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女主真大佬(251)+番外

此刻的他,正是无比窘迫。

他想要站起来,可经过刚刚那一摔,膝头比之前更酸痛了。

他要借力,叶茹秋又没力。

叶茹秋拖了他两次,结果他没能站起,反而两人摔作一团。

叶茹秋又哭了。

她和皇帝都擦伤了手臂,嗅到那淡淡血腥,她一下反胃就呕了起来。

皇帝猝不及防,身上便沾染上了污秽。

那一瞬,一股嫌弃瞬间上头,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带着惊恐,直接把他怀着孕的真爱给推开了。

“五郎……”叶茹秋眼泪滚滚下。她的五郎,在嫌弃她!她为他怀着孩子,可他不心疼还嫌她脏,她一伤心,吐得更厉害了。

皇帝把自己挪开了些,随后陷入了焦虑。他堂堂皇帝,坐在地上,身带污秽,一身狼狈,他只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而身边女人还在哭哭啼啼,他伸手揽人也不是,推人也不是……

一抬头,果然从皇后俞彤到几个宫女,全都在笑他!

皇帝直接抱了头,他有点想死。

如果以后就是这样的日子,他还不如选择死……

“看什么看,再看,挖了你眼珠子!”陶然说着,一颗花生米打了出去。

皇帝下意识一避,那花生米就击中了他额头。

他吓到了,再不敢抬头,把自己蜷缩成一团。

皇后举杯和陶然碰了下,两人把跪坐殿中的皇帝和叶茹秋当成了戏看……

两人同觉,或许没必要非把皇帝和叶茹秋弄死,那太便宜他们,留着他们或许更有意思。

既然是真爱,那自然能够经得起一切考验。

既是对苦命鸳鸯,与其棒打,还不如成全了他们?……

半个时辰后,恒亲王等人出来了,公布了他们的讨论结果:“皇上进入围场不久,就没了消息。后来御林军和京卫纷纷加入搜寻,就是寻不得皇上其人。最后,在皇上行宫房间里,找到了一份退位诏书以及一道遣散亲卫队伍的圣旨。同时京中来报,甘露寺的秋妃也不见人影。有人看见,皇上带着秋妃坐船离开了……第二日,在京郊一处湖上,发现有船翻在了江面,确认是皇上离开时所坐的船……”

这,大概是将损失降到最低,最好的说辞和决定。

皇室要脸面,肯定不能说皇帝为了夺权,在围场掀风搞雨,杀人放火,差点弄个血流成河的下场。

而皇上退位已是必然,总得给他找个不伤名声和大雅的借口。先前他和妖妃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声誉已是不好,现在两人以“双宿双归”为结局,说不定还能搏些痴男怨女的同情。

如此,也刚好可以掩饰今日大量官兵在甘露寺寻人那事,加上妖妃有孕,皇上深情,这些事件便都连起来了。最近因着妖妃的种种舆论,也可以彻底停下来了。

……

第263章 贵妃只想做太后52

““不知皇后娘娘和皇贵妃娘娘以为这办法如何?”一众老臣在给出讨论结果后求征求了皇后和俞彤的意见。

到了这个时候,作为今日种种的功臣,皇后和俞彤这里,他们哪里还敢跳过。

皇后和陶然一个对视。

“本宫没有意见。”

“本宫也是。”

陶然知道,对那些老臣来说,拉皇帝下来,他们已觉大逆不道,更不提他们背负了先帝之托,所以他们绝对不会让皇帝死。

不过,活着就一定更好吗?

未必!

皇帝为了皇位,连自尊都可以不要,可见他对权势已痴迷到了什么程度。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啊。

当然,他们也不会让他真就一无所有,至少他会有爱人。

他们不会杀叶茹秋,因为她怀着孕。所以,他们一定会成人之美,让他的余生有真爱相伴。

真爱,呵呵,多好!

既是真爱,可以同享权贵,自然也能共担艰难困苦。

就是不知道真爱是否真能永恒?

……

然而恒亲王话音未落,叶茹秋便抱着皇帝:“什么退位?什么归隐?皇上怎么会退位?皇上不会归隐!你们造反,你们大逆不道……”

而皇帝也再次推开了她。

“朕不退位!朕可以杀了妖妃,朕什么都可以答应!给朕个机会吧。皇后,皇叔,朕杀了叶茹秋,好不好?”

皇帝听懂了那个说辞的可怕之处。

说什么?说他带着叶茹秋归隐,还翻了船?

那不就是说,他死了?

那以后他就是个死人,不管他真人是不是活着,他的身份都没了!

他这个人,没了!

他即便苟活,也没有了身份。

他不是皇帝,甚至不是皇室中人,他谁都不是!

那和活死人有什么区别!

皇帝后悔了。

却也来不及了。

皇帝和叶茹秋都被堵上了嘴,直接被带去了侧殿……

随后,新皇的人选,成了继而需要商讨的重中之重。

人选,并没有几个合适的。

皇帝没有子嗣,只能从他的兄弟里挑。

先帝倒是还有两位小皇子……

不过,诸位大人各自思量许久,到底谁都没有开那个口。

两位小王爷成年都还要十多年,时间太长了。而经过这次,老臣们几乎心力交瘁,也想退下了,再撑十几年?谁都不敢想。

而这十几年里,万一和现皇帝一样,新皇也因手里无权生出了不满呢?幼皇当政,可能诱发的恶果必定是不少的。

“本宫以为,可以考虑宁王。”都不敢贸然来提,所以陶然开了这个口。

她与宁王已经达成共识了,她帮他往上走最后那步,而他保她和她家往后平安。

老臣们呼吸一重,但并不曾回绝,因为宁王确实在他们的考虑人选之中。

“宁王这次,胆大心细,第一个发现皇上频频调动亲兵,三日前,他暗暗将这事告诉了本宫父亲,让在御林军中的父亲暗中多关注皇上,本宫才更快发现了皇上计谋,并联络了皇后娘娘。”陶然早就给宁王编好了说辞。

“今日化险为夷也多亏宁王出手。所以,宁王这次功劳不小。本宫功劳若当第一,宁王便是当仁不让的第二。诸位以为呢?”

陶然几乎就差直接挑明:宁王和她一样,也是他们在场所有人的救命恩人。

“本宫也觉得宁王不错。”皇后应和。她和陶然前两天便有了共识。

宁王今日行动至关重要,帮她报了仇,这个人情,她便给了。当然她也早有考量。宁王在京中根基浅薄,刚好需要陈家这样的靠山。他们可以互利互助……

老臣们传了宁王,去内殿说起了话。

一个时辰后,宁王让一众老臣和恒亲王都点了头。

抛开今日功劳不谈,宁王有见识有胆识,懂得民间疾苦,知道为民考虑,有自己的见解,风格也不偏激。和现皇帝不一样,他务实,实际,思虑周全,行动果决,可以独当一面。

作风方面,更是简单。

只一个王妃一个侧妃,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妻妾之间和平相处,孩子也在平安长大。在皇室中,能让后院妻妾子嗣间和睦相处的人,一定不是中庸无能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