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女主真大佬(183)+番外

那小子不像儒雅的陈坚,冲动痞恶之相更像姓周的那位。之前没见过姓周的还不觉得,但上次之后,她觉得陈超的面相性子……呵呵。

所以,在不打算打草惊蛇的前提下,等了两个月的机会后,上周马秀珠给陈超剪指甲,总算是叫陶然逮到了。

把垃圾桶里那几根指甲包了包,陶然给送去了鉴定机构。

陶然没法不动声色拿到周父或是周青青的身体组织,她也没打算贸贸然去找陈坚,所以和陈超的指甲作比对的,是陈怡的几滴血。

她只想看看,陈怡和陈超有没有血缘关系。

一天后,鉴定结果出来了。

果不其然。

陈超和陈怡,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换而言之,陈坚头上,是绿的!

这算是个好消息。

不仅仅是因为抓到了马秀珠的把柄,更是将来的行动不用因为血缘关系而变得束手束脚。

陶然撕掉了鉴定,知道这结果就够了。

陈超就是个明的证据,跑不掉的。但现在,她不打算曝出来。否则马秀珠稳不住,一定搅个天翻地覆。自己不可能每天不上学跟着他们折腾。

中考之前,还是维稳为主。

转眼,又是两个月过去。

第一学期结束。

陶然已经把体重减到了一百零八,身高也长了一公分,现在的她,体型已经算是标准了。

脸上的痘痘已完全消失,圆脸成了瓜子脸。

因为做足了美白防晒功夫,肤色也白了好几个度。

她精致的眉眼展露后,常让老师同学都恍惚,眼前这个白富美还是他们记忆里那个胖妞?所有人对她的毅力更是佩服,学期结束的那天,陶然还意外在书桌里收获了一盒巧克力和三封情书。

期末考陶然发挥不错,全班第四,年级前三十,得到了蔡校长的点名表扬,再次成为榜样人物。

反之,周青青作为反面教材,又被点名批评了。

虽然王树不再闹她,可她的心思早不在学习上了。反正她不想上学,公司也没她的份,她还不如混个文凭做网红去。兄弟们都说,她这么漂亮,一定能火!

所以,妒忌陈怡,心知很难再追上继姐的她索性破罐破摔,走了另一条路。

原本青春可人的她在脸上涂脂抹粉,掩掉了青春,多了艳俗。可她却又很满意这样“成熟”的改变。

她横行在校,还收了几个学妹使唤,抽烟打架,不在话下,用另一种形式成为全校师生瞩目的焦点。

曾经的班花成校霸,叫人匪夷所思,敬而远之。

周青青看陈怡的眼神依旧犀利,那浓烈翻滚的恨意也从来就不掩饰。

陶然也不惧她。

上学的时候,每天都有陈坚或是司机在接送,到学校有老师护着,回到家监控开着,周青青压根就没机会对她动手。

所以一放寒假,陶然就打起了精神,只恐周青青有了靠山和帮手,会对自己下手。

为此,陶然还特意让那黑车司机每天跟踪周青青。她出门的时候,则让黑车司机远远跟着她,保护她,一有不对头就报警。她甚至还把陈怡的一台高像素录影机给架在了黑车里。

是,她直接又给包了一个寒假的黑车。

她有钱。

这钱,可以算是她自己赚的。

暑假的最后几天,她每天就差不多得花千元。虽说银行存款有二十万,可一天的利息都不够买杯奶茶的。

太亏。

心疼。

于是她求着陈坚给她在证券公司用他名字开了个户,说想学着投资买股票。

陈坚被她一番舌灿莲花的练手培养商业嗅觉的说辞洗脑,又在她保证只买长线股票绝不影响学习,还受他监督后,还真就给她办好了。

陶然想着这笔存款下次要用,大概率只会是寒假时候。寒假一二月份,正是年前,到那时候最能涨的……她想到了白酒股。

于是,她的二十万,在暑期结尾时候,全都买了白酒股。

之后,她就没管了。

现在一瞧,半年的功夫,二十万成了二十四万,竟然还在涨。

啧啧。

她直接变现,净赚四万。这笔钱,够她用来好好盯梢到初三毕业了。

……

第192章 我的青春有点难54

“过年的时候,陈坚休了七天,把老太太接回家住了七天,马秀珠铆足劲做好媳妇本分,周青青也在家做了一段时间的孝女。

先前紧绷的家庭关系略微缓和,却也有种说不出的古怪。

陈坚知道周青青学习成绩已经垫底,有次便问起了她将来的打算。

“我肯定是比不上姐姐了,我不读高中了。我打算工作,有个经纪公司已经看中我了,我准备初中毕业后就和他们签约。”

也就只在陈坚和老太太跟前,周青青不露一丝丝的敌意……

寒假又过去了,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安稳。

什么事都没有。

黑车司机那里没有跟到什么,马秀珠和周青青都无任何风吹草动。

陶然怕这是山雨欲来前的平静,不敢掉以轻心。

周父也在去年暑假那一现身后,再也没在本市或是马秀珠母女身边出现过。

没人骚扰,陶然乐于成见。

她只偶尔在想,对方肯定不会放过自己。憋了这么久,绝对是个大招吧?若她是周青青,会选择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摧毁自己?之前的算计都失败了,这次她一定会筹谋万全吧?

初三的最后一学期开始,努力上进的同学们都在抓紧这最后的四个月时间。

月考、期中,又月考,转眼又三个月时间过去。

一切依旧平静。

陶然把成绩稳定在了三到五名,她也被班主任寄予了厚望。

陶然超级努力。

她不仅仅是要为陈怡争取个好学校,她更是在为陈怡打样。

她就是要让陈怡看看,对数学毫无敏感度的她,是怎样努力咬牙啃下一道又一道难题的。数学学科,她真的尽力了。除了找名师开窍,并不是很会举一反三的她选用的是题海战术,硬生生把自己练上去。

类似的题型在认真做到五遍十遍乃至更多时,自然而然也就轻车熟路。有些思路一旦在脑中留下印记,再遇难题不说迎刃而解,办法也会多几个。

这道理,和英语语文等其他学科是类似的。每天读个半小时外语报刊文章,一年下来,保管生出语境。再要碰上语法题,语感就能帮着选出正确答案。碰上阅读理解,哪怕句子再生涩,也能猜出个大概来。

就凭着她的这股劲儿,虽说努力过后,她数学依旧只能在班里保持在前十,每回考试最后的大题她也不一定能解出来,全靠语文和英语成绩给她取长补短拉分,可她的总排名一直在往上,她的分数也一次比一次好。

她从一年前垫底的成绩,居然已经上升到有资格去试着够一够全市最好,全省前五的高中了。

她就是想要告诉陈怡,人生,哪怕起点不够,但只要够努力,一定能缩小差距。