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娇妃(79)+番外

作者: 韩金书 阅读记录

如今两个人是越发的合拍了,得趣的很,胤禛满眼里都是她,要起来就没个节制了。

沉浸在□□中的两个人压根没有注意到,放在床头的小花盆里,那精心培育的小土堆有了明显松动的迹象,底下那个小小的种子发芽了。

小小的枝丫舒舒服服的伸展开来,一点一点顶开身上的土,想要钻出来,钻到外面去自由的呼吸。

三公主自从入宫后,就没有再在咸福宫她额娘身边过过夜了。

她也只能隔几日到她额娘这里来请安,略坐坐就要回去,母女俩能说上几句话,但时间不长,也说不到哪儿去。

今夜是皇阿玛恩典,才许她在咸福宫过夜,她也知道,是为着她要抚蒙的意思,皇阿玛是想叫她多陪陪额娘,和额娘多说说话。

三公主更知道,她额娘今日去养心殿请安,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才带着她去的。

她额娘一向都是个那样守规矩的人,就连大姐姐当初要定了去抚蒙的时候,她额娘都不曾说过半句话。

如今却也和大姐姐那时候不一样了。阿玛成了皇上,额娘成了懋嫔,可对于她抚蒙的事,额娘还是说不得半句话,皇阿玛甚至没有给额娘说话的机会。

额娘想求情,想把她留在京城。

而皇阿玛不见她们,意思也很明白。抚蒙的事情已定,不会做任何的更改。

三公主和小时候一样睡在宋氏身边。她如今大了,在阿哥所里和公主们住在一起,跟着学规矩学礼仪,还学着皇阿玛要求的蒙古那些部落的事情。

皇阿玛的意思,是她们这些公主将来抚蒙,都比照着大公主的规矩来,都要给嬷嬷给护卫,都会给能让她们安身立命的资本,然后,她们之后的日子,就由她们自己经营了。

三公主不想像她大姐姐那样,明明手上有可用的东西,却还是没能立起来,还把自己折腾病了。

既然抚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那干脆就丢了这个心,一心一意的为将来谋划好了。

三公主握着宋氏的手,说:“额娘,皇阿玛待儿臣,还是很好的。抚蒙的事是定了,额娘也不用为儿臣再费心思了,免得皇阿玛不快,倒牵累了额娘。”

“儿臣同端柔和惠她们不同,儿臣是真正的帝女。儿臣会想法子离大姐姐近一些,也会写信劝慰大姐姐振作起来。儿臣抚蒙后,也会好好经营自己的势力。公主们去抚蒙,也不是去受欺负的。额娘看恪靖姑姑不就做的很好么?儿臣要像她一样。”

“儿臣做好了,也能为额娘争气的。”

宋氏素来知道,她这个小女儿和大女儿不一样。

大女儿那会儿养的战战兢兢的。在李氏跟前讨生活,还要讨好福晋,这日子太难过了。她只能教养大女儿守规矩。

到了小女儿这儿,她的日子好过些了。李氏失宠,年氏得宠。年氏不像李氏那样难缠,小女儿的心气自然就养的高了些。十年光阴,小女儿作为万岁爷那会儿的最小的小格格,自然也是得了些万岁爷的喜欢的。

可再喜欢,不还是要抚蒙么?

宋氏最怨的,就是她两个女儿都抚蒙了。李氏的二格格,却留在了京中。

李氏甚至想,等四格格长大了,年氏留下的血脉,又是小格格,怕万岁爷也舍不得送去抚蒙吧?

只有她的女儿最命苦。小小的年纪,还要为自己,为她的亲姐姐这样筹谋。

看那李氏的二格格,如今过的多好。四格格那儿,更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就只有她的三公主,要被送到那样远的地方去,可能一辈子也见不着面了。

宋氏抱着小女儿,说:“你放心,额娘会想法子的。让你与你大姐姐离的近些。你有志气,额娘自然高兴。但你也要好好的保护自己。额娘一辈子在府里,在宫里,都好好的守着规矩,从不敢行差踏错一步,可如今眼看着你也要去抚蒙,额娘深恨自己无能。”

三公主眼睛都红了:“额娘,您千万不要这样说。儿臣在外好好的,额娘在宫里也能扬眉吐气。儿臣和大姐姐,会让您过的更好的。”

三公主也恨自己为什么不是个阿哥,不然额娘膝下若能有个阿哥,何至于这样艰难呢?

可如今想这些都无用。她是公主,也不妨碍她比阿哥更强些。她一样也能做的很好。那郭太嫔如今不也过的很好么?

恪靖公主不得进封,那也只是暂时的。三公主瞧着她皇阿玛待公主们的这个态度,心里就知道,皇阿玛不想亏待了抚蒙的公主们。

也许她阿玛这一代的公主们,就不至于跟先前的那些公主姑姑们似的,过早的去世了。

宋氏咬牙道:“好孩子,你听额娘说。额娘规矩了一辈子,听话了一辈子,到如今进宫了,也还是你瞧见的这个样子。额娘不是叫你伤心,额娘是要教你个讨巧有用的法子。”

“那郭太嫔在后宫兴风作浪,还在年嫔的事里头搅风搅雨的。你皇阿玛只是暂缓了进封的心思,这个你说对了。恪靖公主迟早要进封的。你皇阿玛应当是很欣赏恪靖公主的。”

宋氏是最早跟着胤禛的人。

她知道自己的性子不讨胤禛的喜欢。可要她改了性子这太难了,她天生就是这样的。

这一来二去的,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后来有了福晋,有了李氏,有了格格们侍妾们,胤禛待她,就真的只是淡淡的了。

但是她知道胤禛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单看皇贵妃和年嫔就知道。胤禛喜欢聪明的有手段的,有时候又不那么规矩的女人。

她自己做不来。可她的小女儿能做到这样。

况且胤禛也确实待三公主不错,宋氏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以小女儿的心性,未必做不到。

宋氏教三公主:“你嫁出去后,身边附近必然也还有嫁出去的公主们。你除了要劝慰你大姐姐振作,让她成为你的助力外,你还要联络与你同在蒙古的公主们。和她们一起联合起来保护自己。然后,再建立属于你们自己的势力。要想经营生活也好,在蒙古王爷世子们那里争取利益也好,端看你们自己的意思。”

“恪靖公主是你们的姑姑,也有同辈们,你可以做那穿针引线的丝络,将她们都串在一起。想来恪靖公主是不会看着你们不管的。”

三公主听的心潮澎湃:“额娘,你真是太机敏了。这样一来,公主们在蒙古的境况很快就会改变,皇阿玛那里,应当是很乐意看见这个改变了。”

宋氏道:“那是自然。不过这样的事,要慢慢的来,徐徐图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你也不能让人瞧出你的意图来,不然蒙古人会阻止你们,不会看着你们做大。你要胆大心细,小心谨慎,方能成事。”

三公主拍着胸脯道:“额娘放心。回头儿臣探个底。会好好的琢磨如何行事的。”

三公主看宋氏的眼睛都是亮亮的,“额娘既有这样的心胸见识,还有这样的主意,怎么还要年年依附在皇后手下呢?在这后宫之中,额娘若肯用些手段,断不会被皇后压制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