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娇妃(101)+番外

作者: 韩金书 阅读记录

瞧她容色日盛,明明是将十六的小丫头,却有着比肩皇贵妃的凤仪万千。

实在是令人嫉妒。

熹妃压下心中不悦,她的四阿哥地位不稳,还得在宝嫔跟前收敛几分,宝嫔不将她放在眼里,这事儿她记下了。

回头等将四阿哥的婚事完了,等四阿哥做了皇帝,她成了太后。那不就忍到头了么?

宝嫔到时候要是还活着。就轮到她这个太后来治她了。宝嫔再厉害,一个先帝的嫔妃,还能厉害得过天子的生母太后娘娘吗?

为了那一天,熹妃能忍,也能等。

熹妃笑道:“妹妹快人快语。那我也就直说了。”

“我的四阿哥如今瞧着也大了,再过几年就要大婚。这会儿也是时候将嫡福晋相看起来了。我这儿有个心思,就想着跟妹妹先说一说,若妹妹允了,我这儿也好慢慢的将两个孩子的事定下来。”

这儿没有旁人,在身边伺候的都是熹妃与年姒玉的心腹。

熹妃还让人在外头把风,若有人来了,进来知会一声她就知道了。况且这个时辰,也不会有人来御花园的。

在澄瑞亭这儿谈事,四下里敞亮得很,也不怕人偷听。

年姒玉心里就明白了,她说:“我先前听说,四阿哥不是要定下皇后娘娘兄长家的小妹妹么?这样的事,姐姐跟皇后娘娘商议便是,怎么还要我允不允的呢?”

熹妃道:“妹妹可真是消息灵通。连这事都知道。我还以为妹妹对宫中的事,都不理会呢。”

这事本可以消无声息的,偏皇后以为能拿捏她与弘历,万全之下,就露了些风声出去,打量着别人家不敢再觊觎四阿哥嫡福晋的位置。

可别家不敢压着皇后的娘家,难道年家也不敢么?

年姒玉淡淡一笑:“我是不理会宫中的事。奈何我有耳报神,这耳报神多了,宫里的事,自然都是知道的。”

熹妃就知道,宝嫔不是个简单的。

她想要成事,自然还是得有些诚意的。

便说:“原本也只是皇后娘娘有意此事。我这里也不曾应下。孩子们的婚事,也没有这么粗糙就定下的道理。我既与妹妹商议,自然是瞧中了妹妹家的人。四阿哥性情稳重,若能定下妹妹娘家的小侄女,那自然是上上好的姻缘了。”

年姒玉此时方晓得了。

原来这钮祜禄氏这样心大,瞧不中皇后的小侄女,倒是瞧中她的小侄女了!

这是嫌人家乌拉那拉氏家里不如年家有实力,不如年家显赫,这是要把爱新觉罗氏的宝贝疙瘩娶走啊。

乌拉那拉氏兄长家里的小格格还挺多的,嫡女适龄的就有两个,选的是大点的那个。大的不行,还有个小一点的。

可年家呢?年希尧没生女儿。年羹尧好几个儿子,就爱新觉罗氏生了个小女儿。

小年氏被家里疼得跟什么似的,这回跟着爱新觉罗氏回京,才十一岁,也没在外头露面几回,就让熹妃看上了。

想扒拉给四阿哥做嫡福晋,打量谁不知道她的盘算呢。

年姒玉试探熹妃:“皇子阿哥们的婚事,都是皇上指婚的。姐姐这样干,怕是不妥吧?”

熹妃就笑了:“妹妹进宫不久,大约还不晓得规矩。这事面上是皇上做主,可若是你我两家说定了,以妹妹的荣宠,在皇上跟前不过是一句话的事。皇上应了妹妹,四阿哥与年姑娘的事,不就成了么?”

熹妃还好心提点年姒玉,“这从前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若皇子阿哥们的额娘瞧中了谁,回头私底下说一声问一声,求了一句圣旨裁夺,这事也就定下了。对妹妹来讲,更是容易得很。”

年姒玉在这儿听着,熹妃字字句句,都在讲四阿哥有多好多好,曾经在先帝爷跟前有多受看重。甚至为了让她动心,把外头的那些传言都讲给她听了。

这是不遗余力的在她这儿刷好感,指望着能叫她知道,四阿哥有远大的前程,把小侄女嫁给四阿哥,将来小侄女荣耀加身的时候,年家和她都会跟着受惠。

钮祜禄氏果然是个有野心的人。

要不,也不会将四阿哥养成这样。

若不是晓得胤禛对四阿哥也不是很满意,他现在压根就没定下太子的人选,大约换个人来,就要被熹妃这舌灿莲花的本事给说动了心了。

那皇后不就是么。熹妃都没心思,她就上赶着要将乌拉那拉氏的姑娘嫁给四阿哥做嫡福晋,不就是冲着四阿哥的远大前程去的么?

熹妃在这里待价而沽,不也是仗着四阿哥的远大前程么。

年姒玉含笑问熹妃:“所以,姐姐只要我的一句话?”

熹妃以为这事成了,忙道:“只要妹妹一句话。若事成了,妹妹想如何,但凡我能做到的,我都依了妹妹。”

熹妃所倚仗的,就是四阿哥得先帝爷看重。宝嫔没有子嗣,六阿哥又小,这事对宝嫔对年家来说,都是没有坏处的。她想不到宝嫔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须臾片刻,年姒玉果然露了华彩笑容:“好啊。那我就带一句话。”

熹妃大喜,忙谢了年姒玉。

年姒玉也不多留,事情谈完了,她带着人就走了。

剩下熹妃坐在澄瑞亭里,看着她离去。

熹妃跟前最得用的大宫女便是靛蓝。

瞧着宝嫔带着人浩浩荡荡的走了,靛蓝才上前来,轻声说:“主子,宝嫔可信么?”

熹妃收敛了笑意,淡淡道:“可不可信都无妨。她这里不成。回头便直接去同年家谈。叫她带一句话问问,也是想给她日后的体面。四阿哥将来大成的时候,记着宝嫔的牵线,好好的用一用年家就是了。但她再想这么风光,那指定是不能了。”

澄瑞亭这儿安安静静的。

熹妃喜欢这份安静,她问靛蓝:“对了,先前叫你去太医院悄悄接触,那些在太医院里伺候的小太监露出的一两句风声,真不真?”

靛蓝压低了声音:“恐有七八成真。怡亲王的身子确实是不大妥当了。年大将军从西北荐来的郎中,似乎也没有找到太好的办法医治怡亲王。王爷的脉案与皇上的脉案一样,都是绝密,轻易见不着的。”

“不过,奴才有所耳闻,皇上的身子骨还是很好的。”

熹妃目光更淡了:“皇上隔三差五就宿在翊坤宫,当然好了。可这往后如何,就不知道了。既如此,那咱们就不着急。四阿哥尚未大婚,尚未有子嗣,这事也急不得。”

她这个年纪,也大了些,但未必就跟皇后似的不能承宠了。只是皇上不爱来,她也没办法。后妃没有宠幸,终归也是寂寥,可怜她大好的年华就磋磨在府里和这后宫里了。

那宝嫔如今是花儿一般的年纪,可要是再过五年,再过十年呢,她的年纪也大了,那皇上还能一如既往,还能这么喜欢宝嫔么?恐怕到时候,就算皇上不动心,那新鲜可口的小秀女们一茬一茬的进宫,宝嫔这独宠也是守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