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娇妃(109)+番外

作者: 韩金书 阅读记录

胤禛和允祥那会儿,兄弟两个都愁死了,那会儿胤禛面上不显,嘴角都上火上的起过好几个燎泡。

亏空是查平了,可那些勋贵老臣,还有曹家的银子是哪儿来的呢?是先帝爷私库的银子给垫上的。那些人家的家底,有些还真不是拿不出这些银子来。

仗着先帝爷重情,恩宠非常,这银子他们没出。先帝爷给出了。

先帝爷几次南巡,用的银钱亏空,也是这么给补上的。胤禛面上得了个会办差有能力的名头,可暗地里,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了。

那些人在他做亲王的时候就使绊子,这会儿他都登基了,还记着呢。

允禵和允祥这办差难,多半也是那时候的因果。

毕竟他不是先帝爷,他是不讲情面的铁面四阿哥。清查亏空,他一个铜板都不会给他们补上,哪怕是把家底都抄了,也得把银子按期还上。

这不,外头如今又说他是什么抄家皇帝了。

别以为他不晓得这传言是怎么有的。有些人真是怎么都不安分的。

允禵瞧着胤禛神色,知道提起这事只有让他四哥生气的份儿。

抱怨几句也就罢了,吃了一盒子龙须酥,心情倒是放松了些,筋骨也跟着舒坦了许多。

允禵就不说这个了,又提起另一件事:“四哥,有个事儿,别人都不敢说,十三又不在这儿。就还是臣弟说了吧。臣弟想着,弘昀阿哥和弘时阿哥,也到了办差的年纪了,两个人现如今老老实实的在宫里读书,表现挺好的,要不,四哥就让他们先出来历练历练?”

允禵说这个,胤禛也不生气,就问允禵:“那俩小子,找你说情了?”

打了弘时后,弘时确实是老实了些。如今天天跟着二阿哥读书。开春后,二阿哥的身子骨也好些了,带着弟弟去书房跟着师傅读书,确实是不错的。

“也没有。”允禵说,“先头被四哥一顿教训,他们哪敢再找人说情呢?是臣弟瞧着,实在是挨不下去了。外头说闲话的人太多。”

“弘昱和弘晳如今差事都办得好,弘晳还是郡王。弘昱将来怕是四哥也要抬举的。臣弟家里的弘明都出来办差了,四哥瞧的上的,一个都没落下。偏偏两个大点的皇子身上却没差事。外头的猜测太多了,臣弟担心四哥要应付的太多了。怕有些人会利用这一点,又憋着坏要挑拨。”

允禵说的直白,但也隐晦。他与胤禛到底是亲兄弟,如今隔阂尽除了之后关系变好,有时候连允祥要斟酌才敢说的话,他就直接这么说了。

侄子们如今都有好前程,偏生两个年纪大的皇子还在宫里读书,这样必定是不妥当的。

允禵也知道,弘昀和弘时是犯了错,也是他四哥不放心两个人,才把人拘在宫里的。

可两个阿哥眼看着越来越大了,迟早是要出宫的,难道还能一辈子拘在宫里么?

他四哥这儿的皇子也不多,这秘密立储的小匣子也放到正大光明匾额后头去了。这明面上也闹不起来,或许不会出现先帝爷那会儿的情形了。

就怕拘着人久了,二阿哥三阿哥心里有怨气,那样反而不好了。要是有心人再一挑拨,怕是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到时候跟他四哥之间弄出什么父子失和的事来,不就节外生枝了么?

胤禛也知道,再留也留不住多久的。

见允禵提了,就顺势道:“那便叫内务府选了宅院,给他两个分府居住。先跟着你奉差,差事做的好了,再分封爵位。”

允禵一愣:“跟着臣弟?”

“嗯。”胤禛点头,“这倒是朕深思熟虑的。这事朕一直思量着。老十三还病着,身子骨不好,应付的人应付的事都多。二阿哥性子和软些,三阿哥是个混不吝,只有你合适。”

“叫他两个都跟着你,有你看着,朕能放心些。”

这可不是个容易的差事。搞不好里头就有未来的皇上。

偏允禵听着高兴了,忙就应了:“这是四哥看得起臣弟。四哥如是说,臣弟就接下了。臣弟那儿诸事繁杂,正好二阿哥三阿哥都要历练,放到臣弟那儿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他四哥亲自提点了。二阿哥性子太软,三阿哥太混,这就都是要掰正的。他在西北带兵,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呢。这样的性子,放到他手底下,几个月就能纠正过来。

带皇子阿哥历练是不同于带兵,但道理是一样的,无非就是下手轻重的区别罢了。

这要换了别人,便是十三来了,那也确实是不好下手的。毕竟是皇子阿哥。可他允禵不怕,他是皇上的亲弟弟,如今皇上待他爱护有加,他奉旨带着两位阿哥历练,那要是真到了下手的时候,那是绝不会含糊的。

就盼着两位阿哥能聪明些,晓得跟着他是真学东西的,能让他四哥安心些就是了。

允禵也没想到弘昀弘时的事一提了就能定下来。

这倒是叫他又忍不住提起了另外一件悬而未决的事。

“四哥,八贝子那儿,就那样放着不动么?他如今赋闲在家,无事可干,成天挑唆着旁人替他出头,要不就是弄些小动作恶心人,外头的传言乱七八糟的,可见都是他的手笔了。”

允禵现如今可是全向着胤禛了,吃了允禩的亏,现在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他品行不端,诡计多端,偏偏又确实是有才干。不叫他出来办差,叫他闲着,臣弟心里怎么就这么不舒坦呢?”

他们兄弟几个忙的团团转,老八却闲着。还闲在那里添乱,允禵就不乐意了。

八爷有才干的,这谁不知道呢?允禵就想着,不叫他四哥狠狠用一用,他都咽不下这口气。

瞧见允禵这样,胤禛就想起那会儿,叫老十三去景陵跟允禵谈话的时候,他也是这么咬牙切齿的想着。

这一晃,都大半年了。如今这一切,可和当初大不一样了。

允禩确实有才干。胤禛也想用他,但允禩和允禵不一样。

允禵是他的亲弟弟,兄弟俩之间的误会解释清楚后,允禵可是一心为了他,一心为了大清着想的。

允禵不会给他添乱。

允禩可就不一样了。这位八爷,那可是从打头起就跟他作对的。

这斗了这么多年了,他起用允禩容易,允禩再添乱了,他岂不是还要格外应付些事情么?

再者,允禩的差事,也不大好办。

允禩之才,不论是放在朝廷还是放在地方上,都是大有可为的。

可这个人毛病重的很,不论走到那儿,都改不了收买人心那一套。这要是送到地方上去,指不定是要蛊惑人心的。

留在京城里,那些个大臣可都是有一多半从前在先帝爷跟前举荐过他的,胤禛可不想他们和允禩这位旧相识再有什么更多的牵扯。

用允禩,那肯定是要用的。

但怎么用,这是个问题。

对着自己的亲弟弟,胤禛坦言:“朕尚未想好。”

允禵也知道这事轻忽不得,他也就是提一提,听胤禛的口气,也是思量着呢,那他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