉吧!”姐姐炒的尖椒牛肉可好吃了。他还想吃姐姐做的尖椒牛肉!

袁如珠想了想,说:“今天不吃尖椒牛肉,吃橙香脆皮牛肉吧。”

“橙香脆皮牛肉?好吃吗?”

“好吃,保证你会喜欢。”

袁如珠在灶屋里忙活,灶屋里乒乒乓乓作响,院子里,吴桂芳摘下南瓜,正准备进灶屋,见李长贵一边扫地一边傻乐呵,她说:“啥事儿这么高兴?”

李长贵摸摸后脑勺,“没啥,没啥。”

其实他不说,吴桂芳也能猜出来,家里要买车了,长贵当然很高兴。男人就没有不爱车的。她笑了笑,抱着新鲜的南瓜进入灶屋。

袁如珠从冰箱里取出牛小排。牛小排用盐和蔬菜汁腌制过,在冰箱里醒了一些时间,已经可以用来烹饪了。

将每一片牛肉都裹上蛋黄和面包糠后,她用橙汁、盐、黄油和水淀粉调了一个酱汁,把切成小粒的橙子肉倒进酱汁里搅和均匀。

锅里的芝麻油烧热了,牛肉下锅。牛肉一下锅,不多久便快速起酥,沸腾的油泡泡里,裹了蛋黄和面包糠的牛肉很快便披上了金黄的盔甲。

牛肉炸好,她快速将其捞出控油。锅里留底油,煸炒香蒜泥。蒜香浓浓时,炸的金黄起酥的牛肉再次下锅,渗透了酱汁的橙子肉也随之下锅。

袁如珠握着锅柄,快速翻炒牛肉,翻炒期间,她给牛肉淋了一下油,牛肉的颜色顿时更加明亮起来。淋过油,橙香脆皮牛肉出锅。

炒得金黄的牛肉上裹着晶莹的酱汁儿,亮黄喷香,直引人不断分泌口水。

“我尝尝我尝尝!”小夏小秋把筷子伸过来。

裹着亮黄酱汁儿的的脆皮牛肉入口酸甜,浓浓的橙香瞬间弥漫至口腔每一处,十分清新爽口。

清新宜人的橙香里,牛肉外酥脆,内软嫩,咀嚼之间能感受到丝丝缕缕的蒜香。蒜香恰到好处地压住了牛肉过于厚重的原味,使得牛肉吃起来更加鲜美可口。

整个橙香脆皮牛肉酸甜清香,外酥里嫩,鲜美爽口,牛肉的每一寸肌理里都饱含着橙香,口感极显层次,回味尤其清爽。

上一篇:医妻三嫁 下一篇:我在国子监当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